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输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监测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3202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监测的方法及系统,采用了实时监测水下地形、地貌、流速流场等相关信息,并通过无线公网传输给远程监控中心进行存储和网络共享,解决了现有的传输形式和过程均不能满足测量情况、水下地形地貌实时传输要求以及不能实现现场和会商中心测量数据和监控画面的同步的问题。不仅充分发挥了无线公网机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实现及时、准确、快速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现场监测信息,突出了水文机动应急监测的时效性,而且远程信息传输便于水文应急的远程指挥。并能够实现监测的水文信息的资源共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应急监测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通过无线传输水下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河道监测可通过一定的传输方式把陆地GPS数据点同时备份到中心数据库,或是通过摄像捕捉现场视频图象通过网络传输到会商中心。而水下数据是靠仪器现场测量、后期整理、并通过网络传输或纸介质汇报形式到会商中心。现有监控大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在各河道安装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和河道水位遥测设备,在监控中心安装远程监控系统,主干传输网络选用WLAN无线视频监控技术,该系统以高效率图像的压缩算法为手段,以Wifi无线传输作为数据传输方式,通过现场终端和监控中心的信息交互,实现对远程作业现场的有效实时图像监控; 其二、以3G网络和电信运营商的“监控平台”为基础,实现防汛应急抗旱工程现场视频图像传输、现场监控、现场语音通话、现场指挥。可见,目前传输系统的建设都是建设在摄像头视频图象语音的传输,网络架构多种形式,投入较大,一般要几十万或上百万元。而对于测量行业尤其是河道监测范畴,仅仅是局限于水面人肉眼能看得见的物体的监测,对于水下物体地形、地貌监测测量的监控尚未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无线传输水下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实时监测水下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并对监测到的所述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预处理;B、对经过预处理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分屏显示;C、将预处理过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存储;D、所述远程监控中心对经过预处理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网络共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无线传输水下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A、实时监测水下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并对监测到的所述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预处理;B、对经过预处理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分屏显示;C、将预处理过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存储;D、所述远程监控中心对经过预处理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网络共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传输水下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对监测到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去噪以及压缩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传输水下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还包括B1、所述远程监控中心对经过预处理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时绘制水下的地形地貌变化图以及流速流场变化图;B2、将预处理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流速流场信息、地形地貌变化图以及流速流场变化图分别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传输水下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B3、当监测的地形信息、地貌信息以及流速流场信息中的各数据超过设定的安全阀值时,发出报警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传输水下地形地貌流场流态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B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印钟永李远青刘幼萍郭志强向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