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0633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的悬臂上竖向设置上油缸,上油缸底部连接上模安装座,上模安装座下部安装内含电加热管的上压模,在上压模正下方的机架平台上固定有内含电加热管的下模,所述机架上部的悬臂上与下模高度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侧向压紧装置并紧靠下模,所述侧向压紧装置由侧油缸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高效地实现对补偿线圈的热压整形,线圈整形质量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补偿线圈加工
,特别是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常用的技术中,对补偿线圈的整形是利用简单工具采用人工校直校平,而且不加热。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损伤、破坏线圈绝缘层,在进行匝间耐压试验时容易造成击穿现象,造成大量的修复绝缘层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线圈成形质量差, 嵌线难度高,嵌线时容易损伤线圈拐角处绝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J-U ρ α装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的悬臂上竖向设置上油缸,上油缸底部连接上模安装座,上模安装座下部安装内含电加热管的上压模,在上压模正下方的机架平台上固定有内含电加热管的下模,所述机架上部的悬臂上与下模高度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侧向压紧装置并紧靠下模,所述侧向压紧装置由侧油缸驱动。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管通过热电偶连接到数字式温控仪。作为优选,所述数字式温控仪设置在机架下部内。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外侧的机架平台上固定挡块,与侧向压紧装置位于下模的相对两侧。挡块的设置可以防止下模在侧向压紧装置的作用下发生位移从而影响整形质量。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部的悬臂上还竖向设置导向座和导向柱,导向柱底部与上模安装座固定连接。导向座和导向柱可以保证上压模上下移动不会发生偏移。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高效地实现对补偿线圈的热压整形,线圈整形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后视图。图中标记1为机架,2为上油缸,3为侧油缸,4为侧向压紧装置,5为挡块,6为检修盖板,7为上模安装座,8为上压模,9为下模,10为热电偶,11为导向柱,12为导向座,13 为电加热管,14为数字式温控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I上部的悬臂上竖向设置上油缸2,上油缸2底部连接上模安装座7,上模安装座7下部安装内含电加热管13的上压模8,在上压模8正下方的机架I平台上固定有内含电加热管13的下模 9,所述机架I上部的悬臂上与下模9高度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侧向压紧装置4并紧靠下模9, 所述侧向压紧装置3由侧油缸3驱动。所述电加热管13通过热电偶10连接到数字式温控仪14。所述数字式温控仪14设置在机架I下部内。机架I下部设有一检修盖板6,方便检修数字式温控仪14。所述下模9外侧的机架I平台上固定挡块5,与侧向压紧装置4位于下模9的相对两侧。所述机架I上部的悬臂上还竖向设置导向座12和导向柱11,导向柱11底部与上模安装座7固定连接。在对补偿线圈进行热压整形的过程中,先启动数字式温控仪14以及热电偶10,用电加热管13加热上压模8和下模9,当上压模8和下模9的温度达到设定值之后,将已经包好白布带的补偿线圈放入下模9的台面上,并在补偿线圈直段导线的间隙处摆放垫条使其相互隔离,然后启动上压模8及侧向压紧装置4,保持压紧状态2-3分钟,即可完成整形。 在整形过程中,通过数字式温控仪14来保持恒定的整形温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所述机架(I)上部的悬臂上竖向设置上油缸(2),上油缸(2)底部连接上模安装座(7),上模安装座(7)下部安装内含电加热管(13)的上压模(8),在上压模(8)正下方的机架(I)平台上固定有内含电加热管(13)的下模(9),所述机架(I)上部的悬臂上与下模(9)高度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侧向压紧装置(4)并紧靠下模(9),所述侧向压紧装置(3)由侧油缸(3)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13)通过热电偶(10)连接到数字式温控仪(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式温控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9)外侧的机架(I)平台上固定挡块(5),与侧向压紧装置(4)位于下模(9)的相对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上部的悬臂上还竖向设置导向座(12)和导向柱(11),导向柱(11)底部与上模安装座(7)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的悬臂上竖向设置上油缸,上油缸底部连接上模安装座,上模安装座下部安装内含电加热管的上压模,在上压模正下方的机架平台上固定有内含电加热管的下模,所述机架上部的悬臂上与下模高度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侧向压紧装置并紧靠下模,所述侧向压紧装置由侧油缸驱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高效地实现对补偿线圈的热压整形,线圈整形质量好。文档编号H01F41/04GK202855537SQ20122036507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周述平, 庞严伟 申请人:成都南铁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偿线圈热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部的悬臂上竖向设置上油缸(2),上油缸(2)底部连接上模安装座(7),上模安装座(7)下部安装内含电加热管(13)的上压模(8),在上压模(8)正下方的机架(1)平台上固定有内含电加热管(13)的下模(9),所述机架(1)上部的悬臂上与下模(9)高度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侧向压紧装置(4)并紧靠下模(9),所述侧向压紧装置(3)由侧油缸(3)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述平庞严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南铁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