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167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炼炉的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包括轨道(1)、走行装置(2)、烧穿器(3)、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操作扶手(42)、烧穿地线(5)、上母线(61)、下母线(62)和烧穿变压器(7),其特征是:还包括预埋水冷管(81)、冷却水管接头(82)和连接铜板(9),预埋水冷管(81)的端头处通过冷却水管接头(82)和输水管连接,烧穿地线(5)和下母线(62)之间通过连接铜板(9)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善工作环境,使用寿命长,运行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炼炉的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
技术介绍
矿热炉是一种埋弧电炉,电炉在出炉时,必须先用烧穿装置利用电弧烧穿炉眼,目前的烧穿装置由轨道、走行装置和烧穿器组成,烧穿器的一端夹持住烧穿碳棒电极,另一端为烧穿器操作扶手。烧穿炉眼时,炉前工在出炉平台上手持烧穿器操作扶手,推动烧穿碳棒电极接触炉眼,烧穿碳棒电极和预埋在电炉炉底碳砖内的烧穿地线形成回路产生电弧,即可烧穿炉眼。烧穿装置的供电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烧穿母线通过铜排连接烧穿变压器和预埋在炉底碳砖内的烧穿地线形成回路的方式供电;第二种是烧穿母线通过铜排连接到电炉的一个单相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出线端供电。第一种方式中,目前烧穿母线采用的形式多数为预埋不锈钢板。由于烧穿地线的工作环境温度高,工况恶劣,寿命短,往往在使用半年 至一年后就烧毁损坏,导致维修工作量大,维修成本高,进而引起开炉不正常,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善工作环境、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的炉眼烧穿设备,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J-U ρ α装直。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包括轨道、走行装置、烧穿器、烧穿碳棒电极、烧穿器操作扶手、烧穿地线、上母线、下母线和烧穿变压器,轨道设于埋弧电炉前,烧穿器通过走行装置悬挂于轨道上,烧穿器的一端夹持烧穿碳棒电极,烧穿器的另一端固定烧穿器操作扶手,烧穿碳棒电极通过上母线连接烧穿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一端,烧穿地线通过下母线连接烧穿变压器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烧穿地线设于埋弧电炉炉底的碳砖内,其特征是还包括预埋水冷管、冷却水管接头和连接铜板,预埋水冷管设于埋弧电炉炉底自下而上第一层碳砖和第二层碳砖之间,预埋水冷管的端头处通过冷却水管接头和输水管连接;烧穿地线和下母线之间通过连接铜板连接。所述的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其特征是预埋水冷管是由两股平行管在一端互相连接而构成的“U”型管。所述的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其特征是预埋水冷管是由四股直角的“L”型管在一端依次连接而构成的“十”字型管。所述的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其特征是预埋水冷管是由外环管套在内圈管外而构成的套管。所述的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其特征是预埋水冷管选用铜管或不锈钢管,冷却水管接头选用法兰接头。本技术使用时,冷却水从输水管经冷却水管接头从预埋水冷管的一端流入,在流动过程中和预埋水冷管外埋弧电炉炉底的碳砖发生热交换,对埋弧电炉炉底的碳砖实施冷却,从而有效降低同样设于埋弧电炉炉底的碳砖内烧穿地线的温度,冷却水完成热交换后经预埋水冷管的另一端流出;烧穿炉眼时,炉前工在出炉平台上手持烧穿器操作扶手,推动烧穿碳棒电极接触埋弧电炉的炉眼,烧穿碳棒电极和预埋在埋弧电炉炉底碳砖内的烧穿地线形成回路产生电弧,即可烧穿炉眼。本技术采用水冷式结构,采用强迫循环水冷来降低烧穿地线的温度,保护烧穿地线在炉底耐火砖中免受高温的损坏,保证接地良好和烧穿器正常工作,延长烧穿地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工作量和成本,提高电炉的年运行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善工作环境,使用寿命长,运行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采用“U”型管的预埋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采用“十”字型管的预埋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采用套管的预埋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包括轨道1、走行装置2、烧穿器3、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操作扶手42、烧穿地线5、上母线61、下母线62、烧穿变压器7、预埋水冷管81、冷却水管接头82和连接铜板9,如图1 图3所示,具体结构是轨道I设于埋弧电炉10前,烧穿器3通过走行装置2悬挂于轨道I上,烧穿器3的一端夹持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3的另一端固定烧穿器操作扶手42,通过上母线61连接烧穿变压器7次级线圈的一端,烧穿地线5通过下母线62连接烧穿变压器7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烧穿地线5设于埋弧电炉10炉底的碳砖内;预埋水冷管81设于埋弧电炉10炉底自下而上第一层碳砖和第二层碳砖之间,预埋水冷管81的端头处通过冷却水管接头82和输水管连接;烧穿地线5和下母线62之间通过连接铜板9连接;在埋弧电炉10前设有出炉挡屏11和出炉平台12,出炉挡屏11垂直地固定在出炉平台12上。图1中A处为冷却水的输入口。本实施例中,预埋水冷管81如图3所示,是由两股平行管在一端互相连接而构成的“U”型管。本实施例中,预埋水冷管81选用铜管,冷却水管接头82选用法兰接头。本实施例使用时,冷却水从输水管经冷却水管接头82从预埋水冷管81的一端流入,在流动过程中和预埋水冷管81外埋弧电炉10炉底的碳砖发生热交换,对埋弧电炉10炉底的碳砖实施冷却,从而有效降低同样设于埋弧电炉10炉底的碳砖内烧穿地线5的温度,冷却水完成热交换后经预埋水冷管81的另一端流出;烧穿炉眼时,炉前工在出炉平台上手持烧穿器操作扶手42,推动烧穿碳棒电极41接触埋弧电炉10的炉眼,烧穿碳棒电极41和预埋在埋弧电炉10炉底碳砖内的烧穿地线5形成回路产生电弧,即可烧穿炉眼。实施例2一种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包括轨道1、走行装置2、烧穿器3、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操作扶手42、烧穿地线5、上母线61、下母线62、烧穿变压器7、预埋水冷管81、冷却水管接头82和连接铜板9,预埋水冷管81如图4所示,是由四股直角的“L”型管在一端依次连接而构成的“十”字型管,预埋水冷管81选用不锈钢管。其他结构和使用方法都和实施例1同。实施例3一种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包括轨道1、走行装置2、烧穿器3、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操作扶手42、烧穿地线5、上母线61、下母线62、烧穿变压器7、预埋水冷管81、冷却水管接头82和连接铜板9,预埋水冷管81如图5所示,是由外环管套在内圈管外而构成的套管,冷却水先从预埋水冷管81的内圈管流入,流至端头后再经预埋水冷管81的外环管返回完成冷却循环。其他结构和使用方法都和实施例1同。权利要求1.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包括轨道(I)、走行装置(2)、烧穿器(3)、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操作扶手(42)、烧穿地线(5)、上母线(61)、下母线(62)和烧穿变压器(7), 轨道⑴设于埋弧电炉(10)前,烧穿器⑶通过走行装置(2)悬挂于轨道⑴上,烧穿器(3)的一端夹持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3)的另一端固定烧穿器操作扶手(42),通过上母线(61)连接烧穿变压器(7)次级线圈的一端,烧穿地线(5)通过下母线(62)连接烧穿变压器(7)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烧穿地线(5)设于埋弧电炉(10)炉底的碳砖内, 其特征是还包括预埋水冷管(81)、冷却水管接头(82)和连接铜板(9), 预埋水冷管(81)设于埋弧电炉(10)炉底自下而上第一层碳砖和第二层碳砖之间,预埋水冷管(81)的端头处通过冷却水管接头(82)和输水管连接, 烧穿地线(5)和下母线(62)之间通过连接铜板(9)连接。2.如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冷式埋弧电炉炉眼烧穿装置,包括轨道(1)、走行装置(2)、烧穿器(3)、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操作扶手(42)、烧穿地线(5)、上母线(61)、下母线(62)和烧穿变压器(7),轨道(1)设于埋弧电炉(10)前,烧穿器(3)通过走行装置(2)悬挂于轨道(1)上,烧穿器(3)的一端夹持烧穿碳棒电极(41),烧穿器(3)的另一端固定烧穿器操作扶手(42),通过上母线(61)连接烧穿变压器(7)次级线圈的一端,烧穿地线(5)通过下母线(62)连接烧穿变压器(7)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烧穿地线(5)设于埋弧电炉(10)炉底的碳砖内,其特征是:还包括预埋水冷管(81)、冷却水管接头(82)和连接铜板(9),预埋水冷管(81)设于埋弧电炉(10)炉底自下而上第一层碳砖和第二层碳砖之间,预埋水冷管(81)的端头处通过冷却水管接头(82)和输水管连接,烧穿地线(5)和下母线(62)之间通过连接铜板(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元王沛银危微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