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流图与多处理器硬件平台的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上,信号处理领域的开发专业性强,通用性差,周期长。模块化的开发思想促使对信号处理流程进行模块化的划分,以得到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整个信号处理流程图形化的开发,即通过简单的拖拉模块和连线来搭建信号处理流程,这样就能实现模块的重用,即模块的功能代码只需要开发一次,从而彻底将软件开发人员从繁重的代码编写任务中解放出来。一方面,要想实现图形化的开发,必须要提供模块的图形化接口,只有将该接口的信息保存下来才可实现模块的重用。定义接口信息也就是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进行建模,如何实现该任务是第一个难关。另一方面,信号流图中的模块需要加载到硬件平台上运行,因此必须要对硬件平台进行建模与描述,而且还要指定模块加载到硬件资源中哪个处理器上。如何对硬件资源建模,以及如何实现流图中模块到硬件资源的映射成为第二个难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两个难关,提出了。目的在于分别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与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并完成映射关系的建模,为后续信号处理流图的软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与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是一种将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映射到多处理硬件平台上的建模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建模,具体步骤为:步骤1.1: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模块系统的属性系统建模,将模块化后的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模块的“模块名称”、“输入端口数”、“输出端口数”、模块中心位置的“横向坐标”、?模块中心位置的“纵向坐标”、“模块全局ID号”依次赋值,步骤1.2: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模块系统的端口系统建模,将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端口的“端口名称”、“端口方向”、“数据类型”、“端口局部ID号”、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与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是一种将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映射到多处理硬件平台上的建模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建模,具体步骤为步骤1.1: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模块系统的属性系统建模,将模块化后的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模块的“模块名称”、“输入端口数”、“输出端口数”、模块中心位置的 “横向坐标”、模块中心位置的“纵向坐标”、“模块全局ID号”依次赋值,步骤1. 2 :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模块系统的端口系统建模,将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端口的“端口名称”、“端口方向”、“数据类型”、“端口局部ID号”、端口系统唯一的 “端口全局ID号”依次赋值,步骤1. 3 :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数据流系统建模,将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有向箭头连接的源模块与目的模块的“模块名称”、“模块全局ID号”依据步骤1.1的赋值进行赋值,将每个有向箭头连接的源端口与目的端口的“端口名称”、“端口全局ID号”依据步骤1. 2的赋值进行赋值,将每个有向箭头的“箭头名称”、“段坐标1”、“段坐标3”、“箭头全局ID号”、“数据类型”、“数据大小”依次赋值,步骤1. 4 :检查模块、端口、箭头的全局ID号是否有冲突,若有冲突,则修正冲突的ID号,返回步骤1. 4,若无冲突,则执行步骤2,步骤2 :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具体步骤为步骤2.1 :对多处理器硬件平台的结点内系统的处理器系统建模,依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俊,孙培林,李宁,汤小为,韦文,杜劲松,毕欣,余吉,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