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006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水中心,包括恒温混水阀(1)、冷水管(2)、热水管(3)、混合水管(4)和动力泵;所述恒温混水阀(1)设有冷水进口(11)、热水进口(12)和混合水出口(13),所述冷水管(2)与冷水进口(11)连通,所述热水管(3)与所述热水进口(12)连通,所述混合水管(4)与所述混合水出口(13)连通;所述混合水出口(13)与所述混合水管(4)之间进一步设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为磁力泵(5)。该混水中心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混水中心体积小,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提高使用寿命,超静音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混水中心
技术介绍
地暖与散热器共存的系统中或是散热器采暖改造成地板采暖,地暖与散热器要求的供水温度不一致,地板采暖系统热水应在50°C左右;而散热器采暖系统中的热水一般在80°C左右,一般地板采暖都使用塑料管及PPR复合材料管材,虽然可以耐80°C以上高温水,但在使用寿命方面肯定不如水温60°C以下运行寿命长;由于铜管接头与管材的膨胀及收缩系数不同,无恒温供暖,接头处滴漏问题屡见不鲜,影响了地板采暖推广,并且易造成用户财产损失。为维护地暖管材的使用寿命,满足地面低温采暖的实际需要,这就必须对集中供热的热水水源温度进行降温。我公司专为分集水器配置的地暖降温专用智能恒温混水中心可满足单元地暖降温供水。智能恒温混水中心和其它换热方式相比更方便快捷,占用空间小,简单异性,效果良好。用户可根据需求设置温控(35°C_60°C)。大大延长了管材和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又节省大量能源,尤其适用于计量收费的用户。然后,现有技术的混水中心存在有如下缺点第一,目前市场现有的混水中心用的循环泵,体积较大,导致整个混水中心安装起很笨重,运输与安装极其不方便,噪音大,使用寿命短;第二,现有混水中心所用的电动球阀控温精度低;第三,现有技术无液晶显示屏,对于时间和温度等工况信息不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混水中心,该混水中心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混水中心体积小,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提高使用寿命,超静音进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水中心,包括恒温混水阀、冷水管、热水管、混合水管和动力泵;所述恒温混水阀设有冷水进口、热水进口和混合水出口,所述冷水管与冷水进口连通,所述热水管与所述热水进口连通,所述混合水管与所述混合水出口连通;所述混合水出口与所述混合水管之间进一步设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为磁力泵。优选地,所述恒温混水阀包括温控手柄,所述温控手柄内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传动连接有可伸缩的温包原件,所述温包元件传动连接有调节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流量的活塞。优选地,所述恒温混水阀还包括与所述混合水出口连通的导流器。优选地,所述混水中心还设有用于显示混合水温度的液晶显示屏。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混水中心包括恒温混水阀、冷水管、热水管、混合水管和动力泵;所述恒温混水阀设有冷水进口、热水进口和混合水出口,所述冷水管与冷水进口连通,所述热水管与所述热水进口连通,所述混合水管与所述混合水出口连通;所述混合水出口与所述混合水管之间进一步设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为磁力泵。在上述结构设计中,由于使用的磁力泵,磁力泵体积小,因而安装方便,并且使得混水中心的整体体积变小;该磁力泵能够超静音运行,并且可以连续运行2万小时以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混水中心能够使得启体积变小,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提闻使用寿命,超静首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混水中心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混水中心的恒温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温包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温包元件、活塞和导流器装配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恒温混水阀;11冷水进口 ; 12热水进口 ; 13混合水出口 ; 14温控手柄;15推杆;16温包元件;17活塞;18导流器;2冷水管;3热水管;4混合水管;5磁力泵;6液晶显示屏;16温包元件;161顶杆;162隔膜;163石蜡;18导流器;181支撑筋;17活塞;171套筒连接部;172加强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混水中心,该混水中心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混水中心体积小,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提高使用寿命,超静音进行。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混水中心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混水中心的恒温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混水中心包括恒温混水阀1、冷水管2、热水管3、混合水管4和动力泵;恒温混水阀I设有冷水进口 11、热水进口 12和混合水出口 13,冷水管2与冷水进口 11连通,热水管3与热水进口 12连通,混合水管4与混合水出口 13连通;混合水出口 13与混合水管4之间进一步设有动力泵;动力泵为磁力泵5。在上述结构设计中,由于使用的磁力泵5,磁力泵5体积小,因而安装方便,并且使得混水中心的整体体积变小;该磁力泵5能够超静音运行,并且可以连续运行2万小时以上。综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混水中心能够使得其体积变小,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提高使用寿命,超静音进行。进ー步地,如图3所示,恒温混水阀I包括温控手柄14,温控手柄14内设有推杆15,推杆15传动连接有可伸缩的温包元件16,温包元件16传动连接有调节冷水进ロ 11和热水进ロ 12流量的活塞17。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冷水与热水由冷水进ロ 11和热水进ロ 12进入,可根据温控手柄14径向转动,推杆15轴向移动,同理,温包兀件16和活塞17轴向移动,这时活塞冷水与热水间隙増大或减小,那么冷水与热水比例从而得到了调节。当热水压力或温度增加时,温包元件16感应了过高热水,温包元件16迅速膨胀伸长,活塞17向下移动,把热水过流间隙减小,使混合水温度恒定某ー个温度,混合水的温度不会因为环境温度与压カ改变而改变。具体地,恒温混水阀还包括与混合水出ロ 13连通的导流器18。此外,混水中心还设有用于显示混合水温度的液晶显示屏6。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冷水管2 —侧,阀体I的底壁凸起有第一隔水部,该第一隔水部与活塞17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部件;活塞17的顶端与阀体I的内壁之间形成冷水进ロ 11。此外,如图1所示,在热水管3 —侧,阀体I的顶壁凸起有第二隔水部,该第二隔水部与活塞17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部件;活塞17的底端与阀体I的内壁之间形成热水进ロ 12。在上述结构中,当混水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温包元件16膨胀,带动活塞17向下运动,从而増大冷水进ロ 11的流量,同时减小热水进ロ 12的流量,从而増大冷水的比例,降低热水的比例,降低混水温度。当混水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温包元件16收缩,带动活塞17向上运动,从而减小冷水进ロ 11的流量,同时增大热水进ロ 12的流量,从而减小冷水的比例,增大热水的比例,提闻混水温度。此外,请參考图4、图5和图6,图4为温包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温包元件、活塞和导流器装配示意图。如图4至图5所示,温包元件16包括固定部及可由该固定部中伸出和缩回的顶杆161,活塞17套装固定于固定部的外部。石蜡163受热膨胀,顶杆161伸出,则固定部与活塞17 —起向下运动;石蜡163遇冷,则收缩,顶杆161收回,则固定部和活塞17向上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固定部包括隔膜162、石蜡163及外部的外壳,顶杆161由固定部中伸出或缩回。此外,如图5所示,导流器18为上端向外弯曲的筒状部件,在该导流器18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支撑筋181,相邻的支撑筋181之间的间隙形成有流道;固定部的下部插入导流器18中,并支撑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水中心,包括恒温混水阀(1)、冷水管(2)、热水管(3)、混合水管(4)和动力泵;所述恒温混水阀(1)设有冷水进口(11)、热水进口(12)和混合水出口(13),所述冷水管(2)与冷水进口(11)连通,所述热水管(3)与所述热水进口(12)连通,所述混合水管(4)与所述混合水出口(13)连通;所述混合水出口(13)与所述混合水管(4)之间进一步设有动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泵为磁力泵(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中心,包括恒温混水阀(I)、冷水管(2)、热水管(3)、混合水管(4)和动力泵;所述恒温混水阀(I)设有冷水进口(11)、热水进口(12)和混合水出口(13),所述冷水管 (2 )与冷水进口( 11)连通,所述热水管(3 )与所述热水进口( 12 )连通,所述混合水管(4 )与所述混合水出口(13)连通;所述混合水出口(13)与所述混合水管(4)之间进一步设有动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泵为磁力泵(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混水阀(I)包括温控手柄(14),所述温控手柄(I)内设有推杆(15),所述推杆(15)传动连接有可伸缩的温包元件 (16),所述温包元件(16)传动连接有调节冷水进口( 11)和热水进口( 12)流量的活塞(1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水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混水阀(I)还包括与所述混合水出口(13)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菁华昱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