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它包括位于车顶的空调壳体,在所述的空调壳体中设置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沿车前进方向,冷凝器总成在前,蒸发器总成在后;且在冷凝器盖的前部设置圆弧状导流孔,在冷凝器盖的两侧设置条状进风格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一体式设计,平行流换热器采用大单片,减少管路连接零件和壳体固定位置,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轻便稳定;(2)冷凝器平行流换热器横向前张角布置,冷凝器盖子前进风面设置有沿弧导流,可以大大提高进风均匀性和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减少能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尤其在空气品质要求高的大中型客车上使用的客车空调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车用空调还是分体式设计,结构复杂,重量较重,原材料使用量大,冷凝器八字型设计,离冷凝风机较远,空气流动分布不均,冷凝芯体换热能力不能有效发挥,蒸发器回风直接从车内引入,空气污浊,湿度不受控制,造成环境温湿度偏离人体舒适曲线。传统车用空调还是只能满足普通制冷的需要,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得到更舒适更健康的乘车环境,日益增多,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政府提倡节能减排,对于开发一款既舒适健康,又节能环保的车用空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车用空调显的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市场上车用空调存在的弊端,满足市场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高可靠性、低能耗、舒适、健康的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它包括位于车顶的空调壳体,在所述的空调壳体中设置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沿车前进方向,冷凝器总成在前,蒸发器总成在后;且在冷凝器盖的前部设置圆弧状导流孔,在冷凝器盖的两侧设置条状进风格栅。冷凝器总成中的冷凝器芯体安装在空调壳体的前部,且冷凝器芯体具有4-8度仰角。在所述的冷凝器盖与冷凝器芯体之间设置冷凝风机,冷凝风机呈W型或倒W型布置。所述的冷凝器芯体横向布置,且横向每隔300 600mm在纵向设置加强板。在蒸发器总成中,蒸发器芯体铜管采用沿风向错排布管方式,所述的蒸发器芯体铜管为4-6排。在蒸发器总成的回风口处设置空气过滤净化装置,所述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从回风口的外部到内部依次包括颗粒粗效过滤层、极化纤维过滤层、电子净化单元层、紫外光波单元层和纳米光触媒单元层。在所述空气过滤净化装置的前后安装空气压力采集装置,空气压力采集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在蒸发器总成的回风口和蒸发器芯体之间布置车外温度传感器,在车内布置车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车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一体式设计,平行流换热器采用大单片,减少管路连接零件和壳体固定位置,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轻便稳定;(2)冷凝器平行流换热器横向前张角布置,冷凝器盖子前进风面设置有沿弧导流,可以大大提闻进风均勻性和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减少能耗;(3)冷凝风机采用W型或倒W型布置,冷凝器芯体和底壳面形成前仰角,从而有效利用行车冲压,冷凝风机固定在固定板上,结构牢固,密封性好,提高有效进风,增加换热效果;(4)蒸发器回风口和蒸发器芯体之间布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从而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保证了空调更加舒适,调节更加细腻,提高了车内环境的品质;(5)设置空气净化装置,使车内空气更清新;( 6 )蒸发器芯体铜管布置采用沿风方向4-6排布管,错排方式,减少了蒸发器芯体阻力,提高了风机风量和效率,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凝器进风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行车进风时冷凝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它包括位于车顶的空调壳体13,在空调壳体13中设置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冷凝器总成主要包括冷凝器盖2、冷凝器芯体I及冷凝风机3 ;蒸发器总成主要包括蒸发器芯体6、蒸发风机11及蒸发器盖子12 ;其中,冷凝器盖2和蒸发器盖子12分别与空调壳体13对接,这样设计可以使结构重量更轻,达到轻量化设计要求。本技术为解决冷凝器进风量和风阻的关系,沿车前进方向,冷凝器总成在前,蒸发器总成在后;且在冷凝器盖2的前部设置圆弧状导流孔14,在冷凝器盖2的两侧设置条状进风格栅15,条状进风格栅15上有导流翻边,这样设计减少进风风阻,有利于风场均匀。冷凝器盖子两侧的条状进风格栅15和冷凝器内部壳体间相通,从而解决了两个问题一、在车辆速低行进时,可以扩大进风面,提高冷凝效果,从而提高能效比;二在车辆高速前进时,可以作为泄流面,这样可以减少行车阻力,从而提高整车能效。冷凝器总成中的冷凝器芯体I安装在空调壳体13的前部,且冷凝器采用大平行流换热器的布置方式。单片大平行流换热器由于其长和宽的距离较大,布置不好极易变形开裂,本技术采用平行流冷凝器芯体I横向距离每间隔300-600mm时在纵向加加强板,冷凝器芯体I横向布置,四周固定,并和车顶形成前仰角,仰角为4-8度,即可以为4、5、6、8度中的任意值。本技术克服技术难题,采用单片大平行流冷凝器总成,避免的多个芯体并联分流不均,连接管路变得简单,减少了故障点,提高的空调可靠性。另外,在冷凝器盖2与冷凝器芯体I之间设置冷凝风机3,冷凝风机3安装在固定板上,这样布置可以有效形成密封仓,提高通过换热器的风量,从而提高风机有效效率。且冷凝风机3呈W型或倒W型布置,这样布置可以在有限的宽度下,布置更多的风机,从而降低整体空调重量,减少行车油耗。在蒸发器总成中,蒸发器芯体铜管采用沿风向错排布管方式,上述的错排是指同排的两跟管和相邻排的一根管为正三角形布置,且蒸发器芯体铜管为4-6排。为提高空气净化功能,在蒸发器总成的回风口处设置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上述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从回风口的外部到内部依次包括颗粒粗效过滤层、极化纤维过滤层、电子净化单元层、紫外光波单元层和纳米光触媒单元层。工作时,控制系统给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发出高电平信号,使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内部极化纤维过滤层、EC电子净化单元层、紫外光波单元层和纳米光触媒单元层得电激发各组织单元运行,对过境空气气流进行净化处理,有效过滤了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除此之外,为了时刻都能提供高质量的空气,避免净化装置脏堵后仍然继续工作,本技术在空气过滤净化装置的前后安装空气压力采集装置,空气压力采集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判断其压力差,提醒用户及时清洗净化装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湿度联合调节功能,为了保证空调运行在人体舒适的温湿度范围。本技术在蒸发器总成的回风口和蒸发器芯体6之间布置车外温度传感器8,在车内布置车内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7 ;车外温度传感器8、车内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通过这些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最终控制压缩机和风机的转速,从而把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人体舒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它包括位于车顶的空调壳体(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调壳体(13)中设置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沿车前进方向,冷凝器总成在前,蒸发器总成在后;且在冷凝器盖(2)的前部设置圆弧状导流孔(14),在冷凝器盖(2)的两侧设置条状进风格栅(15)。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它包括位于车顶的空调壳体(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调壳体(13)中设置冷凝器总成和蒸发器总成;沿车前进方向,冷凝器总成在前,蒸发器总成在后;且在冷凝器盖(2)的前部设置圆弧状导流孔(14),在冷凝器盖(2)的两侧设置条状进风格栅(1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冷凝器总成中的冷凝器芯体(1)安装在空调壳体(13)的前部,且冷凝器芯体(I)具有4-8度仰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冷凝器盖(2)与冷凝器芯体(1)之间设置冷凝风机(3),冷凝风机(3)呈W型或倒W型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前迎风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芯体(I)横向布置,且横向每隔300 600mm在纵向设置加强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前迎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强,时红臣,王鹏,刘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