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502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包括底盒、上盖以及两者之间的防水圈,底盒内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端子、三角卡簧及二极管。端子与安装板连接的第一主体平面垂直于安装板的底面,安装板的底面与底盒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安装板下方的底盒底面上开有对流腔,对流腔边缘开有散热槽,散热槽的另一端连接回流孔,回流孔相对于散热槽的另一侧固定有挡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端子与安装板垂直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避免了热量快速传导到安装板上;通过在底盒上开设对流腔,使底盒底面与安装板形成台阶差,并通过底盒上加工的散热槽、回流孔、挡条使热量回流至光伏接线盒内,形成空气对流,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110259776.1的中国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光伏接线盒连接端子的安装结构。该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在于,其中的端子的安装面与安装板底面紧密接触,将端子的热量迅速传导到安装板上,且安装板底面与光伏接线盒底面也紧密贴合,更将热量迅速传导到盒体上,因此难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不但便于自动化装配和维护,也有利于空气对流,散热降温,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包括相互盖合的底盒和上盖以及两者之间的防水圈,所述底盒内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多个端子、三角卡簧及二极管;所述三角卡簧安装于各个端子上,所述二极管安装于相邻端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与安装板连接的第一主体平面垂直于安装板的底面;所述端子的第二主体平面与底面平行;所述端子的第三主体平面与底面垂直;所述第二主体平面置于底面和上盖之间的中部区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当所述安装板装配于底盒内后,安装板的底面与底盒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安装板下方的底盒底面上开有对流腔。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盒底面上于对流腔边缘开有连接对流腔的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另一端连接开设于底盒底面上的回流孔,所述回流孔相对于散热槽的另一侧固定有凸出底盒底面的挡条。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子的第一主体平面上设有向外侧倾斜的卡块,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垂直于安装板底面的卡钩;当端子与安装板装配时,所述卡块与卡钩相配合,第一主体平面与卡钩不接触。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板边沿设有向外侧倾斜的卡块,所述底盒上设有垂直于底盒底面的卡钩;当安装板与底盒装配时,所述卡块与卡钩相配合,卡块与卡钩的配合面互不平行。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盖内表面中部向内凹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端子与安装板的平面接触改为垂直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避免了热量快速传导到安装板上;通过在底盒上开设对流腔,使底盒底面与安装板直接形成台阶高度差,并通过底盒上加工的散热槽、回流孔、挡条使热量回流至光伏接线盒内,形成空气对流,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上盖内表面中部向内凹陷的设计有效增大了光伏接线盒内部空间,也有利于散热性能的提高。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装配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端子的结构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板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底盒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上盖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相互盖合的底盒3和上盖2,底盒3和上盖2之间安装有防水圈I。底盒3内部固定有一块安装板4,该安装板4上固定有多个不同形状的端子5,多个三角卡簧6及多个二极管7。如图2所示,安装方式为每个端子5上安装一个三角卡簧6,相邻的两个端子5之间安装一个二极管7。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光伏接线盒底部的结构图。在实际使用中,光伏接线盒的底部是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安装的部位,因此散热的设计十分重要。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安装板4装配于底盒3内部后,安装板4的底面4a与底盒3的底面3a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且安装板4下方的底盒3底面3a上开有对流腔3b。这样使光伏接线盒的底盒3底部与安装板4形成高度差,避免了安装板4上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底盒3上,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对流腔3b边缘开设连接对流腔3b的多个散热槽3c,散热槽3c的另一端连接开设于底盒3底面3a上的回流孔3d,回流孔3d相对于散热槽3c的另一侧固定有凸出底盒3底面3a的挡条3e。这样的结构使得热量在从光伏接线盒内部从对流腔3b传导到底盒3底部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连接安装面后,又能经散热槽3c,在挡条3e的阻挡下,经回流孔3d回到光伏接线盒内部,形成循环,有利于散热性能的提高。图4示出了其中一个端子5的形状,端子5具有一个用于与安装板4固定的第一主体平面5a。结合图2、图5可知,装配时,端子5的第一主体平面5a垂直于安装板4的底面4a。而端子5的第二主体平面5b与底面4a平行,第三主体平面5c与底面4a垂直。这种端子5的第一主体平面5a与安装板4的底面4a垂直接触的设计,减小了两者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端子5上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安装板4上。第二主体平面5b离安装板4底面4a较远的话,有利于散热;但第二主体平面5b离上盖2很近的话,又会损伤上盖2。因此考虑到约定空间的热平衡,本专利技术将第二主体平面5b定位于底面4a和上盖2之间的中部区域。这里给出一种端子5与安装板4的连接方式,结合图4、图5可知,端子5的第一主体平面5a上设有向外侧倾斜的卡块5d,安装板4上设有垂直于安装板4底面4a的卡钩4bο参考图2,当端子5与安装板4装配时,卡块5d与卡钩4b相配合。第一主体平面5a与卡钩4b不接触,也有利于散热性能的提闻。进一步的,给出一种安装板4与底盒3的连接方式。结合图5、图6可知,安装板4的边沿设有向外侧倾斜的卡块4c,底盒3上设有垂直于底盒3底面3a的卡钩3b。参考图2,当安装板4与底盒3装配时,卡块4c与卡钩3b相配合,卡块4c与卡钩3b的配合面互不平行。如图7所示,上盖2内表面中部向内形成凹陷2a,有效增大了光伏接线盒内部空间,也有利于散热性能的提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 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包括相互盖合的底盒(3)和上盖(2)以及两者之间的防水圈(1),所述底盒(3)内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有多个端子(5)、三角卡簧(6)及二极管(7);所述三角卡簧(6)安装于各个端子(5)上,所述二极管(7)安装于相邻端子(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5)与安装板(4)连接的第一主体平面(5a)垂直于安装板(4)的底面(4a);所述端子(5)的第二主体平面(5b)与底面(4a)平行;所述端子(5)的第三主体平面(5c)与底面(4a)垂直;所述第二主体平面(5b)置于底面(4a)和上盖(2)之间的中部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包括相互盖合的底盒(3)和上盖(2)以及两者之间的防水圈(1),所述底盒(3)内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有多个端子(5)、三角卡簧(6)及二极管(7);所述三角卡簧(6)安装于各个端子(5)上,所述二极管(7)安装于相邻端子(5)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5)与安装板(4)连接的第一主体平面(5a)垂直于安装板(4)的底面(4a);所述端子(5)的第二主体平面(5b)与底面(4a)平行;所述端子(5)的第三主体平面(5c)与底面(4a)垂直;所述第二主体平面(5b)置于底面(4a)和上盖(2)之间的中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板(4)装配于底盒(3)内后,安装板(4)的底面(4a)与底盒(3)的底面(3a)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安装板(4 )下方的底盒(3 )底面(3a)上开有对流腔(3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3)底面(3a)上于对流腔(3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祁军李艳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