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6855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直肠检查镜,特别涉及一种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该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包括镜管及可通过镜管放入的结直肠镜,其特殊之处在于:结直肠镜穿过镜管并且二者在后端固定为一体,镜管管体后端设有充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闭塞器与镜管均为一次性装置,可以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性感染,降低某些传染病传染风险,安全可靠;结直肠镜采用摄像系统前置的方式,配以冷光源进行照明,使所采集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直肠检查镜,特别涉及一种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结直肠检查领域都是采用的是不锈钢镜管后端成像检查系统,由于是后端成像导致了检查的长度范围有限,所采集的图像清晰度不高,某些疾病不能及时得以发现;而不锈钢镜管的消毒程序繁琐,消毒时间长,极易延误检查治疗的时间,另外如果消毒不彻底还易造成某些疾病的交叉性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包括镜管及可通过镜管放入的结直肠镜,其特殊之处在于结直肠镜穿过镜管并且二者在后端固定为一体,镜管管体后端设有充气孔。本技术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结直肠镜后端的突起卡入镜管后端的卡口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镜管配有可插入镜管的闭塞器。本技术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闭塞器的前端为圆头。本技术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闭塞器为一次性装置。本技术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镜管为一次性装置。本技术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结直肠镜后端设有冷光源装置。本技术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充气孔配有可对肠腔充气的鼓气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闭塞器与镜管均为一次性装置,可以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性感染,降低某些传染病传染风险,安全可靠;结直肠镜采用摄像系统前置的方式,配以冷光源进行照明,使所采集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闭塞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镜管,2结直肠镜,3充气孔,4闭塞器,5冷光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镜管I及可通过镜管I放入的结直肠镜2,其特殊之处在于结直肠镜2穿过镜管I并且二者在后端固定为一体,镜管I管体后端设有充气孔3。结直肠镜2后端的突起卡入镜管I后端的卡口固定在一起。镜管I配有可插入镜管I的闭塞器4。闭塞器4的前端为圆头。闭塞器4为一次性装置。镜管I为一次性装置。结直肠镜2后端设有冷光源装置5。充气孔3配有可对肠腔充气的鼓气球。在对患者检查时,先将闭塞器4插入镜管I中,在闭塞器4的润滑头和镜管I上涂抹润滑油后,在闭塞器4的润滑头的作用下将一次性镜管I插入肠道内,将闭塞器4拔出,放入结直肠镜2,通过卡口将镜管I和结直肠镜2连接在一起,进行肠道检查,检查时因肠壁阻塞,不能检查到有病部位时,通过镜管I上的充气孔3向肠道里面充气使肠壁向四周扩张,便于结直肠镜2进行有效检查,发现隐形疾病,采集病灶部位图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闭塞器4与镜管I均为一次性装置,可以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性感染,降低某些传染病传染风险,安全可靠;结直肠镜2采用摄像系统前置的方式,配以冷光源进行照明,使所采集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包括镜管(1)及可通过镜管(1)放入的结直肠镜(2),其特征在于:结直肠镜(2)穿过镜管(1)并且二者在后端固定为一体,镜管(1)管体后端设有充气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包括镜管(I)及可通过镜管(I)放入的结直肠镜(2),其特征在于结直肠镜(2)穿过镜管(I)并且二者在后端固定为一体,镜管(I)管体后端设有充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其特征在于结直肠镜(2) 后端的突起卡入镜管(I)后端的卡口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叉感染高清晰结直肠检查镜,其特征在于镜管(I)配有可插入镜管(I)的闭塞器(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乐陵市信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