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和保护器及防误登杆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1405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和保护器及防误登杆塔系统。其中,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包括:壳体;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以及感应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在预设距离内接收到来自作业人员的检测信号时向外发送用于标识杆塔横担信息的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误登杆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人员伤亡率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和保护器及防误登杆塔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的方式进行电力输送越来越普遍。检修中需要对某一回线路进行停电检修,其余回路则为带电线路,登杆作业人员误入带电线路所处横担的人身伤亡事故屡有发生。现有的防误登杆作业防护装置一般为机械式栏杆结构,主要限制人身的活动范围,避免误登带电线路,这种机械式防误登杆作业装置重量大,安装使用过程复杂,可靠性低。针对相关技术中防误登杆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和保护器及防误登杆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误登杆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包括壳体;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以及感应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在预设距离内接收到来自作业人员的检测信号时向外发送用于标识杆塔横担信息的电子标签信息。进一步地,感应模块包括接收子模块,用于在预设距离内接收到来自作业人员的检测信号时产生触发信号;以及发射子模块,与接收子模块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被激活以向外发送电子标签信息。进一步地,电子感应器还包括控制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与电源模块和感应模块分别相连接。进一步地,壳体的材料为ABS塑料。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供电板或锂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登杆塔的保护器,包括发射模块,用于向设置在杆塔横担上的电子感应器发送检测信号,其中,电子感应器为本技术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电子感应器;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电子感应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主控模块,与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分别相连接,用于判断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与待攀登杆塔横担的电子标签信息是否相符合;以及报警模块,与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在处理模块判断出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与待攀登杆塔横担的电子标签信息不相符合进行报警。进一步地,保护器为腕带式保护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登杆塔系统,包括电子感应器,电子感应器为本技术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电子感应器;以及保护器,保护器为本技术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保护器。通过本技术,采用包括以下结构的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壳体;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以及感应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在预设距离内接收到来自作业人员的检测信号时向外发送用于标识杆塔横担信息的电子标签信息,通过设置感应模块,实现了当作业人员距离某一横担的距离在非安全距离内时及时将该横担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作业人员,以使作业人员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及时判断出这个横担带电与否,进而避免出现人身伤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误登杆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人员伤亡率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a和图1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感应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器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误登杆塔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进行具体介绍图1a和图1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感应器包括壳体11、电源模块12和感应模块13。具体地,电源模块12设置在壳体11内,用于为整个电子感应器提供工作电源,感应模块13同样设置在壳体11内,并与电源模块12相连接,当登杆塔作业人员与安放有电子感应器的杆塔横担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感应模块13会在预设距离内接收到来自作业人员的检测信号,并在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将用于标识杆塔横担信息的电子标签信息反馈给作业人员,以使作业人员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及时判断出这个横担带电与否,进而避免作业人员误等带电横担造成人身伤亡,其中,预设距离可以为2. 0m,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携带的一些保护器向电子感应器的感应模块13持续发出125K的射频检测信号。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感应器通过设置感应模块,实现了当作业人员距离某一横担的距离在非安全距离内时及时将该横担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作业人员,以使作业人员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及时判断出这个横担带电与否,进而避免出现人身伤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误登杆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人员伤亡率的效果。其中,感应模块13包括接收子模块131和发射子模块132,接收子模块131可以为125KHZ的低频唤醒子模块,发射子模块132可以为433MHZ的RF射频发射子模块,当低频唤醒子模块在预设距离内接收到来自作业人员的检测信号时会触发激活RF射频发射子模块,以使RF射频发射子模块将横担的电子标签信息反馈给作业人员;电子感应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控制模块14,该控制模块14与电源模块12、感应模块13中的接收子模块131和发射子模块132均相连接,用于控制各个模块执行各自相应的功能,电子感应器整体上构成一个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电源模块12包括太阳能供电板或锂电池。优选地,壳体11的材料为耐高温的ABS塑料,通过采用耐高温改性的ABS塑料对电子感应器进行封装,使得电子感应器能够达到IP66防护等级,实现了提供电子感应器的安全性。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误登杆塔的保护器,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登杆塔的保护器进行具体介绍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误登杆塔的保护器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防误登杆塔的保护器包括发射模块21、接收模块22、主控模块23和报警模块24。具体地,该实施例的保护器可以整个由作业人员进行携带,发射模块21用于向设置在杆塔横担上的电子感应器发送检测信号,上述电子感应器为本技术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电子感应器;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来自电子感应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主控模块23分别与发射模块21和接收模块22相连接,用于判断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与待攀登杆塔横担的电子标签信息是否相符合,以及控制发射模块21进行检测信号的发射,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器中,发射模块21可以发射125KHZ的检测信号,接收模块22可以接收433MHZ的电子标签信息;报警模块24与主控模块23相连接,用于在主控模块23判断出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与待攀登杆塔横担的电子标签信息不相符合进行报警。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进行检测信号和反馈信号(电子标签信息)与杆塔横担上的电子感应器进行能够通信,并通过主控模块进行带电与否的判断,进而在判断出所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横担带电时(也即,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误登杆塔的电子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电源模块(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以及感应模块(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并与所述电源模块(12)相连接,用于在预设距离内接收到来自作业人员的检测信号时向外发送用于标识杆塔横担信息的电子标签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旭东王辉龚延兴刘亚新王剑顾超李雪彦蒋标周梦麟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