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江专利>正文

毽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216 阅读:361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4-05 15:28
毽子,包括底座、羽毛盘和羽毛,所述羽毛盘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羽毛盘上部安装有羽毛,所述羽毛盘包括塑料圆盘、羽毛孔,连接下凸起,所述底座包括橡胶盘、大铁片、小铁片、连接上凸起,所述羽毛盘上共有十五个羽毛孔,所述羽毛盘外圈有十个羽毛孔,内圈有五个羽毛孔,圆心处为连接下凸起,所述底座中部为橡胶盘,所述橡胶盘上安装有一个大铁片和四个小铁片,所述橡胶盘的正中央为连接上凸起,所述连接下凸起和连接上凸起配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育用品,具体为毽子
技术介绍
目前的毽子中大多比较容易掉羽毛,毽子的使用寿命较短,质量差,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开发一种新型的毽子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毽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毽子,包括底座、羽毛盘和羽毛,所述羽毛盘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羽毛盘上部安装有羽毛,所述羽毛盘包括塑料圆盘、羽毛孔,连接下凸起,所述底座包括橡胶盘、大铁片、小铁片、连接上凸起,所述羽毛盘上共有十五个羽毛孔,所述羽毛盘外圈有十个羽毛孔,内圈有五个羽毛孔,圆心处为连接下凸起,所述底座中部为橡胶盘,所述橡胶盘上安装有一个大铁片和四个小铁片,所述橡胶盘的正中央为连接上凸起,所述连接下凸起和连接上凸起配合在一起。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羽毛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图3,毽子的结构示意图、毽子的羽毛盘结构示意图、毽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毽子,包括底座、羽毛盘和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毛盘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羽毛盘上部安装有羽毛,所述羽毛盘包括塑料圆盘、羽毛孔,连接下凸起,所述底座包括橡胶盘、大铁片、小铁片、连接上凸起,所述羽毛盘上共有十五个羽毛孔,所述羽毛盘外圈有十个羽毛孔,内圈有五个羽毛孔,圆心处为连接下凸起,所述底座中部为橡胶盘,所述橡胶盘上安装有一个大铁片和四个小铁片,所述橡胶盘的正中央为连接上凸起,所述连接下凸起和连接上凸起配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毽子,包括底座、羽毛盘和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毛盘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羽毛盘上部安装有羽毛,所述羽毛盘包括塑料圆盘、羽毛孔,连接下凸起,所述底座包括橡胶盘、大铁片、小铁片、连接上凸起,所述羽毛盘上共有十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1月14日 11:09
    毽子,又称毽球,古称抛足戏具,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毽子起源于汉代,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