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机的多方通话召集方法,其步骤包括:读取并记录用户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形成第一队列,发起多方通话;建立第一队列中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通过Socket接收数据后解析为AT指令发送至modem并等待响应;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返回通话连接成功的AT应答,则合并该通话至多方通话,若未返回AT应答或者返回通话连接失败的AT应答,则切断该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顺次记录该联系人号码至一第二队列;返回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当第一队列为空,显示第二队列的联系人号码。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快速的召集三方通话,而且减少了繁琐的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企业经营已迈向全球化的趋势,分支机构各地林立,商务会议是不可缺少的活动,电话会议应运而生,许多网络或电信运营商提供语音电话会议服务,多人可以同时相互通信。现在大部分使用的多方电话会议系统是基于Web预约或者电话预约,但是要求与会者有一部固定电话以便参与或者召集会议,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多方电话会议召集方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对于召集或者参与多方电话会议的用户来说,在需要参与会议的时候并不能保证身边会有一部固定电话。更多的情况是希望可以随时随地召开多 方电话会议。利用手机召开电话会议则能达到此效果,由于手机的普遍,可随身携带,相对复杂的电话会议系统来说,成本低且召集会议更为方便。目前,利用手机召集电话会议时,用户需要先拨打一路电话,接通后再继续拨打另一路通话,第二路拨号接通后才能合并组成电话会议。当组成电话会议的电话比较多的时候,操作就会十分繁琐,用户需要接通电话,合并电话组成电话会议,再输入号码拨号,再合并,如此反复,而且先接通电话的用户需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快速的召集基于手机的三方通话,减少繁琐的操作,提闻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其步骤包括 a、读取并记录用户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所述联系人号码形成第一队列,发起多方通话; b、所述手机操作系统的RILD框架建立第一队列中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通过Socket接收数据后解析为AT指令发送至modem并等待响应; C、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返回通话连接成功的AT应答,则合并该通话至多方通话,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 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未返回AT应答或者返回通话连接失败的AT应答,则切断该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顺次记录该联系人号码至一第二队列,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 d、当第一队列为空,显示第二队列的联系人号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对该第二队列继续发起通话; 用户选择对该第二队列继续发起通话;对该第二队列的联系人号码的AT指令,若返回通话连接成功的AT应答,则合并该通话至步骤b中第一队列的多方通话。所述步骤a读取并记录用户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是指读取并记录用户从手机联系人数据库中选取的联系人所对应的联系人号码,或者读取并记录用户直接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RILD框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专利技术用户能够直接选取或者输入多个联系人号码后一次性拨出呼叫,手机自动将拨号分流,所有联系人号码形成一个队列,系统有序的将拨号指令发出去,顺次呼叫联系人,当接通后能够立刻组成电话会议,而且记录未接通拨号的与会者以便进行下一轮群拨。通过本专利技术,用户能够随时随 地快速的召集基于手机的电话会议,而且减少了繁琐的操作,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手机的多方通话召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其步骤包括 a、读取并记录用户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所述联系人号码形成第一队列,发起多方通话; b、所述手机操作系统的RILD框架建立第一队列中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通过Socket接收数据后解析为AT指令发送至modem并等待响应; C、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返回通话连接成功的AT应答,则合并该通话至多方通话,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 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未返回AT应答或者返回通话连接失败的AT应答,则切断该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顺次记录该联系人号码至一第二队列,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 d、当第一队列为空,显示第二队列的联系人号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对该第二队列继续发起通话; 用户选择对该第二队列继续发起通话; 对该第二队列的联系人号码的AT指令,若返回通话连接成功的AT应答,则合并该通话至步骤b中第一队列的多方通话。所述步骤a读取并记录用户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是指读取并记录用户从手机联系人数据库中选取的联系人所对应的联系人号码,或者读取并记录用户直接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RILD框架。但是,本方法在Android操作系统以外的其他操作系统的简单套用应属于技术方案的简单替换,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Android系统的RIL位于应用程序框架与内核之间,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RILD,它负责Socket与应用程序框架进行通信。RILD作为一个管理框架,在该框架下建立侦听Socket,等待客户端的连接,然后从该连接上读取RIL-Java传递来的命令并转化成AT指令发送到modem,并等待modem的回应,然后将结果通过Socket传回到Ril-Java层。Socket非常类似于电话插座。电话的通话双方相当于相互通信的两个进程,区内一个单位的交换机相当于一台主机,主机分配给每个用户的局内号码相当于Socket号。任何用户在通话之前,首先要占有一部电话机,相当于申请一个Socket ;同时要知道对方的号码,相当于对方有一个固定的Socket。然后向对方拨号呼叫,相当于发出连接请求。对方假如在场并空闲(相当于通信的另一主机开机且可以接受连接请求),拿起电话话筒,双方就可以正式通话,相当于Socket连接成功。双方通话的过程,是一方向电话机发出信号和对方从电话机接收信号的过程,相当于向Socket发送数据和从Socket接收数据。通话结束后,一方挂起电话机相当于关闭Socket,撤消连接。Socket实质上提供了进程通信的端 点。进程通信之前,双方首先必须各自创建一个端点,否则是没有办法建立联系并相互通信的。一个完整的Socket有一个本地唯一的Socket号,由操作系统分配。AT指令是调制解调器命令语言,AT即Attention,AT指令集是从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 TE)或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 DTE)向终端适配器(Terminal Adapter,TA)或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ata Circuit Terminal Equipment,DCE)发送的。通过TA,TE发送AT指令来控制移动台的功能,与GSM网络业务进行交互。用户可以通过AT指令进行呼叫、短信、电话本、数据业务、传真等方面的控制。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要选择三方通话功能,在拨号盘输入或者在联系人数据库选择要组成三方通话的电话号码,按下拨号键后,所有拨出的号码形成一个队列,一路一路有序的将拨号指令发出去。所谓队列,是数据结构的一种思想,具有先进先出特性,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进行插入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手机的多方通话召集方法,其步骤包括:a、读取并记录用户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所述联系人号码形成第一队列,发起多方通话;b、所述手机操作系统的RILD框架建立第一队列中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通过Socket接收数据后解析为AT指令发送至modem并等待响应;c、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返回通话连接成功的AT应答,则合并该通话至多方通话,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未返回AT应答或者返回通话连接失败的AT应答,则切断该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顺次记录该联系人号码至一第二队列,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d、当第一队列为空,显示第二队列的联系人号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机的多方通话召集方法,其步骤包括 a、读取并记录用户输入的两个以上联系人号码,所述联系人号码形成第一队列,发起多方通话; b、所述手机操作系统的RILD框架建立第一队列中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通过Socket接收数据后解析为AT指令发送至modem并等待响应; C、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返回通话连接成功的AT应答,则合并该通话至多方通话,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 在设定的时间阀值内,若未返回AT应答或者返回通话连接失败的AT应答,则切断该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顺次记录该联系人号码至一第二队列,并返回步骤b建立第一队列中下一联系人号码的Socket连接; d、当第一队列为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