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人造革刮涂料及采用该刮涂料制备PVC人造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805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延刮涂法的PVC人造革生产方法,首先将待发泡底层进行压延得到底层薄膜,然后通过刮涂机将配制好的刮涂料刮涂在底层薄膜上,得到带有面层浆料的底层薄膜,最后将纺织布和带有面层浆料的底层薄膜利用热压发泡机进行热压复合,在热压复合的同时完成底层的发泡、面层的塑化和压花过程。与常规的压延底层,压延面层,然后再复合的工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省掉了面层的压延过程,在生产类型、同等质量的PVC合成革时,产能提高产能约30%,降低能耗约30%;在热压复合过程将面层的塑化、底层发泡和压花合为一个工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面层刮涂法创新了所使用的刮涂料配方,可以生产出各种功能性的PVC人造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PVC人造革
,特别涉及一种PVC人造革刮涂料及采用该刮涂料制备PVC人造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造革与合成革是模拟皮革的组织构造和使用性能,并可作为皮革代用品的复合材料。通常以纺织布与非织造布模拟皮革的网状层,以微孔高分子涂层模拟皮革的粒面层,所得到的人造革与合成革正、反面都和皮革比较相似,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在通常的分类方法中,人造革是以纺织布作为基布,涂覆高分子浆料制成的仿皮革材料,多数以聚氯乙烯(PVC)作为涂层剂,俗称“PVC”人造革。在我国,最早的人造革是40年代的上海漆布生产合作社生产的硝化纤维漆布,大约在1958年上海塑料制品一厂研制出人造革,也就正式揭开了我国人造革发展的序幕。至今,在中国内地已经形成上千家制造企业,人造革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服装、鞋帽手套、箱包、家居家具、文化体育、工农业以及交通运输的灯箱广告、棚盖、汽车等数千个品种。大约1930年,聚氯乙烯(PVC)已经在美国、德国工业化,约晚10年,聚氯乙烯(PVC)才在日本工业化。1958年日本开发了 Carlender机,制造PVC发泡塑胶革。PVC人造革皮膜坚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由40~60份的PVC树脂、30~40份的增塑剂、5~15份的填料、0.1~0.5份的硬脂酸盐稳定剂、0~5份的消光剂、0~5份的着色剂和0~5份粉状增强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由40 60份的PVC树脂、30 40份的增塑剂、5 15份的填料、O.1 O. 5份的硬脂酸盐稳定剂、O 5份的消光剂、O 5份的着色剂和O 5份粉状增强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树脂为悬浮法聚PVC树脂、乳液法PVC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葵二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环己烷1, 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碳酸钙、硅藻土、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脂酸盐稳定剂为硬脂酸钡、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光剂为粉状二氧化硅、硬脂酸铝中的一种或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马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宝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