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装置,特别是一种非重力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在非常规包括突发应急医疗、野外战地医疗等传统重力输液不便的情况下,由于传统重力静脉输液方式占地空间大、要求较高、同时输液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特定情况下的自救或他救,例如在野外不能提供较好的重力输液场地时,会严重影响受伤人员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非重力输液装置,可以给予静脉输液所需的稳定压力和流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非重力输液装置,包括压力装置、可更换调流阀、导管、调速器、针头和液体袋,液体袋整体置于压力装置上,袋口与可更换调流阀连通。所述的压力装置中,主体板上开有滑槽,与隔板刚性连接,轧筒被置于滑槽中,两端与弹簧铰接在一起,而弹簧另一端则与主体板右下方的短轴铰接。所述的轧筒在初始位置时弹簧变形量最小,在滑槽最顶端时弹簧变形量最大。所述的可更换调流阀中,阀体内从左至右安装有三个不同的阀芯,阀芯上端依次安装有三个不同的弹簧,左边阀芯上端还安装有调节螺栓和密封盖。所述的三个不同的阀芯之间,从左至右液体进口管道与阀体之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非重力输液装置,包括压力装置(1)、可更换调流阀(2)、导管(3)、调速器(4)、针头(5)和液体袋(6),液体袋(6)固定在压力装置(1)上,袋口与可更换调流阀(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非重力输液装置,包括压力装置(I)、可更换调流阀(2)、导管(3)、调速器(4)、针头(5)和液体袋(6),液体袋(6)固定在压力装置(I)上,袋口与可更换调流阀(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非重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装置(I)中,主体板(102)上开有滑槽(101),与隔板(104)刚性连接,轧筒(103)被放置于滑槽(101)中,两端与弹簧(105)铰接在一起,而弹簧(105)另一端则与主体板(102)右下方的短轴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非重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筒(103)在初始位置时弹簧(105)变形量最小,在滑槽(101)最顶端时弹簧(105)变形量最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非重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更换调流阀(2 )中,阀体(204)内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阀芯(203 )、阀芯(202 )和阀芯(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铮,丁昌鹏,刘成杰,韦仕龙,范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