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939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离合器,包括具有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的第一连接盘毂,具有第一供油部分、第二供油部分和第三供油部分的变速器外壳,具有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的内套筒,具有第四油路、第五油路和第六油路的套毂,具有第七油路和第八油路的外套筒,离合器鼓,第二连接盘毂,形成第一活塞腔的第一活塞,多个第一离合器片,与第一离合器片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一摩擦盘,形成第一平衡腔的第一平衡壁,形成第二活塞腔的第二活塞,多个第二离合器片,与第二离合器片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二摩擦盘,以及形成第二平衡腔的第二平衡壁,其中通过一个油管同时向第一平衡腔和第二平衡腔提供液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离合器。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多于两个离合器和多个油路 的液压离合器。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器是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将档位换档到适当的换档档位的装置。通常自 动变速器包括具有作为操作构件的太阳轮、内齿圈和行星架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和用于 控制操作构件的操作的例如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摩擦元件。此外,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用于对摩擦构件进行液压控制的液压控制系统。根据每 个换档档位,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操作,离合器和制动器被控制为接合或脱离,从而实现每 个换档档位。摩擦构件的离合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至行星齿轮组的操作构件,或者在操作构 件之间传送动力。离合器可用于在各种机械以及自动变速器中传送动力。离合器包括活塞、多个离合器片和与多个离合器片交替设置的多个摩擦盘。当液 压被提供到活塞时,离合器片移动以接触摩擦盘,并且最终,换档档位被变换到目标换档档 位。当从活塞释放液压时,通过复位弹簧等,活塞返回初始位置,离合器片移动从而通过反 作用片等从摩擦盘分离,最终操作构件被释放。通过液压来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摩擦元件,因此需要多个油路。如果油路的构型复 杂,那么必须增大用于操作每个摩擦元件的空间。从而自动变速器的长度将增大。最近,已经为前轮驱动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开发了多档位换档,从而自动变速器的 总长度增大可能妨碍自动变速器在发动机室中的安装。因此,如果减小离合器的轴向长度, 就可以减小自动变速器的长度。此外,可以实现多档位换档的自动变速器可以安装在前轮 驱动汽车中。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 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液压离合器,其优点在于减小自动变速器的总长度以 及车辆的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液压离合器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盘毂,所述第一连接盘 毂的一部分设置在输入轴上并且从所述部分处弯曲并延伸,以及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盘毂;变速器外壳,所述变速器外壳的一部分插入弯曲的第一 连接盘毂和输入轴之间,以及第一供油部分、第二供油部分和第三供油部分形成于所述变 速器外壳的所述部分;内套筒,所述内套筒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盘毂的外部,以及第一油 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形成于所述内套筒;套毂,所述套毂连接至所述内套筒的外部,以 及第四油路、第五油路和第六油路形成于所述套毂;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连接至所述套毂的 外部,以及第七油路和第八油路形成于所述外套筒;离合器鼓,所述离合器鼓包括连接至所 述外套筒的外部并且形成离合器安装空间的内凸起以及形成另一个离合器安装空间的外 凸起;第二连接盘毂,所述第二连接盘毂连接至所述外套筒的外部;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 塞与所述第二连接盘毂之间形成第一活塞腔,且该第一活塞通过输入到所述第一活塞腔的 液压被操作;多个第一离合器片,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片设置在所述外凸起上并且被所述 第一活塞沿着轴向方向选择性地推动;多个第一摩擦盘,所述多个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一 离合器片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盘毂上;第一平衡壁,所述第一平衡壁连接至所述内 凸起,并且所述第一平衡壁和所述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平衡腔;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 与所述套毂之间形成第二活塞腔,且该第二活塞通过输入到所述第二活塞腔的液压而被操 作;多个第二离合器片,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片设置在所述内凸起上并且被所述第二活塞 沿着所述轴向方向选择性地推动;多个第二摩擦盘,所述多个第二摩擦盘与所述第二离合 器片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二离合器盘毂上;以及第二平衡壁,所述第二平衡壁和所述第二活 塞之间形成第二平衡腔,其中通过一个油管同时向所述第一平衡腔和所述第二平衡腔提供 液压。所述第一供油部分、所述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四油路、所述第七油路 和所述第一活塞腔可以依次连通,以便向所述第一活塞腔提供液压。所述第二供油部分、所述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五油路和所述第二活塞 腔可以依次连通,以便向所述第二活塞腔提供液压。所述第三供油部分、所述第三油孔、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二平衡腔可以依次连 通,以便向所述第二平衡腔提供液压,同时所述第三油路与所述第六油路、所述第八油路和 所述第一平衡腔可以依次连通,以便向所述第一平衡腔提供液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可以通过一个油管同时向两个离合器的每个平衡腔提供 液压。因此,可以减小配备有两个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的总长度。此外,可以减小液压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和时间。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 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阐 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液压离合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 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专利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专利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 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液压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部分100和 第二离合器部分200、内套筒260、外套筒160、套毂(boss) 170和离合器鼓340。第一离合器部分100包括第一离合器片110、第一摩擦盘120、第一活塞130、第一 活塞腔140和第一平衡腔150。第一离合器片110和第一摩擦盘120为多个,并且沿着变速器输入轴300的长度 方向设置。以及第一离合器片Iio和第一摩擦盘120交替设置。第一离合器片110被选择 性地推动以接触第一摩擦盘120,从而可以实现变换至目标档位换档。第一活塞130可以选择性地推动第一离合器片110。当液压被提供到第一活塞腔 140时,第一活塞130沿着变速器输入轴300的长度方向推动第一离合器片110。当第一活 塞腔140内的液压被释放和液压被提供到第一平衡腔150时,第一活塞130返回初始位置, 同时第一离合器片110也返回初始位置。第一离合器片110的返回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 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第二离合器部分200包括第二离合器片210、第二摩擦盘220、第二活塞230、第二 活塞腔240和第二平衡腔250。第二离合器部分200的每个构成元件的操作与第一离合器部分100的每个构成元 件的操作相对应,因此将省略具体描述。内套筒260、外套筒160和套毂170互相连接,以支撑第一离合器部分100和第二 离合器部分200的构成元件。在内套筒260、外套筒160和套毂170的内部,形成多个油路 162、164、172、174、176、262、264和266,以便向第一活塞腔140和第二活塞腔240以及第一 平衡腔150和第二平衡腔250提供液压。与内套筒260和外套筒160相比,套毂170可以 由较轻的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减小车辆的重量。离合器鼓340具有用于形成至少两个或者更多个离合器安装空间的弯曲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液压离合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盘毂310和第二连 接盘毂320,第一离合器盘毂330和第二离合器盘毂33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离合器,包括:第一连接盘毂,所述第一连接盘毂的一部分设置在输入轴上并且从所述部分开始弯曲和延伸,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盘毂;变速器外壳,所述变速器外壳的一部分插入弯曲的第一连接盘毂和输入轴之间,并且第一供油部分、第二供油部分和第三供油部分形成于所述变速器外壳的所述部分;内套筒,所述内套筒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盘毂的外部,以及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形成于所述内套筒;套毂,所述套毂连接至所述内套筒的外部,并且第四油路、第五油路和第六油路形成于所述套毂;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连接至所述套毂的外部,并且第七油路和第八油路形成于所述外套筒;离合器鼓,所述离合器鼓包括连接至所述外套筒的外部并且形成离合器安装空间的内凸起、以及形成另一个离合器安装空间的外凸起;第二连接盘毂,所述第二连接盘毂连接至所述外套筒的外部;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二连接盘毂之间形成第一活塞腔,且该第一活塞通过输入到所述第一活塞腔的液压而被操作;多个第一离合器片,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片设置在所述外凸起上并且被所述第一活塞沿着轴向方向选择性地推动;多个第一摩擦盘,所述多个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片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盘毂上;第一平衡壁,所述第一平衡壁连接至所述内凸起,并且所述第一平衡壁和所述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平衡腔;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套毂之间形成第二活塞腔,且该第二活塞通过输入到所述第二活塞腔的液压而被操作;多个第二离合器片,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片设置在所述内凸起上并且被所述第二活塞沿着所述轴向方向选择性地推动;多个第二摩擦盘,所述多个第二摩擦盘与所述第二离合器片交替 设置在所述第二离合器盘毂上;以及第二平衡壁,所述第二平衡壁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平衡腔,其中通过一个油管同时向所述第一平衡腔和所述第二平衡腔提供液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罡寿全栽永吴沅锡池晟旭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