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拖把脱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137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电路及机械传动部分。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路、按键电路分别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可控硅触发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和光电传感器电路,控制电机的转速。该机械传动部分由桶体、桶把、轴承、主轴、旋转电机、旋转筒、控制按键、出水口、万向轮、凸轮空间、控制板组成;旋转电机是设在桶体内部的一个凸起空间,所述凸起空间定义为电机室,从旋转电机上端连接一根主轴,该主轴穿过电机室上端和旋转筒底部,用不锈钢垫片和螺帽把旋转筒固定在主轴上,旋转电机通过主轴带动旋转筒旋转,从而使拖把头在旋转桶内自动被甩干,同时可根据拖把的干湿程度来调节电机转速的快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通过光电感应来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断,从而使设计更趋向智能化、人性化;且桶体安装了带刹车的万向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拖把脱水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水装置,具体涉及的是由控制电路使脱水桶旋转的自动拖 把脱水桶。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拖把桶,都不带旋转装置,只是简单的的拖把挤水器,并不能自动拧干拖把;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开发了脚 踏方式驱动脱水桶旋转的装置,所述该旋转装置中要么设有弹簧装置,这种弹簧装置用脚 踏后使得脱水桶旋转,但是所属的弹簧是拉簧,一旦过拉疲劳之后,长度变长,再难恢复原 有的弹性;要么是旋转装置中设有多组齿轮传动,这种齿轮组结构给制造上增加了难度,其 脚踏的力量以向前的力量居多,这样容易推动整个桶体移动,造成桶体的不稳定,从而使 用起来很不方便;还有的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中间用传动装置带动脱水桶,达到脱水 的目的,这种装置存在传动效率低的缺点。现在控制电机的转速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① 通过改变电机线圈抽头来实现调速;②通过电机串一个带抽头的电抗器来实现调速;③变 频调速;④可控硅交流调压调速。前两种方法都存在效率低的弊端,第三种方法常用在空调 机中,其软、硬件成本都比较高,如果用在拖把脱水桶中调速中并不合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设计采用的是最后一种方法,通过单片机来控制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进而达到调节电机转速的目的,而且还设计了光电感应功能,使装置 更加人性化,更加节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快速脱水装置。本技术全自动拖把脱水桶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全自动拖把脱水桶控制 电路的电源电路、按键电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可控硅触发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和光电 传感器电路,全自动拖把脱水桶的机械传动部分主要包括桶体、桶把、轴承、主轴、旋转电 机、旋转筒、控制按键、出水口、万向轮组成。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与时钟电路及复位电路的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AT89C5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动拖把脱水桶的桶体安装了万向轮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动拖把脱水桶的桶体采用铝塑板制造本技术全自动拖把脱水桶的控制电路,采用单片机控制电机的转速,便于调 节,从而给人们带来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控制电路结构方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机械传动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机械传动俯视图;图1中,电源电路1、单片机2、时钟电路3、复位电路4、可控硅触发电路5、过零检 测电路6、光电传感器电路7、按键电路8。图3中,桶体1、桶把2、轴承3、主轴4、旋转电机5、旋转筒6、控制按键7、出水口 8、万向轮9、凸轮空间10、控制板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脱水桶的控制电路,该电路的电源电路1、按键电路8分别 连接单片机2,单片机2连接可控硅触发电路5,过零检测电路6和光电传感器电路7,所 述的单片机2与时钟电路3及复位电路4连接。如图2所示,电源电路由220v经过变压器Tl降压后得到12v的交流电,经桥式 整流电路BGl整流,经电容Cl滤波后。由Ul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稳压后,经C2滤波得到 +5v电压。单片机2最小系统是由单片机(AT89C51)及外围电路组成。其中VCC (第40脚) 与GND (第20脚)组成供电电路;其主要目的是给单片机最小系统提供电源,一般可用5V 直流电进行供电。时钟电路由电容C4、C5和晶振Yl组成;单片机片内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 器的高正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l和XTAL2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在它们 两端接晶振构成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外接的晶振通常安装两个20pF的电容就能保证振荡 器稳定和可靠工作的同时,对频率起微调作用。复位电路4由C6、R2、S1组成。复位电路4 可使CPU和系统中其它部件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在这个状态开始运行。单片机2的PO 口用排阻R15连接到VCC。如P00-P07,这些口是用来外接按键,通 过编程来实现各种所需要的功能。按键电路8由S2组成。单片机2的PO. O通过按键分别接地。当对应按键按下 时,引脚出现低电平。可控硅触发电路5由光耦ICl (M0C3021)、双向可控硅Q2 (BT136)组成,5V电源 通过电阻Rl接光耦ICl的I脚,ICl的2脚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 电阻R5接到单片机2的P3. 5端口,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ICl的4脚接双向可控硅Q2 的控制极,ICl的6脚通过电阻R3、R4接双向可控硅Q2的Tl极,同时电阻R3通过电容C3 接到可控硅Q2的T2极,220v交流电的相线接到可控硅Q2的Tl极,零线接到电机的一端, 电机的另一端接到可控硅Q2的T2极。过零检测电路由比较器IC2 (LM393A)组成,220v的交流电经变压器T2降压后得 到6v的交流电,然后经过电容CS、电阻R7、电阻R8、电阻R9接到IC2的2脚,二极管 Dl的阳极通过电阻R12接到IC2的3脚,同时又通过电阻R13接到IC2的I脚,IC2的第8 脚和电源5V相接,4脚与地相接,IC2的2脚通过电阻R10、电阻R14接到IC2的I脚,IC2 的3脚通过电阻R11、电阻R14接到IC2的I脚,IC2的I脚和单片机2的P3. 2 口相接。系统原理变压器将220V交流变压到6V,然后通过由LM393A比较器组成的电压过零检测电路测出过零点。当正弦电压从正值经过零点变为负值时,比较电路将输出一个下降沿,送至单片机2的P3. 2脚,单片机对输出的下降沿产生响应。单片机响应用户参数的设置,在单片机P3. 5 口输出一个高电平,三极管Ql导通,给光稱ICl的2脚送入一个低电平,使光率禹 ICl导通,同时触发双向可控硅Q2,使工作电路导通工作。系统软件设计本设计的软件主要分成光电检测、键盘检测打开电源开关后,系统将自动检测拖把是否放入洗涤桶内,一旦放入,光电传感器输出低电平,进入调速模式,此时用户根据拖把的干湿程度选择调速模式,一旦按键按下, 系统采用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方式,由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的通断,通过改变每个控制周期内(设控制周期=Is)可控硅导通和关断交流完整全波(或半波)信号的个数来调节负载的功率,进而达到调速的目的。由于INTO信号反应工频电压过零时刻,因此只要在外中断 O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下述功能,就可以按照控制处理得到的控制量的要求,实现可控硅的过零控制。外中断O的中断服务程序具体实现的功能是(I)中断时,完成控制门的开启与关闭。即单片机AT89C51的P3. 2端口输出“置 I”或“复O”。(2)利用中断服务次数,对控制量n(n为 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可控硅导通的正弦波个数)进行计数和判断。每中断一次,对η进行减一计数。如η不等于O;保持控制电平为 “ I ”,继续打开控制门。如η=0;则使控制电平复位为“O”,关闭控制门,使可控硅过零触发脉冲不再通过,从而达到按控制量控制的效果。机械传动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全自动拖把脱水桶的机械传动部分由桶体1、桶把2、轴承3、主轴4、 旋转电机5、旋转筒6、控制按键7、出水口 8、万向轮9、凸轮空间10、控制板11组成,旋转电机5是设在桶体I内部的一个凸起空间10内部;所述该凸起空间定义为电机室,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拖把脱水桶,其特征在于:全自动拖把脱水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路、按键电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可控硅触发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和光电传感器电路,全自动拖把脱水桶的机械传动部分主要包括桶体、桶把、轴承、主轴、旋转电机、旋转筒、控制按键、出水口、万向轮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拖把脱水桶,其特征在于全自动拖把脱水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路、按键电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可控硅触发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和光电传感器电路,全自动拖把脱水桶的机械传动部分主要包括桶体、桶把、轴承、主轴、旋转电机、旋转筒、控制按键、出水口、万向轮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梦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