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2415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所述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螺旋刮片、第一入口、平面刮片、夹套、立式刮筒、转轴、空腔、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二入口、第三出口、法兰、轴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弹性大,解决了其他刮膜器在接触的内壁面易结垢,高浓度液蒸发不充分的缺点;高蒸发性能,由于刮膜器的特性,加热面具有高的表面热通量;处理热敏感,因为在整个装置里短的停留时间和低的蒸发温度;能够完全把浓污染液体分离为达标排放的蒸馏水和固态、半固态残渣,彻底有效的处理了浓污染液体,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的处理了污水中过浓液体的问题,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ー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污染废液有很多处理方法,包括生物降解、膜过滤技术、减压多效蒸馏、化学处理等方法。然而都存在ー个共同的问题,即处理后的浓污染液体很难处理。过浓的污染液体可能成粘稠状,含有大量的污染成分,会导致降解微生物死亡、过滤膜堵塞、蒸馏面大量结垢、化学反应速度降低,处理成本升高等问题。本方面即针对上述现象,重点处理浓污染液体,将其分离为达标排放的蒸馏水和固态、半固态残渣。分离后的残渣可以以焚烧、固化后填埋的方法处理,极大的降低污染物的处理难度;一般刮膜蒸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根 据混合物中物料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产品的热分离归诸于刮膜蒸发器的机械カ产生薄膜和高速湍动。待处理粘性蒸发液进入刮膜蒸发容器后,首先和转轴上的平面刮片3相接触,并被均匀地分配到筒壁,然后靠刮膜片加速立即在加热面上形成有间隙的液膜。存在的缺点是,对于浓的、粘性的污染液体,蒸发液由于刮膜蒸发时换热的不均匀,特别容易在筒壁粘附滤液残渣和结垢,降低换热系数,减少滤液的蒸发量,最終导致刮膜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ー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g在解决现有的过浓的污染废液存在的处理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所述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螺旋刮片、第一入口、平面刮片、夹套、立式刮筒、转轴、空腔、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二入口、第三出口、法兰、轴封;所述螺旋刮片和平面刮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立式刮筒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入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顶端的右侧,所述夹套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的外侧,所述空腔为所述立式刮筒的中空,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下端的右侧,所述第二出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下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入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的上部的左侧,所述第三出ロ设置在所述第二入ロ的上部,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的顶端,所述轴封设置在所述转轴和立式刮筒之间。进ー步、所述转轴通过法兰连接电机。进ー步、所述转轴和立式刮筒通过轴封进行密封处理。进ー步、所述平面刮片居上位置、螺旋刮片居下位置。进ー步、所述螺旋刮片采用螺旋形空间曲面。_9]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染废液处理装置,操作弹性大,解决了其他刮膜器在接触的内壁面易结垢,高浓度液蒸发不充分的缺点;高蒸发性能,由于刮膜器的特性,加热面具有高的表面热通量;处理热敏感,因为在整个装置里短的停留时间和低的蒸发温度;能够完全把浓污染液体分离为达标排放的蒸馏水和固态、半固态残渣,彻底有效的处理了浓污染液体。解决了其他污染液处理方法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蒸发液的蒸发强度。该螺旋刮片的功能,减小了呈湍流状的液膜厚度,降低了热阻;同时,在这过程中清除和抑制蒸发液在加热面的结垢,并伴有良好的热交換,使总传热系数大,蒸发强度高;使蒸发液受热时间缩短。螺旋的高速旋转刮膜,使蒸发液蒸发更充分,薄膜厚度更薄,液面与加热面的面积几乎相等,这样蒸发液在蒸馏过程中受热时间更短,正是这个独有的特点,使其适宜于处理高粘度的滤液和随浓度提高粘度急剧增加的滤液,其蒸发过程也能平稳操作;促进蒸发残渣的向下运动。由于螺旋刮片的螺旋推动作用,使得蒸发残渣在蒸发器内的停留时间很短,约10-50秒,这样降低了热阻,使蒸发液的换热面积更加充分,受热均匀,也保证了蒸发过程温度稳定,能够最终将浓污染液体分离为蒸馏液和固体、半固体残渣,能够彻底处理各种污染液体,特别舒适于其他方法难于处理的浓污染液体,此外,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的处理了污水中过浓液体的问题,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染废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旋刮片;2、第一入口 ;3、平面刮片;4、夹套;5、立式刮筒;6、转轴;7、空腔;8、第一出口 ;9、第二出口 ;10、第二入口 ;11、第三出口 ;12、法兰;13、轴封。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ー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ー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该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螺旋刮片、第一入口、平面刮片、夹套、立式刮筒、转轴、空腔、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二入口、第三出口、法兰、轴封;螺旋刮片和平面刮片设置在转轴上,转轴安装在立式刮筒的中心位置,第一入ロ设置在立式刮筒顶端的右側,夹套设置在立式刮筒的外侧,空腔为立式刮筒的中空,第一出口设置在立式刮筒下端的右侧,第二出口设置在立式刮筒下部的左侧,第二入口设置在立式刮筒的上部的左侧,第三出ロ设置在第二入ロ的上部,法兰设置在立式刮筒的顶端,轴封设置在转轴和立式刮筒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转轴通过法兰连接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转轴和立式刮筒通过轴封进行密封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平面刮片居上位置、螺旋刮片居下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螺旋刮片采用螺旋形空间曲面。以下參照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染废液处理装置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染废液处理装置主要由螺旋刮片1、第一入口 2、平面刮片3、夹套4、立式刮筒5、转轴6、空腔7、第一出ロ 8、第二出ロ 9、第二入口 10、第三出ロ11、法兰12、轴封13组成;螺旋刮片I和平面刮片3安装于转轴6,电机和电机驱动通过法兰12连接到转轴6上,并提供动カ转动,转轴6与刮筒5之间采用轴封13密封,外部蒸汽或者热空气通过第一入ロ 2进入夹套4,对刮筒5提供热源,(此处夹套也可以采用电加热方法提供热量),加热后的废气从第二出口 9排出,需要处理的废液由第二入口 10进入立式刮筒5 ;转轴6旋转带动固定的螺旋刮片I和平面刮片2旋转,使立式刮筒5壁面形成很薄的一层液体,利于蒸发。废液蒸发后从第三出口 11排出,冷却后形成干净的液体排放,同时废液中的结渣被螺旋刮片I刮下向下输送,从第一出口 8排出,螺旋刮片I为螺旋形空间曲面,它是由一直线绕轴同时作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形成的,刮掉附着在筒壁上的蒸发液的残渣和结垢,进ー步刮散废液,并进一歩液膜厚度,増加液膜湍流程度,使得滤液蒸发更充分,刮去并排除废液残渣,降低热阻,増大总传热系数,提高了蒸发强度,并顺利的分离出废液残渣;螺旋刮片I绕在转轴上呈螺旋线运动,当蒸发液进入筒壁后先被高速旋转的平面刮片3刮散成薄膜,形成蒸汽蒸发掉一部分。然后浓污染液体再次被螺旋刮片I加速并立即在加热面上形成一个湍流薄膜,滤渣沿着螺旋线状向下推进,进入底部空腔7的残渣收集ロ ;同 时旋转的螺旋刮片I保证液膜的均匀和连续,并阻止液膜在筒壁结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螺旋刮片、第一入口、平面刮片、夹套、立式刮筒、转轴、空腔、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二入口、第三出口、法兰、轴封;所述螺旋刮片和平面刮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立式刮筒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入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顶端的右侧,所述夹套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的外侧,所述空腔为所述立式刮筒的中空,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下端的右侧,所述第二出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下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入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的上部的左侧,所述第三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的上部,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的顶端,所述轴封设置在所述转轴和立式刮筒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螺旋刮片、第一入口、平面刮片、夹套、立式刮筒、转轴、空腔、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二入口、第三出口、法兰、轴封; 所述螺旋刮片和平面刮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立式刮筒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入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顶端的右侧,所述夹套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的外侧,所述空腔为所述立式刮筒的中空,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下端的右侧,所述第二出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筒下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入口设置在所述立式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松涛赵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