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利用导引机构的底座,来承载可投射出激光光束的激光本体,且激光本体具有可沿着导引机构旋转及移动的转移机构,以便所产生的激光光束可随使用者的需求,在水平及垂直方向间切换。(*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光束产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装潢等工程领域中,经常会使用能在目标物上投射出激光光束点、一字线、十字线或其它各种不同样式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来作为标定施工参考线或面的辅助工具。在这些激光光束产生装置中,通常也会配置多个如管状气泡(vial)等水平传感器,来检测所产生的激光光束的水平度或垂直度。习知如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one rotatory laser leveler)等激光光束产生装置,通常用以产生垂直于水平面的激光束及平行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而当欲参考使用垂直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时,则将整个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倒置,使其一侧边翻转成为参考底面,而可产生垂直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然而,此种作法在将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倒置后,原已完成调整的水平度即遭破坏,必须重新调整,导致使用十分不便。习知的另一种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在欲参考使用垂直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时,虽然无须将整个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倒置,而是参考机架上的一旋转轴,来旋转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使其一侧成为参考底面,用以产生垂直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然而,此种作法却必须大幅增加机架的面积,导致整体体积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其可在翻转激光本体后,仍维持既有已完成调整的水平度,以利于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无须加大底座的面积,因而可缩小激光光束产生装置的体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包括底座及激光本体。其中,底座具有一导引机构,而激光本体则具有可沿着导引机构旋转及移动的转移机构,以便产生可在水平及垂直方向间切换的激光光束。在一实施例中,底座包括上部、下部及可调支撑组,其中,上部的两侧凸缘分别设置有一导槽,并于其底面设置有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万向头承窝,下部则对应于上部的三个万向头承窝设置有三个孔洞。可调支撑组包含可固设于前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位置的孔洞的第一支撑柱,以及可螺设于另两个孔洞的第二支撑柱与第三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及第三支撑柱的顶面均配置有可容置于万向头承窝的万向头。另外,第二支撑柱及第三支撑柱并分别设置有一调整轮,以供调整激光本体的水平度。在一实施例中,激光本体的转移机构由分别对应于底座两侧凸缘的导槽的凸块组成,其形状是将圆柱对称切去两边所形成。此外,激光本体具有可产生一激光束及与激光束垂直的激光光束面的机芯,此机芯包括机芯座、激光模块、中空马达及菱镜组。其中,机芯座配置有三个相互垂直的管状气泡,用以检测所产生激光束或激光光束面的水平度。激光模块藉由三支螺栓径向等角轴设于机芯座底面的套筒内,以提供一激光光束源。中空马达固设于机芯座的顶面,而菱镜组则固设于中空马达上,以经由中空马达的带动,来将激光光束源分光产生激光束及激光光束面。在一实施例中,菱镜组包括菱镜座、菱镜及速度检测器。其中,菱镜座具有一圆盘,而菱镜固设于菱镜座上。此外,速度检测器则固设于机芯座的一侧边,以经由圆盘上的刻度来检测中空马达的转速。在一实施例中,底座上并设置有十字形的中心标,用以作为对应于所产生垂直地平面的激光束的参考点。在一实施例中,底座上另埋置有至少一磁铁,而激光本体的底面对应位置,以及可翻转成为底面的一侧边的对应位置,亦具有可被磁铁吸引的一金属片,以便激光本体可以稳固地设置于底座上。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的底座立体图;图1C为图1A的激光本体立体图;图2为图1B的底座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1B的底座的仰角立体图;图4为图1C的激光本体除去保护盖后的立体图;图5A为机芯的分解立体图;图5B为机芯的组合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101激光束;102激光光束面;110底座;111导引机构;120激光本体;121转移机构;122、123凸块;131金属片;210上部;211、212导槽;213底面;214、234、511、522、531螺栓;215圆形旋转孔;216磁铁;220可调支撑组;221第一支撑柱;222第二支撑柱;223第三支撑柱;224固定座;225、226螺纹;227万向头229调整轮;230下部;231、232、233孔洞;240橡胶垫;310中心标;410壳体;420机芯;510激光模块;520机芯座;521管状气泡;523套筒;524侧边;530中空马达;532贯穿孔;540菱镜组;541菱镜座;542圆盘;543菱镜;544速度检测器。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A、图1B及图1C,其中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的立体图,图1B为其底座110立体图,图1C则为其激光本体120立体图。以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100为例,其可产生如图1A中垂直于水平面的激光束101及平行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102。此外,由于此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100具有翻转功能,因而也可将平行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102翻转成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激光光束面(未绘示),且在翻转后只需微调或无须重新调整,即可确保所产生激光光束的垂直度,以利于用户使用。如图所示,此单轴旋转激光水平仪100包括底座110及激光本体120。其中,底座110具有一导引机构111(图1B),而激光本体120则具有可沿着导引机构111旋转及移动的转移机构121(图1C)。由图1B及图1C中可知,底座110的导引机构111由分别设置于底座110两侧凸缘的导槽211及212组成,而激光本体120的转移机构121则由分别对应于导槽211及212的凸块122及123组成。图中显示,导槽211及212的形状为长条形,并于邻近导槽211及212边缘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直径较导槽211及212的宽度W1为大的圆形旋转孔215,而凸块122及123的形状则为对应于圆形旋转孔215的直径的圆柱,对称切去两边使其宽度W2稍小于宽度W1而形成,以便激光本体120可以在其凸块122及123置入底座110的导槽211与212后,向下旋转九十度固定于底座110的圆形旋转孔215内。并于欲翻转激光本体120时,向上旋转九十度,然后向后滑动至导槽211与212的底部。请参考图2,其为图1B的底座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底座110包括上部210、下部230、可调支撑组220及坠落缓冲用的橡胶垫240。其中,上部210的两侧凸缘分别设置有导槽211及212,并于其底面213设置有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万向头承窝(未绘示),另外,于下部230则对应于上部210的三个万向头承窝设置有三个孔洞231、232及233。此处,孔洞232及233为盲孔,而孔洞231则为贯穿孔。可调支撑组220包含可固设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位置的孔洞231的第一支撑柱221,以及可螺设于孔洞232与233的第二支撑柱222与第三支撑柱223,且第一支撑柱221、第二支撑柱222及第三支撑柱223的顶面,分别配置有可容置于万向头承窝的万向头227。第一支撑柱221以3个螺栓214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激光光束产生装置,包括:一底座,具有一导引机构;以及一激光本体,具有沿着导引机构旋转及移动的一转移机构,以便产生可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切换的激光光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松,
申请(专利权)人:方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