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湿性、呼吸性和抗菌性强的硅藻泥壁材的制备方法,将硅藻泥壁材粉先经酸性或碱性的壁材腐蚀液浸泡腐蚀后,再经氯化钠溶液浸泡,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锌,最后经烘干得到硅藻泥壁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增加硅藻泥壁材粉中的2-5纳米的孔隙,提供一种增加硅藻泥壁材吸湿性能、呼吸性空隙和抗菌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家居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建筑家居领域完成家居毛坯后对墙体的施工尤为重要,这样就有了对壁材的选择。“壁材”顾名思义是指有关墙体粉刷施工,对普通的砂浆面进行处理的材料。现今人们不仅要面对公共场所可能的污染,还得面对来自私人甚至于人体自身的污染。因此,在各种癌变症状不断增多的时代,“绿色革命”成为了保证生态平衡、生态稳定的必然选择。现在人们对装修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壁材也越来越昂贵,但现在的装修壁材大部分含有有机化学胶或者其他粘合剂,含有对人身体有害的污染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为装修污染造成居住者头晕恶心等身体不适的现象频繁出现,重者严重威胁居住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能够吸附和净化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壁材,但是为了其可以粘结在墙上,往往添加了石灰水泥和乳胶粉等粘结剂,这些材料往往会与硅藻土等多孔材料反应结合在一起,堵塞本来不多的呼吸孔,使硅藻泥壁材的呼吸性降低,吸附甲醛和水蒸气的能力降低。鉴于吸附甲醛的硅藻泥的孔隙直径分布在2-5纳米之间,这往往是天然的硅藻泥孔隙分布最少的部分,因此需要增加直径在2-5纳米之间的孔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增加硅藻泥壁材粉中的2-5纳米的孔隙,提供一种增加硅藻泥壁材吸湿性能、呼吸性空隙和抗菌性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将硅藻泥壁材粉先经酸性或碱性的壁材腐蚀液浸泡腐蚀后,再经氯化钠溶液浸泡,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锌,最后经烘干得到硅藻泥壁材。作为一种方案,包括以下步骤(I)将硅藻泥壁材粉加入到浓度为5-30wt%的酸性或碱性的壁材腐蚀液中,所述硅藻泥壁材粉和所述壁材腐蚀液的重量比为1: 1-10,浸泡60-240分钟后浙去壁材腐蚀液得到腐蚀硅藻泥壁材粉;(2)将步骤(I)得到的腐蚀硅藻泥壁材粉加入到浓度为10-30wt%的氯化钠溶液中,所述腐蚀硅藻泥壁材粉和所述氯化钠溶液的重量比为1: 5-20,浸泡50-180分钟后浙去氯化钠溶液,加入10-50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得到多孔隙硅藻泥壁材粉湿粉;(3)将步骤⑵得到的多孔隙硅藻泥壁材粉湿粉烘干得到成品。作为一种方案,步骤(I)中,所述硅藻泥壁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藻土100-400份沸石扮1_—200份膨润土50—100份四凸棒石粉5U—100份海泡石粉5-100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藻泥壁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藻土200—300份沸石粉130-170份·膨润土70-80份四凸棒石粉7O—80份海泡石粉30—80份。作为一种方案,步骤(I)中,所述壁材腐蚀液的浓度为10_20wt%。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酸性的壁材腐蚀液为盐酸、硫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所述碱性的壁材腐蚀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水溶液。作为一种方案,步骤(I)中,所述硅藻泥壁材粉和所述壁材腐蚀液的重量比为I 4-6,浸泡时间为120-180分钟。作为一种方案,步骤(2)中,所述氯化钠溶液浓度为15-20wt%。作为一种方案,步骤(2)中,所述腐蚀硅藻泥壁材粉和所述氯化钠溶液的重量比为I 10-15,浸泡时间为60-120分钟。作为一种方案,步骤(I)和步骤(2)中浸泡后均需进行过滤、洗涤、脱水、烘干和研磨。其中,硅藻土是由单细胞水生植物硅藻的遗骸沉积所形成,这种硅藻的独特性能在于能吸收水中的游离硅形成其骨骸,当其生命结束后沉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硅藻泥矿床。它自身形成了几纳米到十几纳米的微孔,其超微细孔比木炭还要多出5000到6000倍。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游离甲醛、苯、氨、VOC等有害物质和水分子,具有很高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沸石粉具有架状结构,就是说在它们的晶体内,分子像搭架子似地连在一起,中间形成很多空腔。沸石具有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催化和耐酸耐热等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作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和催化剂,也可用于气体的干燥、净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沸石还具有“营养”价值。在饲料中添加5%的沸石粉,能使禽畜生长加快,体壮肉鲜,产蛋率高。膨润土具有强的吸湿性和膨胀性,可吸附8 15倍于自身体积的水量,体积膨胀可达数倍至30倍;在水介质中能分散成胶凝状和悬浮状,这种介质溶液具有一定的黏滞性、能变性和润滑性;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各种气体、液体、有机物质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可达5倍于自身的重量;它与水、泥或细沙的掺和物具有可塑性和黏结性;具有表面活性的酸性漂白土能吸附有色离子。凹凸棒石又名坡缕石或坡缕缟石,是指以凹凸棒石为主要组分的一种粘土矿物,湿时具粘性和可塑性,干燥后收缩小,不大显裂纹,水浸泡崩散。悬浮液遇电介质不絮凝沉淀。海泡石是一种具层链状结构的含水富镁硅酸盐黏土矿物。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一般呈块状、土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呈白色、浅灰色、暗灰、黄褐色、玫瑰红色、浅蓝绿色。新鲜面为珍珠光泽,风化后为土状光泽。硬度2 3,密度2 2. 5g/cm3。具有滑感和涩感,粘舌。干燥状态下性脆。收缩率低,可塑性好,比表面大,吸附性强。溶于盐酸、质轻。海泡石还具有脱色、隔热、绝缘、抗腐蚀、抗辐射及热稳定等性能。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天然的溶出型无菌抗菌剂,溶出的锌离子与细胞膜及膜蛋白质结合,通过损伤细胞立体构造,阻止细菌繁殖。具有光催化活性,纳米粒子表面能产生强氧化性的负离子(氢氧自由基和过氧离子),直接损伤细菌细胞,起到杀菌、防霉、除臭的功效。纳米氧化锌依靠锌离子的溶入溶出及光触媒催化作用抗菌杀菌,而其本身并无损耗,因此,杀菌功能持久。纳米氧化锌对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GRAM阳性菌、绿脓菌、肺炎杆菌、大肠菌、沙门氏菌等GRAM阴性菌抗菌力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自然形成的多孔材料,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进一步增加了硅藻泥的纳米孔隙的数目,并且增加了硅藻泥的比表面积,使得硅藻泥吸附甲醛的能力大大的提高。并负载了对湿度变化感应敏感的材料,使得壁材对水分子的呼吸调节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湿度高时与一般的硅藻泥相比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子,并在湿度低时释放出更多的水分子,从而提高调解环境湿度的能力。负载了杀灭细菌霉菌的纳米氧化锌,使得硅藻泥壁材具有杀毒消菌的功能,防止出现霉变发黑的现象。因此通过本方法制得的硅藻泥壁材具有防霉效果显著、呼吸性好、添加量低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I)按重量份称取以下组分硅藻土100份沸石粉100份膨润土50份凹凸棒石粉Si)份海泡石粉5份;将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得到硅藻泥壁材粉;(2)将步骤(I)得到的硅藻泥壁材粉加入到浓度为5wt%的盐酸水溶液中,所述硅藻泥壁材粉和盐酸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浸泡60分钟后浙去盐酸水溶液得到腐蚀硅藻泥壁材粉;(3)将步骤⑵得到的腐蚀硅藻泥壁材粉加入到浓度为IOwt %的氯化钠溶液中,所述腐蚀硅藻泥壁材粉和所述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湿性、呼吸性和抗菌性强的硅藻泥壁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藻泥壁材粉先经酸性或碱性的壁材腐蚀液浸泡腐蚀后,再经氯化钠溶液浸泡,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锌,最后经烘干得到硅藻泥壁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性、呼吸性和抗菌性强的硅藻泥壁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藻泥壁材粉先经酸性或碱性的壁材腐蚀液浸泡腐蚀后,再经氯化钠溶液浸泡,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锌,最后经烘干得到硅藻泥壁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性、呼吸性和抗菌性强的硅藻泥壁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藻泥壁材粉加入到浓度为5-30wt%的酸性或碱性的壁材腐蚀液中,所述硅藻泥壁材粉和所述壁材腐蚀液的重量比为1: 1-10,浸泡60-240分钟后浙去壁材腐蚀液得到腐蚀硅藻泥壁材粉; (2)将步骤(I)得到的腐蚀硅藻泥壁材粉加入到浓度为10-30wt%的氯化钠溶液中,所述腐蚀硅藻泥壁材粉和所述氯化钠溶液的重量比为1: 5-20,浸泡50-180分钟后浙去氯化钠溶液,加入10-50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得到多孔隙硅藻泥壁材粉湿粉; (3)将步骤(2)得到的多孔隙硅藻泥壁材粉湿粉烘干得到成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性、呼吸性和抗菌性强的硅藻泥壁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硅藻泥壁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藻土100-400份沸石粉100—200份膨润土50-100份四凸棒石粉h 0—100份海泡石粉5—100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湿性、呼吸性和抗菌性强的硅藻泥壁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泥壁材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方超,
申请(专利权)人:韩方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