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3723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下采样,并对下采样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信息分析;S2: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分析的结果对数据进行编码;S3:建立编码端和解码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通道;S4:编码端向解码端传输编码后的数据,解码端对数据进行解码,根据解码后数据的对误生成解码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连接通道反馈给编码端;S5:编码端通过接收的所述解码信息调整编码的方式。所述系统包括:采样分析模块、编码模块、连接建立模块以及解码及反馈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解决了在一个视频序列中有一个图像出错,那后面的数据就都会出错,而且错误会不断扩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网络的多媒体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第三代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逐步建立,无线网络上传输以视频信息为主的多媒体数据服务得到迅猛发展,人们渴望在无线通道上开发和使用多媒体,原因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便捷的操作。但是由于无线信道的带宽资源有限,且存在信道状况不稳定造成高的误码和网络拥塞问题,给重建视频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前,无线移动通讯网络带宽不仅需要处理语音信息,还需要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其中,语音和视频通讯是无线的基本业务之一。然而无线信道视频传输主要面临两点网络拥塞和不可靠传输。对此,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方案。在网络拥塞控制方面,采用管理路由器中的缓存队列, 处理方式包括有被动队列管理,主动队列管理等。在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控制方面,已有许多方案,其中大多数是根据信道和网络状态来动态调整信源和通道的编码。然而,上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对拥塞控制,没有考虑信源特性而进行数据包的丢弃;对于信源编码,没有考虑数据包的丢失是因为拥塞引起的,还有误码引起的。目前,基于无线的视频传输上还普遍面临着视频图像模糊、马赛克、视频播放很不连续、视频播放延时、视频数据量大、视频丢失等诸多困难,这些缺陷都对视频编码和容错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采用的都是H264自身的一些容错机制,但是如果出现了错误依然会造成出现马赛克或者图像出错的问题,尤其是当出现错误后错误会不断扩散的问题。 由于无线信道存在着带宽波动、误码和丢包等缺点,会造成在解码端出现马赛克或者图像出错的现象,如果在一个视频序列中有一个图像出错,那后面的数据就都会出错, 而且错误会不断地扩大的问题。现在对于网络上传输视频出现带宽波动、误码和丢包等缺点一般都没有做容错处理。如果做了也仅仅是在解码端做一些错误补偿的处理,使当前的图像能得到完整的展现。但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错误扩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在一个视频序列中有一个图像出错,那后面的数据就都会出错,而且错误会不断扩大的问题。(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下采样,并对下采样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信息分析;S2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分析的结果对数据进行编码;S3 :建立编码端和解码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通道;S4:编码端向解码端传输编码后的数据,解码端对数据进行解码,根据解码后数据的对误生成解码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连接通道反馈给编码端;S5 :编码端通过接收的所述解码信息调整编码的方式。优选地,所述步骤SI中对下采样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信息分析的具体步骤包括Sll :对数据下采样后得到的视频图像分别作网格划分,得到分割后的子图像;S12 :对所述子图像提取haar特征;S13 :若处理的图像为第一幅图像,则转到步骤Sll ;若处理的图像为第二幅及其以后的图像,则转到步骤S14;S14 :计算连续两巾贞视频图像的相似度;S15:对连续两帧视频图像进行判别,若连续两帧视频图像的相似度差别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所述连续两帧图像中的后一帧图像发生了场景切换。优选地,所述步骤S14中计算连续两帧视频图像的相似度采用下面的公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下采样,并对下采样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信息分析;S2: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分析的结果对数据进行编码;S3:建立编码端和解码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通道;S4:编码端向解码端传输编码后的数据,解码端对数据进行解码,根据解码后数据的对误生成解码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连接通道反馈给编码端;S5:编码端通过接收的所述解码信息调整编码的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下采样,并对下采样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信息分析;52: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分析的结果对数据进行编码;53:建立编码端和解码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通道;S4:编码端向解码端传输编码后的数据,解码端对数据进行解码,根据解码后数据的对误生成解码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连接通道反馈给编码端;S5 :编码端通过接收的所述解码信息调整编码的方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 中对下采样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信息分析的具体步骤包括511:对数据下采样后得到的视频图像分别作网格划分,得到分割后的子图像;512:对所述子图像提取haar特征;S13:若处理的图像为第一幅图像,则转到步骤Sll ;若处理的图像为第二幅及其以后的图像,则转到步骤S14;514:计算连续两帧视频图像的相似度;515:对连续两帧视频图像进行判别,若连续两帧视频图像的相似度差别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所述连续两帧图像中的后一帧图像发生了场景切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 中计算连续两帧视频图像的相似度采用下面的公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 具体为如果判定当前帧图像与前一帧图像相比发生了场景切换,则对这帧图像采用I帧来编码,重新计算后面每帧的比特大小;如果判定当前帧图像与前一帧图像相比没有发生场景切换,则对这帧图像按照正常的顺序来编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判定当前帧图像与前一帧图像相比发生了场景切换,则在当前帧图像与下一帧图像之间插入运动矢量和残差都为O的帧,并对下一帧图像重新计算码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的视频压缩容错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解码端对数据进行解码时还在解码过程中检测该码流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炳珠魏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