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轮系统定位纺纱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2779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向轮系统定位纺纱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在环锭细纱机前皮辊和前罗拉前方加装导向轮,导向轮轮槽呈V形状,导向轮轮槽的V形底面位于前皮辊和前罗拉的公切面的一侧内,且导向轮的轴垂直于该公切面,须条从前皮辊和前罗拉组成的前钳口输出后,经过导向轮导向,然后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卷绕在细纱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纺纱方法消除了前钳口输出须条的无捻段,提高了纺纱生产效率;同时纱线结构更加紧密,纱线毛羽、强力、条干更加优良;本发明专利技术纺纱方法适应于所有环锭细纱机纺纱技术系统;同时对设备改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材料的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服装面料质量的需求愈来愈高,传统环锭纺纱本身的质量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档产品质量的要求。环锭纺纱加工方法是将纤维条在牵伸区抽长拉细,从上下罗拉组成的前钳口输出,须条在前钳口下罗拉表面有一反包围弧阻止了捻回由下至上传递到前钳口 ;从前钳口输出的纤维平行排列,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加捻三角区呈对称结构,在加捻三角区中,加捻时外层纤维路径大于纱内层,纤维伸长产生张力向内挤入,或压缩起拱向外移动,加捻后使得纤维相互抱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力的细纱,环锭纺纱结构特征是内紧外松,存在纤维内外转移,因此环锭纱中的纤维有折勾、弯曲,并部分伸出纱表面成为毛羽。加捻方向为Z捻时,加捻三角区左右两边基本对称,长度基本相等,但处在右边的纤维在加捻过程中受到预加捻作用而被很好地控制,而处在左边的纤维受到的控制较弱,在纱线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变成毛羽。紧密纺是针对提高毛羽质量而专利技术的一种纺纱方法,通过采用负压吸风或磁力加压等方式控制加捻须条中纤维的运动来减少纤维形成毛羽的机会,提高纱线密度,改善纱线质量,但是紧密纺纱手感发硬,对麻类纤维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向轮系统定位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前皮辊(2)和前罗拉(3)前方加装导向轮(4),导向轮(4)轮槽呈V形状,导向轮(4)轮槽的V形底面位于前皮辊(2)和前罗拉(3)的公切面的一侧内,且导向轮(4)的轴垂直于该公切面,须条(1)从前皮辊(2)和前罗拉(3)组成的前钳口输出后,经过导向轮(4)导向,然后经导纱钩(6),钢领(8)、钢丝圈(7),卷绕在细纱管(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轮系统定位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前皮辊(2)和前罗拉(3)前方加装导向轮(4),导向轮⑷轮槽呈V形状,导向轮(4)轮槽的V形底面位于前皮辊(2)和前罗拉(3)的公切面的一侧内,且导向轮(4)的轴垂直于该公切面,须条(I)从前皮辊(2)和前罗拉(3)组成的前钳口输出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陈军夏治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