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声龙专利>正文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以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857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以及方法,包括净水装置,排放水储水箱,三端真空吸水器,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预处理水通过管路连接到增压泵和RO反渗透膜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一个输出排放管道连接到排放水储水箱,排放水储水箱设置排放水管道,所述排放水管道连接于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三端,用于将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水源管道,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二端连接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控制水源和排放水的混合水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净水装置的排放水重新回收到水源管道,便于安装,有效利用分离出的排放水,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在自然环境生态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引用水的安全。过滤、净化、反渗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饮用水处理方法。但是反渗透装置对水源的利用率很低,废水严重。一般的“反渗透纯水机”,带电工作40分钟,自动停止后可以净化出3升左右的纯水,但是,通过一根细管排到下水道的水却超过了 12升,水的使用率居然只有1:4左右。目前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纯水机的净水率都在1:4或1:3之间,有时甚至只有1:5。纯水机净化水时所使用的原水一般都是城市供水管网的自来水,本身就达到了较高的卫生标准。在这样的条件下,过滤几级的过滤之后,已经滤除原水中的泥沙、杂质、胶体、悬浮物,如果再经过第二级过滤,能够去除水中之异色、异味、重金属、卤代烃及有机物,得到的水不是废水,可以很好地回收进行利用,可以洗菜、洗碗、洗衣服、冲马桶。目前的净水装置,不能很好利用排放水,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排放水重新回到水源管道中利用的问题,是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没能成功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得以利用,避免排放水的浪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以解决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回到水源管道中再利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输出预处理水,预处理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到增压泵和RO反渗透膜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第一输出端经管道连通于第一止回阀、纯水存储桶,第一止回阀经管道连通于后置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第二输出端经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端真空吸水器,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连通于水源管道,第二端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第三端连通于排放水管道,排放水管道连通于排放水储水箱,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具有真空吸水区,真空吸水区内设置真空吸水构件,第三端管道中的水通过真空吸水构件被吸收到真空吸水区,进入第二端的管道。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真空吸水栓管,真空吸水栓管的一端密封连通于第一端,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设置有通道,第三端管路中的水,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所述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或者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逐渐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真空吸水构件包括沿着进水方向,内径逐渐缩小的第一端,内径小于第一端连通管道的最大内径的第三端,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形成的三条水流管道在真空吸水区密封连通。所述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管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胶圈,第二本体包括真空吸水栓管,并且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一端管道密封而与第三端管道保持有通道,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为弧形或楔形,插入第一本体中,设置胶圈、凹槽与真空吸水栓管,当液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道中流通时,胶圈与真空吸水栓管以及第三端管道保持有通道,第三端管道的液体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管道;当第二端管道中的液体不流通时,胶圈被压合至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闭合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管道之间通道。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方法,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输出预处理水,预处理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到增压泵和RO反渗透膜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第一输出端经管道连通于第一止回阀、纯水存储桶,第一止回阀经管道连通于后置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第二输出端经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端真空吸水器,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连通于水源管道,第二端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第三端连通于排放水管道,排放水管道连通于排放水储水箱,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具有真空吸水区,真空吸水区内设置真空吸水构件,第三端管道中的水通过真空吸水构件被吸收到真空吸水区,进入第二端的管道。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真空吸水栓管,真空吸水栓管的一端密封连通于第一端,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设置有通道,第三端管路中的水,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所述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或者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逐渐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真空吸水构件包括沿着进 水方向,内径逐渐缩小的第一端,内径小于第一端连通管道的最大内径的第三端,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形成的三条水流管道在真空吸水区密封连通。所述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管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胶圈,第二本体包括真空吸水栓管,并且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一端管道密封而与第三端管道保持有通道,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为弧形或楔形,插入第一本体中,设置胶圈、凹槽与真空吸水栓管,当液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道中流通时,胶圈与真空吸水栓管以及第三端管道保持有通道,第三端管道的液体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管道;当第二端管道中的液体不流通时,胶圈被压合至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闭合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管道之间通道,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或者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逐渐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由上可见,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管道部件三端真空吸水器和管路的连通,巧妙地将净水装置排放的水重新循环到水源管道,用来洗漱、洗衣服、拖地、冲洗,解决了人们长久以来渴望解决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管道的改动较小,不要电动的控制部件,成本低,性能可靠,便于推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三端真空吸水器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三端真空吸水器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放水储水箱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排放水储水箱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包括与自来水管道连通的进水源管道,在进水源管道上连接有三通部件I,将进水源分别输送到净水装置,另一端送水到三端真空吸水器13的第一端口 131,或者送水到其它阀门(水龙头)。净水装置可以选择设置阀门2,控制净水装置的进水,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301-309,预处理滤芯可以选择为一级滤芯,或多级滤芯依次连接,这些滤芯可选自PP滤芯、活性碳滤芯、压缩活性碳滤芯、烧结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树脂滤芯、KDF滤芯,中空纤维滤芯、电气石滤芯、钛棒滤芯、负离子能量球滤芯、软化滤芯、磁化滤芯、石英砂滤芯、硅磷精滤芯、锰砂滤芯等滤芯,它们可以分级滤除原水中的泥沙、杂质、胶体、悬浮物;能够去除水中之异色、异味、重金属、卤代烃及有机物;能深层次吸附水中之异色、异味、卤代烃及有机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改善出水口感。经过预处理滤芯过滤的后,水中的泥沙、杂质、胶体、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已经被初步过滤,预处理水可以通过阀净水输出阀11输出,满足一般的生活需要。为满足更高的饮用水标准,预处理水通过管路连接到增压泵4和RO反渗透膜滤芯5,RO反渗透膜滤芯5的一个输出经管道连接于止回阀7、纯水存储桶6 ;R0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输出预处理水,预处理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到增压泵(4)和RO反渗透膜滤芯(5),RO反渗透膜滤芯(5)的第一输出端经管道连通于第一止回阀(7)、纯水存储桶(6),第一止回阀(7)经管道连通于后置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5)的第二输出端经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端真空吸水器(13),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131)连通于水源管道,第二端(132)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第三端连通于排放水管道,排放水管道连通于排放水储水箱(10),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具有真空吸水区(135),真空吸水区内设置真空吸水构件,第三端(133)管道中的水通过真空吸水构件被吸收到真空吸水区(135),进入第二端(132)的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输出预处理水,预处理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到增压泵(4)和RO反渗透膜滤芯(5),RO反渗透膜滤芯(5)的第一输出端经管道连通于第一止回阀(7)、纯水存储桶(6),第一止回阀(7)经管道连通于后置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5)的第二输出端经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端真空吸水器(13),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131)连通于水源管道,第二端(132)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第三端连通于排放水管道,排放水管道连通于排放水储水箱(10),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具有真空吸水区(135),真空吸水区内设置真空吸水构件,第三端(133)管道中的水通过真空吸水构件被吸收到真空吸水区(135),进入第二端(132)的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真空吸水栓管(134),真空吸水栓管(134)的一端密封连通于第一端(131),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133)设置有通道,第三端(133)管路中的水,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1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水栓管(134)的内径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或者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逐渐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空吸水构件包括沿着进水方向,内径逐渐缩小的第一端(131),内径小于第一端(131)连通管道的最大内径的第三端(133),第一端(131)、第二端(132),第三端(133)形成的三条水流管道在真空吸水区密封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种连通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第一本体(137)和第二本体(138),第一本体的管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胶圈,第二本体包括真空吸水栓管(134),并且真空吸水栓管(134)与第一端(131)管道密封而与第三端(133)管道保持有通道,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为弧形或楔形,插入第一本体中,设置胶圈、凹槽与真空吸水栓管,当液体在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的通道中流通时,胶圈与真空吸水栓管(134)以及第三端(133)管道保持有通道,第三端(133)管道的液体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132)管道;当第二端(132)管道中的液体不流通时,胶圈被压合至真空吸水栓管(134)的端头,闭合真空吸水栓管(134)与第三端(133)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声龙李枳相
申请(专利权)人:李声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