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参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刺参的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的统称,全世界海参约有1200种,均为海洋种类,可供食用的有40余种。海参在我国海域分布的有140余种,可食用的有20余种,我国北方沿海只有一种可食用的海参,即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 Selenka)。现有技术有关刺参网箱育苗生产技术的四个中国专利,分别是《刺参自然海区规模化生态育苗方法》(公开号CN101692796A)、《一种刺参海上育苗网箱及育苗方法》(公开号CN101611700A)、《一种海参苗室外网箱生态培育方法》(公开号CN102084833A)、《土池网箱培育刺参苗的方法》(公开号CN102132679A)。 其中,《刺参自然海区规模化生态育苗方法》和《一种刺参海上育苗网箱及育苗方法》都是涉及刺参育苗的全过程,即亲参蓄养促熟一采卵孵化一幼体培育一稚参培育一幼参培育。《刺参自然海区规模化生态育苗方法》和《一种刺参海上育苗网箱及育苗方法》是从亲参开始培育,然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室外网箱刺参苗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育苗车间,亲参采卵孵化,待长至平均体长200?300μm的初耳幼体阶段进行选育采集;S2、在近海避风港湾或海参池塘内设置网箱,网箱内选用200~300目筛绢网衣;S3、将S?1中采集的初耳幼体均匀投放到网箱内,投放密度0.2~0.3枚/ml;S4、人工补饲海洋红酵母;S5、待初耳幼体长至平均体长为800~900μm的大耳幼体阶段,在网箱内悬挂附着基,并停止人工补饲海洋红酵母;S6、养殖至体长平均达到3~5mm的稚参阶段,将筛绢网衣更换成60~80目聚乙烯网衣,继续养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室外网箱刺参苗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51、在育苗车间,亲参采卵孵化,待长至平均体长200-300μ m的初耳幼体阶段进行选育米集;52、在近海避风港湾或海参池塘内设置网箱,网箱内选用200 300目筛絹网衣;53、将SI中采集的初耳幼体均匀投放到网箱内,投放密度O. 2 O. 3枚/ml ;54、人工补饲海洋红酵母;55、待初耳幼体长至平均体长为800 900μ m的大耳幼体阶段,在网箱内悬挂附着基,并停止人工补饲海洋红酵母;56、养殖至体长平均达到3 5mm的稚参阶段,将筛絹网衣更换成60 80目聚乙烯网衣,继续养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室外网箱刺参苗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中,孵化受精卵的水温控制在20°C ;在养殖海域水温升至18°C时进行步骤S3的投放。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室外网箱刺参苗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为每天间隔2次在网箱内投喂海洋红酵母,投放密度1000 2000个/m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室外网箱刺参苗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投放密度为1600个/m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涛,刘崎,刘峰,宫明春,关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棒棰岛海参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