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686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包括两条分条器叉杆和连接管座,所述分条器叉杆的前端部圆滑,分条器叉杆的中部宽度稍大于前端部,在分条器叉杆的根部上开设有小通孔;所述连接管座由两块对称相同的矩形块组成,在矩形块的一大面相对应的两边沿上设置有小盲孔,在另一大面上顺短向中部开设有缺槽,在设置有小盲孔的大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位于缺槽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条器,在粗纱纺制过程中,当条筒中部的分条器损坏需要更换时,不必再拧开条筒一端的连接紧固件,才能更换新的分条器;而是可以在粗纱纺制过程中对损坏分条器直接更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粗纱机上的配件,具体是涉及一种粗纱机喂入机构的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
技术介绍
在纺织业中,粗纱棉条通常由棉、麻、化纤等通过粗纱机加工而成,粗纱机的喂入机构由条筒、分条器、导条辊和导条喇叭组成。常用分条器为一体结构,一般由工程塑料注塑制成,通常有二百多个分条器穿成一排固定在导条辊上,其作用是引导和隔离棉条,防止相互纠缠。导条辊托持并引导棉条向前输送,导条喇叭正确引导棉条进入牵伸装置。在粗纱加工过程中,分条器易损坏,当其中一个分条器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拧开条筒一端的连接紧固件,把已损坏的分条器一侧的所有未损坏的分条器都取下来,才能把这个已损坏的分条器从条筒上取下,再换上新的分条器。这个更换程序较为麻烦,颇费时间,影响正常生产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 以便在粗纱纺制过程中对损坏分条器进行方便、快捷的更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包括两条分条器叉杆和连接管座,所述分条器叉杆的前端部圆滑,分条器叉杆的中部宽度稍大于前端部,在分条器叉杆的根部上开设有小通孔;所述连接管座由两块对称相同的矩形块组成,在矩形块的一大面相对应的两边沿上设置有小盲孔,在另一大面上顺短向中部开设有缺槽,在设置有小盲孔的大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位于缺槽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安装通孔上还设置有沉孔;所述分条器叉杆通过螺钉经小通孔和小盲孔固定于连接管座上。优选的,所述缺槽为半圆形缺槽。进一步,所述安装通孔中,在不带沉孔的安装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分条器,在粗纱纺制过程中,当条筒中部的分条器损坏需要更换时,不必再拧开条筒一端的连接紧固件,把已损坏的分条器一侧的所有未损坏的分条器都取下来,才能更换新的分条器;而是可以在粗纱纺制过程中对损坏分条器直接更换,更换方便、快捷,利于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视图;图中1、分条器叉杆;2、连接管座;3、螺钉;21、缺槽;22、安装通孔;23、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的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包括两条分条器叉杆I和连接管座2,所述分条器叉杆I的前端部圆滑,分条器叉杆I的中部宽度稍大于前端部,在分条器叉杆I的根部上开设有小通孔;所述连接管座2由两块对称相同的矩形块组成,在矩形块的一大面相对应的两边沿上设置有小盲孔,在另一大面上顺短向中部开设有缺槽21,在设置有小盲孔的大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22,安装通孔22位于缺槽21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安装通孔22上还设置有沉孔23 ;所述分条器叉杆I通过螺钉3经小通孔和小盲孔固定于连接管座2上。所述缺槽21为半圆形缺槽。所述安装通孔22中,在不带沉孔23的安装通孔2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使用中,当分条器的分条器叉杆I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拧下螺钉3,取下分条器叉杆I即可更换新的分条器叉杆I完成更换过程;当分条器的连接管座2损坏需要更换时, 只需从带沉孔23的安装通孔22内拧下紧固螺栓,取下已损坏的连接管座2即可更换新的连接管座2。当然,由于连接管座2为两块对称相同的矩形块组成,因此在分条器的连接管座2损坏需要更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分更换,具体在此就不赘述。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包括两条分条器叉杆和连接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条器叉杆的前端部圆滑,分条器叉杆的中部宽度稍大于前端部,在分条器叉杆的根部上开设有小通孔;所述连接管座由两块对称相同的矩形块组成,在矩形块的一大面相对应的两边沿上设置有小盲孔,在另一大面上顺短向中部开设有缺槽,在设置有小盲孔的大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位于缺槽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安装通孔上还设置有沉孔;所述分条器叉杆通过螺钉经小通孔和小盲孔固定于连接管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为半圆形缺槽。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中,在不带沉孔的安装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包括两条分条器叉杆和连接管座,所述分条器叉杆的前端部圆滑,分条器叉杆的中部宽度稍大于前端部,在分条器叉杆的根部上开设有小通孔;所述连接管座由两块对称相同的矩形块组成,在矩形块的一大面相对应的两边沿上设置有小盲孔,在另一大面上顺短向中部开设有缺槽,在设置有小盲孔的大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位于缺槽的两侧。本技术的分条器,在粗纱纺制过程中,当条筒中部的分条器损坏需要更换时,不必再拧开条筒一端的连接紧固件,才能更换新的分条器;而是可以在粗纱纺制过程中对损坏分条器直接更换。文档编号D01H13/12GK202809088SQ2012203493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德邻 申请人: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粗纱机分条器,包括两条分条器叉杆和连接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条器叉杆的前端部圆滑,分条器叉杆的中部宽度稍大于前端部,在分条器叉杆的根部上开设有小通孔;所述连接管座由两块对称相同的矩形块组成,在矩形块的一大面相对应的两边沿上设置有小盲孔,在另一大面上顺短向中部开设有缺槽,在设置有小盲孔的大面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位于缺槽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安装通孔上还设置有沉孔;所述分条器叉杆通过螺钉经小通孔和小盲孔固定于连接管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邻
申请(专利权)人: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