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334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杆,包括钻杆管体、所述钻杆管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端部与所述钻杆管体的交接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钻杆管体的厚度,所述钻杆管体上设有与钻杆管体的轴线平行的条状的筋体。优点是:管体厚度小、重量轻、强度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杆
本技术属于钻探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钻杆。
技术介绍
钻杆是钻井工具中连接钻头、用以传递动力的杆件,主要用于水文地质勘探、水井 以及石油钻探等领域。钻杆主要由钻杆管体、内螺纹端部、外螺纹端部组成,内螺纹端部和 外螺纹端部分别设在钻杆管体的两端,两条钻杆上的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可配装,以 此实现两条钻杆的连接。为了保证钻杆的受力强度,要求钻杆管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厚 度过大的钻杆管体会增加钻杆的整体体积和重量,不便于钻杆的运输和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管体厚度小、重量轻、 强度可靠的钻杆。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杆, 包括钻杆管体、所述钻杆管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螺纹端部与所述钻杆管体的交接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钻杆管体的厚度,所述钻杆管体上 设有与钻杆管体的轴线平行的条状的筋体。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外螺纹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钻杆管体,所述外螺纹端部与所述钻杆管体的连 接处设有台肩。所述钻杆管体、内螺纹端部、外螺纹端部以及筋体为一体成形。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在钻 杆管体上设有筋体,筋体为条状筋体。本结构令在保证了钻杆强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小 钻杆管体厚度,以减小钻杆的直径和重量,令钻杆更加便于运输和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钻杆管体;2、内螺纹端部;3、外螺纹端部;4、筋体;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钻杆。包括钻杆管体1、内螺纹端部2和外螺纹端部3,其中内螺 纹端部2和外螺纹端部3分别设于钻杆管体I的两端,钻杆管体I上设有条状的筋体4,条 状的筋体4平行于钻杆管体I的轴线。在保证钻杆强度的前提下,本结构中钻杆管体I的 厚度小,钻杆的直径小、重量轻,钻杆便于运输和拆装。上述内螺纹端部2与钻杆管体I的交接部位是钻杆工作应力最为集中的部位,本 技术中,此部位的厚度大于钻杆管体的厚度,进一步保证钻杆的强度。外螺纹端部3的厚度小于钻杆管体,外螺纹端部3与钻杆管体I的连接处设有台 肩,两条钻杆中的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配装时,台肩上可儿架设密封圈5,提高钻杆的 密封性能,避免钻杆内压力损失。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 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杆,包括钻杆管体、所述钻杆管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端部与所述钻杆管体的交接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钻杆管体的厚度,所述钻杆管体上设有与钻杆管体的轴线平行的条状的筋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杆,包括钻杆管体、所述钻杆管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端部与所述钻杆管体的交接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钻杆管体的厚度,所述钻杆管体上设有与钻杆管体的轴线平行的条状的筋体。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子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刚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