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和图标排列显示方法,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对于所述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处理模块,用于将预先选择的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最常用的应用图标放置在最易操作区域内,方便了用户操作,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和终端的屏幕尺寸不断的增加,桌面内能显示的应用图标也变得相对较多,但是图标的排列不当反而让用户在点击使用应用图标时移动距离较长,很多场景下使用相对费力。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方案是将一些比较常用的应用图标(例如通话、短信、浏览器等应用图标)设置在桌面的底部或顶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出将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图标放置在用户的视觉中心位置,并从中心位置依次向外设置。这两个方案都是将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图标集中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区域,不同的是方案一将这个固定的区域设置在桌面的底部或顶部;方案二则将这个固定的区域设置在用户的视觉中心位置。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是将最常用的应用图标固定的放置在屏幕某区域。但是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不同用户手的大小并不一样,使用手机的方式不同,他们拿着手机时手指的最易操作区域也各不相同。尤其在屏幕较大时,即便用户能够轻易的找到这个应用图标,但是如果其图标并不在他手指的最易操作区域内,用户想要点击应用图标时还是需要很费力的去伸长手指或是变换拿握手机的方式。这样就导致一些用户在使用大屏幕手机终端时需要自己将桌面的图标进行调整,将那些自己最常用的图标一个个拖到最易操作的区域。综上,现有技术的图标排列技术并未考虑用户个体差异,不能够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自动设置图标的位置,导致用户使用不便。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够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自动设置应用图标的位置导致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对于所述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处理模块,用于将预先选择的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其中,所述统计模块包括触控操作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对于所述触控屏的触控操作频率;操作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触控操作频率将所述触控屏划分为多个操作区域,并确定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其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图标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待设置的图标并通知所述处理模块,其中选择的方式包括手动设置或者根据图标的使用频率自动进行设置。其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移动终端的位置与操作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控操作频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操作区域;图标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大小,并按照预设的图标的排列显示的优先级顺序对应设置所述图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桌面图标排列显示方法,包括统计对于移动终端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将预先选择的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其中,所述统计对于移动终端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的步骤,包括统计对于所述触控屏的触控操作频率;根据触控操作频率将所述触控屏划分为多个操作区域,并确定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其中,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选择设置待设置的图标,其中选择的方式包括手动设置或者根据图标的使用频率自动进行设置。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建立手持移动终端的位置与操作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触控操作频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操作区域;根据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大小,并按照预设的图标的排列显示的优先级顺序对应设置所述图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通过统计用户在一段时间使用过程中的触控操作出现在某屏幕区域内的频率从而确定该用户的最易操作区域,并将最常用的应用图标放置在最易操作区域内,方便了用户操作,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桌面图标排列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桌面图标排列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思想在于,统计对于移动终端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将预先选择的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由此实现了将最常用的应用图标放置在用户最易操作的区域内,方便了用户操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AD)、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终端设备。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统计模块10和处理模块20,下面详细描述上述各模块的结构和功能。统计模块10用于统计对于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由于每个人使用手机的习惯不同,操作触控屏的习惯位置也不尽相同。统计模块10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触控屏接收到的手指或触控笔的触控操作的次数,从而确定用户习惯操作的区域,该操作区域是用户手指最容易点击到的位置。对于该用户来说,这个区域为该用户的“最易操作区域”。此处所说的触控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滑动换屏、滑动查看列表、滑动浏览网页、滑动或点击看电子书等操作。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大部分习惯性的触控操作都应处于这个最易操作区域范围内。另外,上述的统计时间可以是系统默认的时间或者由用户自行设置,本专利技术不进行限制。参考图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10进一步包括触控操作统计模块110和操作区域确定模块120。其中,触控操作统计模块110用于对于触控屏的触控操作频率。操作区域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触控操作频率将触控屏划分为多个操作区域,并确定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具体来说,通过统计一段时间的用户触控操作后,由于用户在触控屏不同的位置操作频率是不同的,根据触控操作频率(密度)将触控屏划分为多个操作区域,确定其中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最易操作区域),并通知处理模块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10可以首先按照预定规则将触控屏划分为多个操作区域,然后分别统计每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确定其中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并通知处理模块20。例如,将触控屏能够放置图标的有效操作区域划分为多个操作区域,可以划分2个、4个、6个或8个等多个操作区域。一般情况下,划分的操作区域大小一致。操作区域划分之后,统计每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这样,就能够得出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而该区域也就是用户使用手机最舒服的操作区域(最易操作区域)。继续参考图1,处理模块20与统计模块10相耦接,用于将预先选择的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图标是表示手机各项功能或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将预先选定的常用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最易操作区域)内,也就是将最常用的应用图标放置在用户手指最容易点击到的位置,方便了用户操作,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参考图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图标选择模块30,用于选择待设置的图标,并将选择结果通知处理模块20。其中选择的方式包括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对于所述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处理模块,用于将预先选择的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对于所述触控屏的多个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 处理模块,用于将预先选择的图标设置在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包括 触控操作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对于所述触控屏的触控操作频率; 操作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触控操作频率将所述触控屏划分为多个操作区域,并确定触控操作频率最高的操作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标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待设置的图标并通知所述处理模块,其中选择的方式包括手动设置或者根据图标的使用频率自动进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移动终端的位置与操作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控操作频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操作区域; 图标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操作区域的触控操作频率大小,并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