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中的水体污染评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污染物风险评价建立在以实验室模拟条件下,以受污染水体对模式生物或土著生物在急性或慢性毒性试验为依据,综合反映实际环境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危害。相对于现场监测,具有快速诊断、易于控制的特点。风险评价内容包括4个组成部分,即暴露评价、受体分析、危害评价和风险表征 I)暴露评价是对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进入环境到被生物吸收,以及对生态受体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的评价。2)受体分析要确定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代表受体,代表受体可以是某种生物个体、某种生物种群或某个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或者是生境如栖息地、水源、食物等。还要确定评价的終点,即用什么指标反映有害物质对生态系统作用的效应。3)危害评价是生物毒性评价概念的拓展,对生物个体来说,危害评价就是毒性评价。危害评价要研究污染物的作用于受体响应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危害评价结果会提出某种控制指标或阀值。4)风险表征是估算各种暴露条件下对受体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的过程,包括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的处理。风险表征把暴露评价、危害评价、受体分析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高含沙量的河水中毒害污染物风险确定的方法,其步骤为:A)?采样,对河水进行采样;B)?选择生物,待步骤A)?中的水样澄清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其中生物种类和个数,从优势种群中选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各一种;C)?培养,将步骤B)?中选择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D)?测试含沙量,将步骤A)?中的水样稀释成不同比例,用步骤C)?中的生物评价其毒性,计算对步骤C)?中的生物的最大无抑制含沙量X;E)?毒性暴露,用步骤C)?中培养生物的生物培养液将步骤A)?中的水样稀释至含沙量X,用稀释后的水样配制分别含有不同浓度污染物的暴露溶液,测试步骤C)?中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高含沙量的河水中毒害污染物风险确定的方法,其步骤为A)采样,对河水进行采样;B)选择生物,待步骤A)中的水样澄清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其中生物种类和个数,从优势种群中选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各一种;C)培养,将步骤B)中选择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D)测试含沙量,将步骤A)中的水样稀释成不同比例,用步骤C)中的生物评价其毒性,计算对步骤C)中的生物的最大无抑制含沙量X ;E)毒性暴露,用步骤C)中培养生物的生物培养液将步骤A)中的水样稀释至含沙量 X,用稀释后的水样配制分别含有不同浓度污染物的暴露溶液,测试步骤C)中的生物在含沙量X时能承受的污染物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高含沙量的河水中毒害污染物风险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选择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岩,孙曙光,刘林,尹颖,阮晓红,王晓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