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移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4454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移动系统,该车辆移动系统包括:导轨;车辆托盘,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且所述车辆托盘沿所述导轨能够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导轨底托,铺设在地面之上;和位于所述导轨底托和所述导轨之间的支撑机构,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导轨的两侧上表面高度以下空间填埋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内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底托相接的钢筋结构。通过在导轨下方铺设导轨底托,增加导轨的承重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可以省略挖掘地面的成本及时间,明显节约施工成本和缩短施工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移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导轨的车辆移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辆的普及,尤其是汽车的普及,待维修汽车数量大幅增长,例如,钣金入厂的车辆不断递增。对于中大损伤、已无法驾驶车辆的维修,车辆难以移动至下一工位,导致各工种技师频繁更换以及维修工具频繁更换等现象,同时存在作业干扰等问题,对作业时间以及作业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业界开发了一种车辆移动系统,铺设现有的车辆移动系统时,为了承载车辆的重量,必须挖掘地面并增加地面强度,此方法可能需要3个月以上的工期,在此期间内无法正常进行维修作业。可见,现有的车辆移动系统至少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移动系统及其铺设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等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车辆托盘,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且所述车辆托盘沿所述导轨能够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导轨底托,铺设在地面之上;和位于所述导轨底托和所述导轨之间的支撑机构,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导轨的两侧上表面高度以下空间填埋有混凝土,所述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车辆托盘,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且所述车辆托盘沿所述导轨能够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导轨底托,铺设在地面之上;和位于所述导轨底托和所述导轨之间的支撑机构,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导轨的两侧上表面高度以下空间填埋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内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底托相接的钢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车辆托盘,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且所述车辆托盘沿所述导轨能够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导轨底托,铺设在地面之上;和位于所述导轨底托和所述导轨之间的支撑机构,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导轨的两侧上表面高度以下空间填埋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内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底托相接的钢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底托为工字钢,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工字钢的上翼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列导轨至第四列导轨,所述车辆托盘包括用于承载车辆前轮的第一组车辆托盘和用于承载车辆后轮的第二组车辆托盘,所述第一组车辆托盘能够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列导轨和第二列导轨上,所述第二组车辆托盘能够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三列导轨和第四列导轨上,所述导轨还包括第五列导轨,所述第五列导轨与所述第四列导轨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五列导轨用于和所述第四列导轨配合承载所述车辆托盘返回至初始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车辆托盘的下表面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可滑动地嵌入所述凹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槽钢、槽形件,所述槽钢倒扣于所述槽形件中,并通过固定螺栓加以固定,所述槽形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导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达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