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盛华专利>正文

嵌入式提拉集成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1059 阅读:5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入式集成接线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弹出提拉机构组件、底盒组件、插座组件、卡座组件、电器控制组件和装饰光源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设有多种功能插头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还带有弱电照明装置,可伸出,或缩入物体表面,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嵌入式提拉集成接线装。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运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很多电子产品为可移动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这些电子产品使用时需要电源,有的也需要相互连接。人们为了方便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将这些电子产品的连线插座常设在比较方便使用的地方,如安装在桌面上。多个插座都安装在桌面上时会占用较大的桌面面积,在美观性上有影响。由此设计出一种多个插座集成一体的接线插座,该接线插座藏在桌面内部,弹出的开启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按压直线弹出式。目前的按压后弹出式插座的弹出距离短,弹出突然,弹出部分晃动,弹出机构占用了大量的外部空间影响美观,而且插座缺少照明和指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嵌入式集成接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集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两端的上盖、底盖,以及安装在底盖上的护线件;弹出提拉机构组件,包括顶盖、顶杆,顶盖限位片、顶盖止转柱、顶杆导向套、阻尼拉套、反弹器、反弹器座、阻尼上卡座、阻尼器、阻尼下卡座、基板、连接片;所述的顶盖通过所述上盖的异形孔插入壳体内部,顶盖底端用螺钉安装顶盖限位片,顶盖限位片的尺寸大于上盖异形孔的尺寸,所述顶杆的一端与顶盖连接,顶杆插入顶杆导向套内,顶杆导向套与所述壳体固定,止转柱固定在所述的上盖上,顶盖限位片上设有一卡在止转柱上的缺口,顶杆的下端与连接片上的一个孔连接,阻尼拉卡在顶杆与连接片之间,使阻尼拉套随顶盖和顶杆一起运动,所述反弹器的杆的可弹出端与连接片固定,反弹器的本体卡在反弹器座上,反弹器座则固定在基板上,基板固定在壳体上,阻尼器通过阻尼上卡座、阻尼下卡座卡在基板上,阻尼器的伸出杆顶在阻尼拉套上;底盒组件,设于壳体底部,用于安装控制按钮的底盒罩和控件安装座;插座组件,安装在壳体正面的至少一个插座,包括强电插座和/或弱电插座、分隔板和挡块;卡座组件,用于将接线装置安装在物体台面上的卡件,包括与壳体连接的套筒、与物体台面连接的卡环和设于套筒和壳体之间的阻力卡;电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各组件的电源,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行程开关、安装在底盒罩内部电路板的和安装在底盒罩上的按钮开关;装饰光源组件,用于在装置的顶部和正面的两侧产生发光效果,包括安装在顶部的顶盖面板、图案层、发光板和安装在壳体两侧的灯罩、发光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嵌入式集成接线装置可嵌入在物体内,表面其本与物体表面相平,轻按接线装置的顶部,接线装置的顶部会缓缓伸出一拉手部分,拉住拉手部分上提即可将使用部分拉出。按压接线装置的顶部,接线装置可缩入物体内。接线装置的顶部设有弱光的装饰图案或文字以增强装置的美观性,在接线装置上加装弱光照明系统,使装置在黑暗环境中也可使用。接线装置上有光源控制系统,可使接线装置在缩入状态时顶部的弱光的装饰图案或文字发光,当接线装置拉出时顶部的弱光的装饰图案熄灭同时装置两侧的弱光照明开启,接线装置上有弱光功能开关,用户可选择是否使用弱光功能。接线装置设有多种功能插头可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拉出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缩入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缩入状态的半剖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拉出状态的半剖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弹出提拉机构组件的半剖图;图6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弹出提拉机构组件的半剖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缩入状态的局部剖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集成接线装置缩入状态的局部剖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嵌入式集成接线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弹出提拉机构组件、底盒组件、模块组件、卡座组件、装饰光源组件、电器控制组件等七个部分组成。壳体组件是其他组件安装的基础,包括壳体1-1、底盖1-2、护线件1-3、和上盖1_4,见图3、图4和图8所不。底盖1-2和上盖1-4连接在壳体1-1的两端。弹出提拉机构组件是接线装置的打开机构,包括顶盖2-1、顶杆2-2,顶盖限位片2-3、顶盖止转柱2-4、顶杆导向套2-5、阻尼拉套2-6、反弹器2-7、反弹器座2-8、阻尼上卡座2-9、阻尼器2-10、阻尼下卡座2-11、基板2-12、连接片2_13,见图3、图4、图5、图6所示。底盒组件是接线装置的扩展空间和控制按钮的安装座,包括底盒罩3-1、控件安装座3-2,见图3。插座部件是用户最终的使用部分,包括强电插座4-1、分隔板4-2,弱电插座4-3和挡块4-4。强电插座有英式插座、德式插座、中式插座、法式插座等,弱电插座有HDMI插座、USB插座、网络插座等,根据用户的需求可选择。卡座组件是给用户将整个装置安装在物体表面上的卡件,包括套筒5-1、卡环5-2和阻力卡5-3,如图7、图8所示。装饰光源组件是照明和指示部分,包括顶盖面板6-1、图案层6-2、发光板6-3、灯罩6-4、发光件6-5,装饰板6-6,见图3、图7、图8。电器控制组件是控制光源、电源及其他模块和的开启和关闭及为光源及其他弱电模块提供电源组件。包括行程开关7-1、电路板7-2、按钮开关7-3,见图3、图7。见图6,顶盖2-1通过上盖1-4的异形孔插入基体内部,顶盖底端用螺钉安装顶盖限位片2-3,顶盖限位片2-3的尺寸大于上盖异形孔的尺寸,使顶盖2-1上拉时不会脱出,同时将基体拉住拖出。顶杆2-2 —端与顶盖2-1连接,顶杆2-2插入顶杆导向套2-5内,顶杆导向套2-5与壳体1-1固定,顶杆导向套2-5和顶杆2-2间的间隙较小,使顶杆的顶盖相对于装置的晃动小。止转柱2-4固定在上盖1-4上,顶盖限位片2-3上有一缺口卡在止转柱2-4上,顶盖限位片2-3的缺口与止转柱2-4之间的间隙较小,以控制上盖在装置上的旋转方向的摆动。顶杆2-2的端与连接片2-13的一个孔连接,阻尼拉2-6卡在顶杆2-2与连接片2-13之间,使阻尼拉套随顶盖2-1和顶杆2-2 —起运动。反弹器2-7的功能是前端有可直线方向移动的杆,按压杆的前端,杆就可缩入反弹器内部一部分并锁住不会滑出,再按压杆的前端,杆又可弹出,并有一定的弹出力。见图5、图4、图3,反弹器2-7的杆的可弹出端与连接片2-13固定,反弹器2-7的本体卡在反弹器座2-8上,反弹器座2-8固定在基板2-12上,基板2-12固定在壳体1-1上,也就是反弹器2-7与壳体1_1固定。见图5、阻尼器2-10通过阻尼上卡座2-9、阻尼下卡座2-11卡在基板2-12上,阻尼器2_10的伸出杆 顶在阻尼拉套2-6上。阻尼器2-10为自动复位的直线阻尼,按压阻尼的伸出杆,阻尼发生作用使伸出杆减速缩入阻尼器体内,撤销按压力,阻尼的伸出杆又复位伸出。在反弹器2-7已弹出的状态下,按压顶盖2-1,带动顶杆2-2、连接片2-13、阻尼器拉套2-6 —起运动,同时推动反弹器2-7的伸出杆缩入反弹器的筒内,缩入到一定距离,反弹器的伸出杆缩到位,反弹器内的卡位将伸出杆锁住,也就是上盖1-4、顶板2-2、连接片2-13、阻尼拉套2-6同时被锁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式集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1)、连接在壳体两端的上盖(1?4)、底盖(1?2),以及安装在底盖上的护线件(1?3);弹出提拉机构组件,包括:顶盖(2?1)、顶杆(2?2)、顶盖限位片(2?3)、顶盖止转柱(2?4)、顶杆导向套(2?5)、阻尼拉套(2?6)、反弹器(2?7)、反弹器座(2?8)、阻尼上卡座(2?9)、阻尼器(2?10)、阻尼下卡座(2?11)、基板(2?12)、和连接片(2?13);所述的顶盖(2?1)通过所述上盖(1?4)的异形孔插入壳体(1?1)内部,顶盖底端用螺钉安装顶盖限位片(2?3),顶盖限位片(2?3)的尺寸大于上盖异形孔的尺寸,所述顶杆(2?2)的一端与顶盖(2?1)连接,顶杆(2?2)插入顶杆导向套(2?5)内,顶杆导向套(2?5)与所述壳体(1?1)固定,止转柱(2?4)固定在所述的上盖(1?4)上,顶盖限位片(2?3)上设有一卡在止转柱(2?4)上的缺口,顶杆(2?2)的下端与连接片(2?13)上的一个孔连接,阻尼拉(2?6)卡在顶杆(2?2)与连接片(2?13)之间,使阻尼拉套随顶盖(2?1)和顶杆(2?2)一起运动,所述反弹器(2?7)的杆的可弹出端与连接片(2?13)固定,反弹器(2?7)的本体卡在反弹器座(2?8)上,反弹器座(2?8)则固定在基板(2?12)上,基板(2?12)固定在壳体(1?1)上,阻尼器(2?10)通过阻尼上卡座(2?9)、阻尼下卡座(2?11)卡在基板(2?12)上,阻尼器(2?10)的伸出杆顶在阻尼拉套(2?6)上;底盒组件,设于壳体(1?1)底部,用于安装控制按钮的底盒罩(3?1)和控件安装座(3?2);插座组件,安装在壳体(1?1)侧面的至少一个插座,包括强电插座(4?1)和/或弱电插座(4?3)、分隔板(4?2)和挡块(4?4);卡座组件,用于将接线装置安装在物体台面上的卡件,包括:与壳体连接的套筒(5?1)、与物体台面连接的卡环(5?2)和设于套筒和壳体之间的阻力卡(5?3);装饰光源组件,包括:位于顶盖(2?1)上的发光板(6?3)和透明的顶盖面板(6?1),电源线通过顶盖上的孔与发光板(6?3)连接;电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各组件的电源,包括:安装在壳体(1?1)内部的行程开关(7?1)、安装在底盒罩(3?1)内部电路板的(7?2)和安装在底盒罩(3?1)上的按钮开关(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集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1)、连接在壳体两端的上盖(1-4)、底盖(1-2),以及安装在底盖上的护线件(1-3); 弹出提拉机构组件,包括顶盖(2-1)、顶杆(2-2)、顶盖限位片(2-3)、顶盖止转柱(2-4)、顶杆导向套(2-5)、阻尼拉套(2-6)、反弹器(2-7)、反弹器座(2-8)、阻尼上卡座(2-9)、阻尼器(2-10)、阻尼下卡座(2-11)、基板(2-12)、和连接片(2-13);所述的顶盖(2-1)通过所述上盖(1-4)的异形孔插入壳体(1-1)内部,顶盖底端用螺钉安装顶盖限位片(2-3),顶盖限位片(2-3)的尺寸大于上盖异形孔的尺寸,所述顶杆(2-2)的一端与顶盖(2-1)连接,顶杆(2-2)插入顶杆导向套(2-5)内,顶杆导向套(2-5)与所述壳体(1-1)固定,止转柱(2-4)固定在所述的上盖(1-4)上,顶盖限位片(2-3)上设有一卡在止转柱(2-4)上的缺口,顶杆(2-2)的下端与连接片(2-13)上的一个孔连接,阻尼拉(2-6)卡在顶杆(2-2)与连接片(2-13)之间,使阻尼拉套随顶盖(2-1)和顶杆(2-2) —起运动,所述反弹器(2-7)的杆的可弹出端与连接片(2-13)固定,反弹器(2-7)的本体卡在反弹器座(2-8)上,反弹器座(2-8)则固定在基板(2-12)上,基板(2-12)固定在壳体(1_1)上,阻尼器(2_10)通过阻尼上卡座(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盛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盛华王小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