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油井开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574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油井开关箱,包括多功能电力仪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时控模块、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浪涌保护器、电流互感器、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负荷隔离开关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等元器件,负荷隔离开关输入端连接电源,负荷隔离开关输出端穿过电流互感器与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电连,塑料外壳式断路器输出端与现场用电设备连接;多功能电力仪表分别与浪涌保护器、电流互感器电连;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多功能电力仪表连接;多功能电力仪表、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时控模块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浪涌保护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负荷隔离开关输出端电连;本开关箱用于油井电力计量、电参采集、数据远传、过电压、过电流保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油井开关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配电开关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电力参数采集和显 示、无线数据传输、避雷和时控开关功能于一体的油井开关箱。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电力系统的开关箱主要包括箱体、箱门及箱内的元件固定架,开关操作 手柄缺少防护措施,操作人员极有可能带电拉闸,存在不安全隐患;开关箱厂家较多,但各 厂家的产品规格型号不统一,运行中出现问题时零部件无法互换;产品功能单一,并且这些 设备都没有电力参数采集、电力计量及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已不能满足油田电力系统建设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油井开关箱,同时具备电力参数 采集和显示、无线数据传输等功能,解决功能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多功能油井开关箱,主要包括壳体1、多功能电 力仪表4、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负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 时控模块8、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接地端子12、负 荷隔离开关13、电流互感器14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 ;上述多功能电力仪表4、临时用电 开关及插座5、负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时控模块8和时控 模块开关及插座9安装在面板布置板上,上述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接地端 子12、负荷隔离开关13、电流互感器14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安装在底板布置板上;上述 面板布置板和底板布置板固定在壳体I内,其中,上述多功能电力仪表4分别与浪涌保护器 10、电流互感器14电连;上述负荷隔离开关13输入端连接电源,负荷隔离开关13输出端穿 过电流互感器14与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电连,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输出端与现场用电设 备连接;上述多功能电力仪表4、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时控模块8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 9、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分别与负荷隔离开关13输出端电连;上述时控模 块8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电连;上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输入端子与多功能电力仪表 4通讯端子连接;上述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与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机械联锁;上 述负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与负荷隔离开关13机械联锁;上述壳体I通过接地端子12可 靠接地。上述壳体I底部设置有支架3。上述壳体I门上设置有门锁2。上述壳体I下方设有四个圆型进线孔,该进线孔配套有防护挡板。与现在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多功能油井开关箱具有电参实时采集显示、无 线数据传输、过电压保护、时控开关控制及操作安全防范的优点,可以实现数据的准确实时 监控,可以全面提升电力运行水平。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油井开关箱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油井开关箱面板布置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油井开关箱底板布置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多功能油开关箱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各部件型号如下多功能电力仪表 电流互感器 负荷隔离开关KLM630-H9 LMZJ1-0.5YCGL—250A/3斗外壳式断路器 CDM1-225/3300浪涌保护]HL1-D-20时控模块KG316T如图1所示,开关箱的箱体部分由壳体1、门锁2、支架3组成,开关箱与支架通过 螺栓固定。操作人员操作时,用专用钥匙打开开关箱箱门,依次检查各开关的指示位置,确 认两路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断开后,断开负荷隔离开关13,打开面板布置板,对箱内元器 件进行检查维修及接线操作。合上箱门时,检查各元件接线正确无误后,合面板布置板,合 负荷隔离开关13、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确认用电负荷正常后锁箱门。如图2所75,开关箱的面板布置板由多功能电力仪表4、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负 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时控模块8、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 所组成。多功能电力仪表4实时采集设备运行中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 率,功率因数,并在仪表的液晶屏上显示,其中三相电流信号取自电流互感器14,用导线将 多功能电力仪表4与电流互感器14电连;电压信号取自浪涌保护器10,用导线将多功能电 力仪表4与浪涌保护器10电连;多功能电力仪表4的电源取自负荷隔离开关13的输出端;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用于分合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与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有 机械联锁;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闭合时无法断开负荷隔离开关13 ;面板布置板上的负荷隔 离开关操作手柄6与负荷隔离开关13有机械联锁,当面板上的负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指 示闭合时操作人员无法打开柜门,起到了安全防范的作用。面板上有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 9,通过设置时控模块8的供电时间,可以为该路插座提供可控的通断时间;时控模块8和时 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串联在同一回路中;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能满足油井的临时用电需 求;多功能电力仪表4、时控模块8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的电 源分别取自负荷隔离开关13的输出端;箱体下方有四个圆型进线孔,进线孔配套有防护挡 板,防止小动物进入。如图3所示,开关箱的底板布置板由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接地端 子12、负荷隔离开关13、电流互感器14、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组成。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 的接线端子与多功能电力仪表4的通讯端子用导线连接,将多功能电力仪表4采集的数据 以无线方式发送至用户终端的数据平台,方便用户的数据分析;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的电 源取自负荷隔离开关13的输出端;浪涌保护器10,位于底板布置板左下方,可为开关箱内 的电气元件提供过电压防护,浪涌保护器10与负荷隔离开关13的输出端电连;开关箱壳体 I通过接地端子12做可靠接地连接;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的输出端接现场用电设备,开关 箱配置有两个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可以连接一个或两个用电负荷。当需要多路负荷而箱内 空间不足时,可适当扩大开关箱尺寸。开关箱内侧垂直布置两排万能角铁,一排用于面板布置板的固定,另一排用于底 板布置板的固定。面板布置板的固定架是由两根垂直万能角铁组成,垂直万能角铁分左右 两侧垂直固定在箱体内,面板布置板用合页固定在箱体左侧的角铁上,右侧万能角铁为面 板挡板,防止面板布置板在闭合过程中过界而损坏底板布置板上的元器件。底板布置板的 固定架是由两根垂直万能角铁和三根水平万能角铁组成,基中垂直万能角铁是分两侧垂直 固定在箱体内,而水平万能角铁是水平平行间隔、并且两端固定在该两根垂直万能角铁上。开关箱原理如图4所示,所有电气设备用绝缘导线依次连接。负荷隔离开关13的 输入端接三相进线电缆,输出端电缆穿过电流互感器14接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输入端,塑 料外壳式断路器15输出端接现场用电设备;多功能电力仪表4分别与浪涌保护器10、电流 互感器14电连,取电压、电流信号;多功能电力仪表4、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时控模块8 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的电源线分别与负荷隔离 开关13的输出端电连。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内包括有无线发射模块,开关箱的无线采集信号可以通过 手持式终端现场进行读取,方便现场操作人员了解实时运行数据。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油井开关箱,主要包括壳体(1)、多功能电力仪表(4)、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负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时控模块(8)、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接地端子(12)、负荷隔离开关(13)、电流互感器(14)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所述多功能电力仪表(4)、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负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时控模块(8)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安装在面板布置板上,所述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接地端子(12)、负荷隔离开关(13)、电流互感器(14)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安装在底板布置板上;所述面板布置板和底板布置板固定在壳体(1)内,其特征是:所述多功能电力仪表(4)分别与浪涌保护器(10)、电流互感器(14)电连;所述负荷隔离开关(13)输入端连接电源,负荷隔离开关(13)输出端穿过电流互感器(14)与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电连,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输出端与现场用电设备连接;所述多功能电力仪表(4)、临时用电开关及插座(5)、时控模块(8)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浪涌保护器(1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分别与负荷隔离开关(13)输出端电连;所述时控模块(8)和时控模块开关及插座(9)电连;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1)输入端子与多功能电力仪表(4)通讯端子连接;所述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操作手柄(7)与塑料外壳式断路器(15)机械联锁;所述负荷隔离开关操作手柄(6)与负荷隔离开关(13)机械联锁;所述壳体(1)通过接地端子(12)可靠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艳陈津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