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室内空气净化效果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箱体,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箱体内的风机、光触媒模块、离子发生器;所述箱体的下部设有进风口,其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的排风口向上,吸气口正对箱体下部的进风口;所述光触媒模块有多个,从上至下布设,每个光触媒模块均设有多块涂附有光触媒涂层的玻璃基板,每个光触媒模块中均设有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箱体内设有一位于两个光触媒模块之间的空气加热舱,空气加热舱内设有远红外加热器、温度感应器;所述箱体下部的进风口上遮盖有一透气活性炭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适用于封闭型或半封闭型室内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传染病病房、生物实验室、半导体微电子业、生化制剂厂、食品加工业、大型厨房、手术室、飞行器、太空舱、潜艇等密闭空间或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基本都无法进行新风交换,因此在这些密闭空间或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基本都存在着室内空气含菌量超标的问题。流行性疾病在人体传染的媒介中,大部分是由空气中漂浮的细菌和病毒所引起的。因此,很多国家都对室内空气含菌量制定了最低限量标准,但是通过根据实际检测状况,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达标率普遍都很低,而且有机化合物TVOC超标严重,室内空气含菌量超标会引发诸多问题。比如,食品加工业在生产食品时,如果室内空气含菌量超标,空气中的细菌非常容易同被加工的食品接触,造成食品细菌总落数不达标。又如,手术室是医院内控制感染的重要部门之一,空气中微生物浓度是手术室洁净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潜在来源。目前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常规监测是消毒后静态下监测所获得的数据,但在手术实际过程中,动态下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含量变化往往成几何倍数的增加,它来之于人体的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和外部通风系统,空气中弥漫和扩散着消毒剂和各种药剂的异味,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高的更是惊人,这直接危害医生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菌落总数和有机化合物TVOC的控制很难到达百级洁净手术室标准。目前,对密闭空间或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含菌量超标问题,通常都是单独采用负离子发生器来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但是负离子发生器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较差,基本无法清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机物,也无法有效灭杀细菌和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效果好,能清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机物,有效灭杀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光触媒模块、风机、离子发生器;所述箱体的下部箱壁设有侧向开放的进风口,其顶部箱壁设有向上开放的出风Π ;所述风机安装在箱体内,其排风口朝向正上方,其吸气口正对箱体下部箱壁的进风口 ;所述光触媒模块有至少两个,从上至下 依次安装在箱体内,且均高于风机的排风口,每个光触媒模块均设有多块板面涂附有光触媒涂层的玻璃基板,且每个光触媒模块中的各玻璃基板之间留有上下通畅的通气空间,每个光触媒模块中有至少一块玻璃基板上装有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箱体内设有一空气加热舱,该空气加热舱位于两个上下相邻的光触媒模块之间,其上端开放,其底部设有一能调节开度的进风口,空气加热舱内设有远红外加热器、温度感应器;所述离子发生器是负离子发生器或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箱体内,且高于各光触媒模块;所述箱体下部箱壁上的进风口上遮盖有一透气活性炭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箱壁上的出风口上遮盖有一透气金属网罩。进一步的,每个光触媒模块中的各玻璃基板的板面相互平行,且相邻玻璃基板之间的间距在1-10毫米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光触媒模块中的玻璃基板板面涂附的光触媒涂层为纳米级贵金属颗粒与纳米级二氧化钛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每块玻璃基板板面涂附的光触媒涂层厚度在10-30纳米。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发生器是发光强度在500-20001W之间,且所发射的紫外线波长在340-365纳米之间的紫外线灯。本技术提供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利用透气活性炭滤板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利用光触媒模块分解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将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无毒无害的气体,利用远红外加热器灭杀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通过多种净化方式的组合净化,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含菌量,具有很好的空气净化效果,特别适用于密闭空间或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光触媒模块、风机2、离子发生器6 ;所述箱体I的下部箱壁设有侧向开放的进风口,其顶部箱壁设有向上开放的出风Π ;所述风机2是离心风机或横流风机,安装在箱体I内,其排风口朝向正上方,其吸气口正对箱体下部箱壁的进风口;所述光触媒模块有至少两个,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箱体I内,且均高于风机2的排风口,每个光触媒模块均设有多块板面涂附有光触媒涂层的玻璃基板3,且每个光触媒模块中的各玻璃基板3之间留有上下通畅的通气空间,每个光触媒模块中有至少一块玻璃基板3上装有紫外线发生器10 ;所述箱体I内设有一空气加热舱,该空气加热舱位于两个上下相邻的光触媒模块之间,其上端开放,其底部设有一能调节开度的进风口 11,空气加热舱内设有远红外加热器9、温度感应器8,所述远红外加热器9是远红外陶瓷加热器或远红外卤素管加热器;所述离子发生器6是负离子发生器或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箱体I内,且高于各光触媒模块。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下部箱壁上的进风口上遮盖有一可脱卸的透气活性炭滤板4,所述活性炭滤板由超微孔的活性炭粉末压制而成;箱体顶部箱壁上的出风口上遮盖有一可脱卸的透气金属网罩5。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光触媒模块中的各玻璃基板的板面相互平行,且相邻玻璃基板之间的间距在1-10毫米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触媒模块中的玻璃基板板面涂附的光触媒涂层为现有技术,其材质为纳米级贵金属颗粒与纳米级二氧化钛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贵金属颗粒是纳米级钼颗粒、纳米级钯颗粒、纳米级铑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每块玻璃基板板面涂附的光触媒涂层厚度在10-30纳米。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发生器是发光强度在500-20001W之间,且所发射的紫外线波长在340-365纳米之间的紫外线灯。本技术实施例适用于净化密闭空间或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内的空气,其工作原理如下风机通过箱体下部箱壁进风口吸入室内空气后再通过排风口向上排出,室内空气在吸入风机前先由透气活性炭滤板吸附掉颗粒物及部分气溶性物质;风机排出的空气由下向上依次流经下起第一个光触媒模块、空气加热舱、下起第二个光触媒模块,最后流过箱体上部的离子发生器,再从箱体顶部箱壁上的出风口通过透气金属网罩排出返回室内,实现空气的再生循环利用;空气流经光触媒模块时,紫外线发生器发出的紫外线激活纳米二氧化钛的光触媒效应,光触媒模块中的玻璃基板板面涂附的光触媒涂层,将流经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分解拆散成原子状态,并通过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把原子重新还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气,有效地分解了流经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空气流经空气加热舱时,空气加热舱内的远红外加热器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热,灭杀流经空气中的微生物,并增加流经空气中剩余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活化能;空气流经离子发生器时,离子发生器对流经空气进行改性净化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光触媒模块、风机、离子发生器; 所述箱体的下部箱壁设有侧向开放的进风口,其顶部箱壁设有向上开放的出风口 ; 所述风机安装在箱体内,其排风口朝向正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光触媒模块、风机、离子发生器;所述箱体的下部箱壁设有侧向开放的进风口,其顶部箱壁设有向上开放的出风口;所述风机安装在箱体内,其排风口朝向正上方,其吸气口正对箱体下部箱壁的进风口;所述光触媒模块有至少两个,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箱体内,且均高于风机的排风口,每个光触媒模块均设有多块板面涂附有光触媒涂层的玻璃基板,且每个光触媒模块中的各玻璃基板之间留有上下通畅的通气空间,每个光触媒模块中有至少一块玻璃基板上装有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箱体内设有一空气加热舱,该空气加热舱位于两个上下相邻的光触媒模块之间,其上端开放,其底部设有一能调节开度的进风口,空气加热舱内设有远红外加热器、温度感应器;所述离子发生器是负离子发生器或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箱体内,且高于各光触媒模块;所述箱体下部箱壁上的进风口上遮盖有一透气活性炭滤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伯荣,郑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成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