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139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包括外套筒和内芯,其特点是:还包括操作手柄、显示屏、内置于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套固在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头保护套;显示屏与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摄像头保护套插入外套筒后能与外套筒卡固连接;所述外套筒与摄像头保护套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沿圆周布置的数个能使活检钳穿过的通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肛门直肠镜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不受病人体位限制和就医场所限制,且提高了观察的清晰度和准确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肛肠诊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
技术介绍
肛门直肠镜是用于检查肠道内是否存在病变、肿瘤、溃病的一种医疗检查仪器。常见的肛门直肠镜有两种1、传统使用的肛门直肠镜。`该种肛门直肠镜由外套筒和内芯构成,内芯起到的作用是扩张肛门及减缓插入时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整个肛门直肠镜插入肛门后拔出内芯,医生通过外套筒在体外使用肉眼观察肛门直肠病变。该种肛门直肠镜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但存在如下缺点I)医生通过外套筒狭窄的空间观察病变,视野局限。2)病人需采用特殊体位,才能将肛门直肠镜顺利插入。3)医生在病人无法采用特殊体位条件下操作困难。2、外窥视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将摄像头置于肛门镜外套筒外拍照的诊疗仪器,拍照后可打印诊断报告。该种肛门直肠镜的优点是可通过屏幕显示肛门直肠病变,局部图像较肉眼观察更清晰,如有病变可直接照相并打印彩色图文报告。该种肛门直肠镜的缺点是摄像头置于肛门镜套管之外观察和拍摄病变部位,容易出现盲区。另外,设备造价昂贵,且体积庞大,不便于普及化及便携式使用,与传统使用方法无本质区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携带使用方便,不受病人体位限制和就医场所限制,且提高了观察的清晰度和准确度的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包括外套筒和内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手柄、显示屏、内置于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套固在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头保护套;显示屏与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摄像头保护套插入外套筒后能与外套筒卡固连接;所述外套筒与摄像头保护套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沿圆周布置的数个能使活检钳穿过的通道孔。本技术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摄像头保护套由套体部、端盖部和中间槽过渡部构成,所述端盖部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锁紧块,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数个锁紧块一一配合的数个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由能嵌入到所述中间槽过渡部的第一部分及与锁紧块的侧边靠齐的第二部分构成,所述锁紧块的内端面及与限位挡块的第一部分相接触的端面之间设有形成插装配合的定位凸台和定位槽。所述通道孔由设在外套筒内壁上的第一半圆槽及设在套体部外圆面上相配合的第二半圆槽构成。所述套体部上在每个第二半圆槽的端部均设有一个定位缺口,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能--插入定位缺口内的数个定位凸起。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该肛门直肠镜将摄像组件置于人体内,相当于将医生视野延展至病人体内,从而实现了近距离观察病变部位,视野不受限制、无盲区。`2、该肛门直肠镜相比于现有的外窥视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携带方便的特点,且不受就医环境的局限,可在门诊、病房、检查室等地随时使用。3、采用该肛门直肠镜进行检查时,病人不需采取特殊体位,从而方便医生操作和使用。4、该肛门直肠镜能进行实时的动态拍照和摄像,提高了观察的清晰度和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外套筒和内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外套筒、摄像头保护套及操作手柄的组装图;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中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3中摄像头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1 ;图7是图3中摄像头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2 ;图8是内芯卸下后其他部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套筒;1_1、限位挡块第一部分;1-1_2、第二部分;1_1_3、定位槽;1-2、第一半圆槽;2、内芯;3、操作手柄;3-1、定位凸起;4、显示屏;5、摄像头保护套;5-1、套体部;5-1-1、第二半圆槽;5-1-2、定位缺口 ;5-2、端盖部;5_2_1、锁紧块;5_2_2、定位凸台;5-3、中间槽过渡部;6、线束。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8,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包括外套筒I和内芯2,还包括操作手柄3、显示屏4、内置于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套固在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头保护套5。显示屏与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通过线束6连接。所述摄像头保护套插入外套筒后能与外套筒卡固连接。所述外套筒与摄像头保护套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沿圆周布置的数个能使活检钳穿过的通道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摄像头保护套与外套筒的卡固连接结构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保护套由套体部5-1、端盖部5-2和中间槽过渡部5-3构成。所述端盖部的外轮廓面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锁紧块5-2-1,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数个锁紧块--配合的数个限位挡块1-1。所述限位挡块由能插入到所述中间槽过渡部的第一部分1-1-1及与锁紧块的侧面靠齐的第二部分1-1-2构成。所述锁紧块的内端面及与限位挡块的第一部分相接触的端面之间设有形成插装配合的定位凸台5-2-2和定位槽1-1-3。具体的,将摄像头保护套从外套筒的大端插入,当摄像头保护套插入到其中间槽过渡部与限位挡块第一部分对齐时,转动摄像头保护套,使限位挡块第一部分逐渐插入到摄像头保护套的中间槽过渡部内,当锁紧块的侧面与限位挡块的第二部分的侧面对齐时,锁紧块内端面上的定位凸台刚好插入到限位挡块第一部分的定位槽内,此时摄像头保护套与外套筒形成`牢固连接。摄像头保护套与外套筒采用上述连接结构,避免了医生转动或移动操作手柄进行调整时,摄像头保护套与外套筒脱离。·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孔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由设在外套筒内壁上的第一半圆槽1-2及设在套体部外圆面上相配合的第二半圆槽5-1-1构成。具体的,当摄像头保护套插入到外套筒内调整到与其卡固连接的位置时,上述第一半圆槽与第二半圆槽一一对正,形成数个完整的通道孔。活检钳可通过其中任何一个通道孔进入到人体肠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采集。上述技术方案中摄像头保护套与操作手柄及外套筒的连接结构,一方需要保证在检查时,操作手柄带动摄像头保护套和外套筒一起向里向外移动或转动,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检查完毕后,将上述组合结构从人体内取出后,操作手柄能从摄像头保护套内拔出,而摄像头保护套仍卡固在外套筒内。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角度考虑,上述操作手柄与摄像头保护套的连接结构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套体部上在每个第二半圆槽的端部均设有一个定位缺口 5-1-2,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能一一插入定位缺口内的数个定位凸起3-1。具体的,当定位凸起一一插入到定位缺口内时,摄像头保护套套装固定在操作手柄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采用本技术所述肛门直肠镜检查肠道时,需要采用如下两步第一步首先将内芯插入到外套筒内,然后将该组合结构插入到肛门内,最后将内芯取出,仅留外套筒在人体内;第二步首先将摄像头保护套套固在操作手柄的前端,然后手持操作手柄的后端部分,将摄像头保护套、操作手柄及内置于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一起插入到外套筒内,调整摄像头保护套,使其与外套筒卡固连接。由于摄像组件与照明组件已进入到人体内,该部分能近距离地对肠道内的情况进行拍录,然后通过线束将图像清晰地传输到外部的显示屏上。当需要观察直肠内不同的部位时,可通过移动或转动操作手柄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包括外套筒和内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手柄、显示屏、内置于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套固在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头保护套;显示屏与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摄像头保护套插入外套筒后能与外套筒卡固连接;所述外套筒与摄像头保护套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沿圆周布置的数个能使活检钳穿过的通道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包括外套筒和内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手柄、显示屏、内置于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套固在操作手柄前端的摄像头保护套;显示屏与摄像组件和照明组件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摄像头保护套插入外套筒后能与外套筒卡固连接;所述外套筒与摄像头保护套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沿圆周布置的数个能使活检钳穿过的通道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式电子视频肛门直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保护套由套体部、端盖部和中间槽过渡部构成,所述端盖部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锁紧块,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数个锁紧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麦迪安医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