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热井井水加压泵、回灌井、回灌泵、供热系统循环泵、回灌泵,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热能储存井,热能储存井连接太阳能蓄热系统,太阳能蓄热系统连接主供热系统,所述太阳能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水箱,换热水箱连接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换热水箱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蓄热储水泵,蓄热储水泵连通热能储存井;换热水箱通过进水管道和阀门连接用户回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把太阳能充分利用,转换成热能后与地热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储备功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利用了浅地表的保温性能,从而节约了能源,满足了冬季用热高峰期的使用,保护了环境,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热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的主要以煤炭为主,占70%左右,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仍将是以煤炭为主的国家。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开发新能源称为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浅层地源热泵技术被认为是有效的地热能利用技术,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国内也有较多的应用工程实例,已具备工程化、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基础。但是在冬季最冷月时地源热泵满足不了用热峰值,所以可以利用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来满足热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把太阳能充分利用,转换成热能,节约了能源,满足了冬季用热高峰期使用的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热井井水加压泵、回灌井以及回灌泵,所述地热井井水加压泵通过管路连接主供热系统的供热系统循环泵,所述供热系统循环泵连接供热用户,所述供热用户通过回水管连接回灌泵,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热能储存井,所述热能储存井连接太阳能蓄热系统,太阳能蓄热系统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主供热系统,所述太阳能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连接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所述换热水箱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蓄热储水泵,蓄热储水泵连通热能储存井;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进水管道和阀门连接用户回水管。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换热水箱还设有直接连接供热用户使用的外供水支路。所述换热水箱还设有来自生活水的补水支路。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把太阳能充分利用,转换成热能后与地热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储备功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了浅地表的保温性能,从而节约了能源,满足了冬季用热高峰期的使用,保护了环境,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热井井水加压泵;2、回灌井;3、回灌泵;4、供热系统循环泵;5、供热用户;6、用户通过回水管;7、热能储存井;8、太阳能蓄热系统;8-1、太阳能集热器;8-2、换热水箱;8_3、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8-4、温度变送器;8-5、液位变送器;8-6、输送管道;8_7、蓄热储水泵;8-8、进水管道;8-9、阀门;8-10、外供水支路;8-11、补水支路;9、管道;10、阀门;11、主供热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热井井水加压泵1、回灌井2以及回灌泵3,所述地热井井水加压泵I通过管路连接主供热系统11的供热系统循环泵4,所述供热系统循环泵4连接供热用户5,所述供热用户通过回水管6连接回灌泵2,还设有热能储存井7,所述热能储存井7连接太阳能蓄热系统8,太阳能蓄热系统8通过管道9和阀门10连接主供热系统11,所述太阳能蓄热系统8包括太阳能集热器8-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8-1连接换热水箱8-2,所述换热水箱8-2连接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8-3,所述换热水箱8-2上设有温度变送器8-4和液位变送器8-5,所述换热水箱8-2通过输送管道8_6连接蓄热储水泵8-7,蓄热储水泵8-7连通热能储存井7 ;所述换热水箱8-2通过进水管道8-8和阀门8-9连接用户回水管6。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换热水箱8-2还设有直接连接供热用户使用的外供水支路8-10。所述换热水箱8-2还设有来自生活水的补水支路8-11。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把太阳能充分利用,转换成热能后与地热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储备功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了浅地表的保温性能,从而节约了能源,满足了冬季用热高峰期的使用,保护了环境,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热井井水加压泵、回灌井以及回灌泵,所述地热井井水加压泵通过管路连接主供热系统的供热系统循环泵,所述供热系统循环泵连接供热用户,所述供热用户通过回水管连接回灌泵,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热能储存井,所述热能储存井连接太阳能蓄热系统,太阳能蓄热系统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主供热系统,所述太阳能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连接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所述换热水箱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蓄热储水泵,蓄热储水泵连通热能储存井;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进水管道和阀门连接用户回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还设有直接连接供热用户使用的外供水支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还设有来自生活水的补水支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热井井水加压泵、回灌井、回灌泵、供热系统循环泵、回灌泵,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热能储存井,热能储存井连接太阳能蓄热系统,太阳能蓄热系统连接主供热系统,所述太阳能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水箱,换热水箱连接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换热水箱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蓄热储水泵,蓄热储水泵连通热能储存井;换热水箱通过进水管道和阀门连接用户回水管。本技术能够把太阳能充分利用,转换成热能后与地热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储备功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利用了浅地表的保温性能,从而节约了能源,满足了冬季用热高峰期的使用,保护了环境,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文档编号F24J2/40GK202835829SQ2012204615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益旺, 王立川, 刘海明, 孙德桥 申请人:天津东丽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热井井水加压泵、回灌井以及回灌泵,所述地热井井水加压泵通过管路连接主供热系统的供热系统循环泵,所述供热系统循环泵连接供热用户,所述供热用户通过回水管连接回灌泵,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热能储存井,所述热能储存井连接太阳能蓄热系统,太阳能蓄热系统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主供热系统,所述太阳能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连接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所述换热水箱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蓄热储水泵,蓄热储水泵连通热能储存井;所述换热水箱通过进水管道和阀门连接用户回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旺,王立川,刘海明,孙德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丽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