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的吸嘴的针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38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的吸嘴的针排,其中,所述吸嘴具有吸入口用于气动地拾取在断纱或以受控方式切割纱线之后卷绕到所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头,并且设置在所述吸入口区域中的所述针排具有拐弯部以及齿排,该齿排用于固定所吸入的纱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建议,所述针排(19)在其拐弯部(31)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表面(32),所述结构化表面以光化学蚀刻工艺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的エ位的吸嘴的针排。
技术介绍
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尤其是自动交叉卷绕机运行有夫,一直以来常见的是,在卷绕中断,例如在断纱或者以受控方式进行清纱器切割情况下,或者在更换喂给筒子情况下,通过エ位计算机来激活エ位自身的纱线连接自动装置。也就是说,如DE 40 05 752 Al所述,エ位计算机负责首先使得所谓吸嘴以其吸入ロ置于反向于卷绕方向缓慢转动的卷绕筒子的表面上并被施以负压。在此,吸嘴尝试以其吸入ロ气动地从被构造成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筒子表面拾取上纱线的纱头。在捕获上纱线之后,吸嘴枢转返回其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处吸嘴的吸入ロ定位在纱线接头装置下方。在此,在交叉卷绕筒子和吸嘴之间延伸的纱线段被引入电动清纱器(其设置在纱线连接装置上方)、纱线夹持装置(其定位在纱线连接装置区域中)以及通过纱线导向板和纱线导向环的相应导向轮廓引导被引入位于接头装置下方的纱线切割装置的切刀内。定位在下初始位置的钳纱管几乎吸嘴同时地枢转进入上方的工作位置,并在此携带所谓下纱线一起枢转,所述下纱线迄今为止例如保持在纱线张紧器内并且从喂给筒子抽取。在钳纱管枢转进入其上方的工作位置吋,同样沿相应纱线导向轮廓移动的下纱线滑入所属的、被打开的纱线夹持装置以及同样被打开的纱线切割装置。随后,下纱线和上纱线被截断至合适长度,在所谓的保持和开松管内做好准备,并且在纱线接头装置中彼此相连。这意味着,为了例如能够在断纱之后自动继续运行,在自动交叉卷绕机エ位上始終不仅需要从交叉卷绕筒子上取回的上纱线也需要来自喂给筒子的下纱线。前述纱线连接装置以及所属的吸嘴和钳纱管在实践中在原理上被证实是有效的并且在纺织エ业中很久以来大批量地应用。然而,在已知吸嘴的情况下,有时难以拾取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头。这种困难尤其出现在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上的纱头存在相对较强的缩绒和/或存在稍微难以处理的、例如尤其是毛糙的纱线。为了让吸嘴在拾取这种稍微难以处理的纱线时提供支持而在过去已经建议,在吸嘴吸入ロ区域中设置针排,所吸入的纱线可以缠在这些针排上。这种设置在吸嘴吸入ロ区域中的针排是已知的,并且例如在DE 10 2006 039735A1或EP 0 398 415 Al中有相对详细的说明。由DE 10 2006 039 735 Al例如已知ー种吸嘴,其基于吸嘴头的特殊结构具有特别有利的吸入特性。该有利的吸嘴在其吸入ロ区域内附加装有针排,该针排设置在吸嘴头的盖元件上并且具有并排设置的长度相同的齿。通过EP 0 398 415 Al同样公开了一种针排,该针排布置在吸嘴吸入ロ区域内。EP0 398 415 Al还说明了怎样可以制造这些针排。也就是根据该专利申请所述,利用借助激光切割设备制造这些针排,其中,首先如此切断叠放的基板,以便在切割边缘区域中相应形成多个大小相等的齿。此外,US-PS 2,857,113公开了一种吸嘴,其在吸入口区域中要么装有针梳,要么在这些吸嘴中,其中一个吸嘴壁在吸入口区域中被砂纸状地粗糙化。另外,例如在AT-PS 368 106中已说明一种吸嘴,其在吸入口区域中装有特殊的纱线分离装置。在此,该纱线分离装置具有随着交叉卷绕筒子旋转的辊子以及被设计成多线式蜗杆的接触辊。然而在实践中,由AT-PS 368 106公开的、相对复杂和敏感的装置没有得以实施。虽然如前述的装有针排的吸嘴与未配有针排的吸嘴相比,在气动地拾取纱头时已经具有明显更高的成功率,然而关于这种针排的结构完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从前述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发展一种用于吸嘴的廉价针排,所述针排如此构造,即,其不仅固定吸入吸嘴的纱头,而且也对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头脱离交叉卷绕筒子表面提供支持。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排来解决该任务。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吸嘴针排的本专利技术制造和设计方式具有特别的优点,S卩,以简单和廉价方式可以实现一种针排,其在针排的拐弯部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表面,其中,所述结构化表面具有对纱头脱开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提供支持的上表面。也就是说,以光化学蚀刻工艺制造的针排结构化表面对通常表现为比较毛茸茸的有问题纱线而言尤其明显改善了纱头的松脱。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在有利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针排具有两个结构化表面,这两个结构化表面如此彼此间隔布置,即,在它们之间得到一个平滑的针排区域。通过这种构造方式,一方面实现了在纱线拾取时,纱头能够以更高的概率受到其中一个结构化表面作用并由此从交叉卷绕筒子表面松开。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结构化表面之间的平滑针排区域也确保了,在需要时可以通过吸嘴无问题地抽取可预定的纱线长度,而不会在针排的拐弯部区域中出现纱线开松,这是因为所吸入的纱线始终力求滑入吸嘴中间区域。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化表面具有轮廓边缘,所述轮廓边缘具有底切部(Hinterschnitte)。这种设置在轮廓边缘区域中的底切部尤其在毛茸茸的纱线情况下非常有效,这是因为这些底切部易于捕获例如立起来的边缘纤维,结果纱头如计划地那样被从交叉卷绕筒子表面抬起。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结构化表面保持间隔地设置在针排的齿排上方。在此,齿排具有多个用于捕获纱头的大齿以及多个用于固定纱头的小齿。也就是说,在两个大齿之间分别定位有一个小齿。在制造工艺“光化学蚀刻”中,不仅可以精确且廉价地制造结构化表面,而且也可以在一道工序中精确且廉价地制造纤细的齿排。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在该实施例中为自动交叉卷绕机的纺织机的ー个卷绕エ位,该卷绕エ位具有装有本专利技术针排的吸嘴;图2是吸嘴的吸嘴头立体图,该吸嘴装有本专利技术的针排;和图3是本专利技术针排的前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以侧视图示意示出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的一个エ位2,在该实施例中该纺织机是所谓的自动交叉卷绕装置I。这种自动交叉卷绕装置I通常具有大量相同类型的并排设置的这种エ位2。如已知而未进ー步说明的那样,在这些エ位2上将在环锭纺纱机上制造的纺纱筒子3倒筒成大卷装的交叉卷绕筒子5。交叉卷绕筒子5在其制成之后,借助(未示出的)自动工作的服务机组(优选是交叉卷绕筒子更换装置)转交至沿机器纵向设置的交叉卷绕筒子传输装置7,并输送到设置在机器末端侧的筒子装运站等。如实施例所示,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I通常还具有呈筒子及套筒输送系统6形式的供应装置,在该筒子及套筒输送系统6中,纺纱筒子3或者空套筒在输送盘11上循环运行。在图1中仅示出筒子及套筒输送系统6的管纱供给区24、可逆向驱动的储存区25、通向卷绕エ位2的横向输送区26以及套筒回送区27。此外,自动交叉卷绕机I的各个卷绕エ位2还具有各种不同的、其自身为已知因而未进ー步说明的其他装置,这些装置保证エ位2正常运行。各个エ位2例如具有エ位计算机28以及卷绕装置4,エ位计算机28通过总线连接29连接在自动交叉卷绕机I的中央控制单元30上,卷绕装置4具有可围绕枢转轴12运动的筒子架8。如在图1中进ー步示出的那样,在卷绕工作中可自由旋转地保持在筒子架8中的交叉卷绕筒子5以其表面紧贴在支承驱动辊9上,支承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的吸嘴的针排,其中,所述吸嘴具有吸入口,用以气动地拾取在断纱或以受控方式切割纱线之后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头,并且设置在所述吸入口区域中的所述针排具有拐弯部和齿排,所述齿排用于固定所吸入的纱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排(19)在其拐弯部(31)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表面(32),所述结构化表面是按照光化学蚀刻工艺制造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1 DE 102011114765.21.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的吸嘴的针排,其中,所述吸嘴具有吸入口,用以气动地拾取在断纱或以受控方式切割纱线之后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头,并且设置在所述吸入口区域中的所述针排具有拐弯部和齿排,所述齿排用于固定所吸入的纱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排(19)在其拐弯部(31)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表面(32),所述结构化表面是按照光化学蚀刻工艺制造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排,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霍尔特F·科林根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