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道显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6224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显露直肠、肛门及阴道内病变的新型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目的是解决已有腔道显露器因光源安装位置不恰当带来的成本高、制作困难的问题。一种腔道显露器,包括主体、手柄,所述手柄与主体连接的一端为盲端,在所述的主体与手柄的连接处设置有光线偏转元件,在所述手柄内放置发光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照明光源采用手柄内放置发光源的方式,避免在主体远端放置光源所带来的制作困难,同时避免外置光源在检查和治疗时光线被挡住所带来的不便;2、增加了光线偏转元件,改善照明效果;3、发现病变后,可将病变从显露器孔中完全暴露出来,方便进一步观察和治疗;4、安全,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显露直肠、肛门及阴道内病变的新型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直肠、肛门及阴道内的病变位于侧壁,发病率很高。为了便于观察和治疗这类病变,本专利技术人在专利技术专利腔道显露器(200820096201. 6)中公开了一种腔道显露器,外形类似于手枪,由主体和手柄两部分组成。通过在主体的远端内壁中央安装光源,来解决照明问题;通过在主体的侧壁开孔,使其不但便于检查,而且便于治疗侧壁的疾病。然而,在进一步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在主体的远端内壁中央安装光源的这种方案虽然能很好的解决照明问题,但需要在主体内增加细小的管道便于电源线通过,需要在主体远端手工安装光源,制作难度较大,不便于一次成型,使生产成本提高,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已有腔道显露器因光源安装位置不恰当带来的成本高、制作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腔道显露器,包括主体、手柄,所述手柄与主体连接的一端为盲端,在所述的主体与手柄的连接处设置有光线偏转元件,在所述手柄内放置发光源。所述的主体呈盲管状,具有远端、近端和体部,在体部侧壁的顶部设有显露孔,使主体的体部通过显露孔与外界相通,所述显露孔的形状是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光线偏转元件由相延续的两部分组成,即较厚部分和较薄部分,其中较厚部分朝向主体远端方向,较薄部分朝向主体近端方向,所述光线偏转元件可以是透镜或棱镜;所述手柄的下端开放,由盖子封闭,方便发光源的取放。 显露孔的大小和数量根据腔道显露器的规格来决定,较大的腔道显露器可以制作较多和较大的显露孔。主体的近端开放,作为观察和治疗病变的主要通道口。主体靠近近端的一段外侧壁的底部与手柄相连接。手柄用于持握和放置手电筒或类似手电筒的发光器, 为中空的盲管状结构,上部与主体相连,为盲端,下端开放,由盖子封闭。在将接通电源的手电筒或类似手电筒的发光器放入手柄中后,将有光线经主体靠近近端的一段外侧壁的底部 (手柄与主体相连处中部)进入主体的腔内,在此光线经过的部位,有一组光线偏转元件,与主体融为一体,属于主体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使手电筒的光线向主体远端方向偏转,改善主体靠近远端部位的照明。构成光线偏转元件的组件必须满足的基本特征是都由相延续的两部分组成,即较厚部分和较薄部分,其中较厚部分朝向主体远端方向,较薄部分朝向主体近端方向。满足这个基本特征的组件可以是透镜或棱镜。所采用的透镜是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一部分,小于或等于整个透镜的一半;所采用的棱镜是棱锥、棱台、多面体或旋转体,只要能满足基本特征即可采用。所采用的组件可以是一种透镜、一种棱镜、多种透镜混合、多种.棱镜混合或棱镜与透镜混合构成。通过光线偏转元件实现手电筒光线向主体远端方向的偏转,使光线偏转的程度主要受较厚部分和较薄部分之间的差值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差值越大,偏转程度越大。主体与手柄所形成的角度大小根据腔道显露器的规格和光线偏转元件使光线偏转的程度来选择,选择的依据是当将手电筒装入手柄后,手电筒发出的光线能满足包括靠近主体远端处部位在内的病变观察和治疗需要。在靠近主体的体部侧壁底部的病变,主要从顶部反射光线获得照明,光线较弱,这个缺点可通过转动主体来克服。主体体部腔道显露器由无色透明、有一定硬度且对人体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可制作成不同的规格, 从而可用于内径不等的直肠、肛门和阴道,以及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方法是将腔道显露器制作完成后,进行消毒,密封包装。临用时,根据拟检查的腔道内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腔道显露器,打开密封包装。把手柄的盖子打开,选择亮度适当且刚好能放入手柄的手电筒一支,接通手电筒电源后,以手电筒的前端向里把手电筒装入手柄,盖上盖子。在体部外表涂抹医用润滑剂,如无菌的液体石蜡油。准备完成后将腔道显露器以主体远端在前插入腔道。插入的同时,透过主体的壁观察腔道壁,若发现病变,即转动手柄,手柄带着主体一起转动,直到病变暴露于显露孔中,维持腔道显露器的位置不变,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观察或相应的治疗。以上操作按照无菌术要求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照明光源采用手柄内放置发光源的方式,避免在主体远端放置光源所带来的制作困难,同时避免外置光源在检查和治疗时光线被挡住所带来的不便。2、增加了光线偏转元件,改善照明效果。3、发现病变后,可将病变从显露器孔中完全暴露出来,方便进一步观察和治疗。4、安全,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一种腔道显露器由主体I和手柄2两部分组成,主体I与手柄2之间呈150°角,主体I呈盲管状,长度为100mm,内腔直径20mm, 具有远端、近端和体部,主体I的远端钝圆,为盲管,主体I体部侧壁的顶部有4个纵向排列的圆形显露孔3,直径均为10mm,孔间距均为10mm,主体I的近端开放,靠近近端的底部外侧壁与手柄2相连;手柄2的长度为180mm,内腔直径为25mm,为中空的盲管状结构,上部与主体I相连,为盲端,下部开放,下端的外侧壁有螺纹,手柄2的下部由盖子6封闭;盖子 6的内腔直径为26. 9mm,高度为5mm,内侧壁有螺纹,其大小和螺纹与手柄下端相匹配;手柄内可放置手电筒5。在将接通电源的手电筒5放入手柄2中后,将有光线透过光线偏转元件 4入射到主体I的腔内;光线偏转元件4采用凸透镜的一半构成,共3个,呈纵向排列,较厚部分41朝向主体I的远端,较薄部分42朝向主体I的近端,每块凸透镜的最厚处厚度均为 3_,直径均为8_,与主体相延续,作为主体 靠近近端处的体部的底部的一部分。腔道显露器采用无色透明的聚苯乙烯制成,除光线偏转元件外的其余部分厚度均为2_,制作完成后经环氧乙烷灭菌,密封包装备用。使用方法临用时,打开密封包装,向腔道显露器的手柄内放置市售LED手电筒5, 其外观为圆柱形,外径23mm,高度175mm,内置AAA型1. 5V碱性电池3枚,接通电源后,以手电筒5的前端向里把手电筒5装入手柄2,盖上盖子6。在体部I外表涂抹无菌的液体石蜡油。准备完成后将腔道显露器以主体I远端在前插入成年患者的肛门。插入的同时,可以转动手柄2以使主体I转动,透过主体I的壁观察肛门和直肠壁,若发现病变,调整腔道显露器方位使病变暴露于显露孔中,维持腔道显露器的位置不变,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观察或相应的治疗。以上操作按照无菌术要求完成,操作完成后,立即将使用过的腔道显露器毁形, 按相应的医疗垃 圾分类进行回收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道显露器,包括主体(1)、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与主体(1)连接的一端为盲端,在所述的主体(1)与手柄(2)的连接处设置有光线偏转元件(4),在所述手柄(2)内放置发光源(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道显露器,包括主体(I)、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与主体(I)连接的一端为盲端,在所述的主体(I)与手柄(2)的连接处设置有光线偏转元件(4),在所述手柄(2)内放置发光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显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I)呈盲管状,具有远端、近端和体部,在体部侧壁的顶部设有显露孔(3),使主体(I)的体部通过显露孔(3)与外界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道显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露孔(3)的形状是圆形、椭圆形或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薛玮廖银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