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024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包括外壳、充电电池、电路板和灯泡,还包括导线和插头,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设有绝缘盒,所述充电电池及电路板固定在绝缘盒内;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于充电电池,另一端连接于插头;所述灯泡通过电路板与充电电池连接。本充电式手电筒通过在金属外壳内设有绝缘盒,且充电手头通过导线与充电电池连接,从而防止手电筒漏电伤害人们的身体,提高了手电筒的安全性能,而且本充电式手电筒节能环保、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式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手电筒,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式手电筒。
技术介绍
手电筒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照明设备。传统的手电筒使用干电池作为电 源、利用金属材料作用外壳。因为大多数的干电池不能充电,所以干电池无法重复使用。而 且干电池内含有锌、锰、铅等元素的化学物质会污染环境。因此,目前大多数的手电筒的电源都使用了可充电、能反复使用的充电电池。相应 的,为了防止手电筒漏电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这些充电式的手电筒的外壳都是使用塑料 材料制作,这是因为塑料具有绝缘特性。但是塑料材料的外壳与金属材料的外壳相比,塑料 材料的外壳存在多种弊端。如1、由于塑料非常难于自然降解,所以塑料材料不利于环保; 2、因为塑料具有易燃性,当人们在使用不当时,如在充电过长时,电路短路产生大量热量造 成,引起塑料燃烧,从而造成火灾;3、塑料材料的外壳容易破碎,耐用性不高,使用寿命低, 且因塑料较脆,当手电筒受到撞击或重挤压时,容易破裂;4、塑料外壳的材料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安全性高 的充电式手电筒。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充电式手电筒,包括外壳、充电电 池、电路板和灯泡,还包括导线和插头,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设有绝缘盒,所述 充电电池及电路板固定在绝缘盒内;所述导线的一端通过电路板连接于充电电池,另一端 连接于插头;所述灯泡通过电路板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灯泡为LED灯泡。LED灯泡耐用、节能、不会产生有害金属,从而可提高整体充 电式手电筒的节能环保性能。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头部、筒身和尾盖,筒身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头部、尾盖连接; 所述绝缘盒固定于筒身内,电路板固定于绝缘盒的前部,充电电池固定于绝缘盒的后部,所 述电路板设置有开关;所述头部安装有反光杯,灯泡穿过反光杯底部的通孔,灯泡的发光部 分置于反光杯内。所述绝缘盒包括主体和盒盖,主体的后部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内设置有电池格 板;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方块和弧形支撑板,所述定位方块穿过筒身侧面的通孔; 所述主体的前部两侧都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一止退锯齿;所述盒盖的截面呈 半圆环,盒盖与主体的接触面设置有与第一止退锯齿配合的第二止退锯齿。所述主体通过 定位方块固定于筒身内。所述第一止退锯齿与第二止退锯齿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使盒盖 与主体配合时可以达到自锁的效果。当盒盖向主体的向部方向移动时,由于与盒盖接触的 面为倾斜面,从而盒盖顶住筒身的内侧面,此时截面为半圆环的盒盖与弧形支撑板一起顶 住,同时对筒身的内侧施加向外的作用力,从而令绝缘盒固定于筒身内。所述筒身的前端设置有卡簧和外螺纹,外螺纹位于卡簧的前面,头部的一端设置 有卡纹和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卡簧与卡纹配合;头部的另一端安装有透明 片。所述透明片为玻离片或透光性良好的塑料片。所述头部的内螺纹与筒身的外螺纹配合, 令头部可以相对筒身具有一定角度的转动和一定距离的位移,改变反光杯与灯泡之间的位 置,从而实现光聚焦的调节功能。而所述卡簧与卡纹之间的配合,是为了当头部相对筒身转 动时,卡簧撞击卡纹时具有一定节奏的声响,从而让人更容易调整出理想的光聚焦效果。所述筒身后部安装有后盖,后盖设置有与插头配合的插槽,插头位于筒身和尾盖 形成的空间内。当手电筒不充电时,将插头插入插槽中,从而稳定放置插头。这可防止插头 发生摆动时,插头的金属块不小心触碰到电路板中的电路,从而导致电路短路烧毁。所述尾盖的长度为35mnT70mm;所述尾盖的一端固定于筒身后端,另一端设置有 装饰盖。较长的尾盖方便人们的操作,容易把尾盖与筒身的后端进行固定或分离。所述装 饰盖令尾盖更美观,且起到相对密封的效果。所述充电式手电筒还包括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位于灯泡的后面,且与电 路板连接。当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充电指示灯发光,从而提醒人们此充电式手电筒处于充 电状态。所述导线的长度为200mm 250mm。所述电路板同时设置有充电电路和照明电路。将充电电路和照明电路同时设置于 一张电路板中,减少电路板的使用面积,故不仅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更容易将电路板安装 于绝缘盒中。而且在同一电路板中设置两个电路可使电器元件的故障点减少,从而令电路更稳定、可靠。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充电式手电筒使用金属材料为外壳有利于环保,同时由于金属材料非常难燃 烧,所以不会发生因电路短路而引起火灾,这大大提高了充电式手电筒的安全性能。2、本充电式手电筒使用硬度大,韧性好的金属材料的外壳,从而提高了充电式手 电筒的使用寿命,且耐摔,同时金属外壳的投入成本低。3、本充电式手电筒的外壳分成多个部分,且各个部分容易进行固定或分离,所以 此充电式手电筒容易安装和维护,同时头部可相对筒身转动,从而实现光聚焦功能的调节。4、本充电式手电筒的电路板和电池通过绝缘盒与金属材料的外壳隔离,防止手电 筒漏电伤害身体,从而提高了此充电式手电筒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充电式手电筒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充电式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绝缘盒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绝缘盒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充电式手电筒,包括外壳、充电电池10、电路板13和灯泡2,还包括导线和9插头6,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设有绝缘盒11,所述充电电池10 及电路板13固定在绝缘盒11内;所述导线9的一端通过电路板13连接于充电电池1.,另 一端连接于插头6 ;所述灯泡2通过电路板13与充电电池10连接。所述灯泡2为LED灯泡。LED灯泡耐用、节能、不会产生有害金属,从而可提高整体 充电式手电筒的节能环保性能。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头部1、筒身4和尾盖7,筒身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头部1、尾 盖7连接;所述绝缘盒11固定于筒身4内,电路板13固定于绝缘盒11的前部,充电电池10 固定于绝缘盒11的后部,所述电路板13设置有开关12 ;所述头部I安装有反光杯15,灯泡 2穿过反光杯15底部的通孔,灯泡15的发光部分置于反光杯15内。为了令整个充电式手 电筒更美观,在头部I安装有装饰圈。所述筒身4的侧面设置有开关键3,开关键3与开关15连接。所述开关15为滑动 式开关,当开关键3向前拨时,开关键3带动开关15,令电路形成闭路电路,从而令灯泡2通 电,手电筒起到照明的效果;当开关键3向后拨,令电路形成开路,从而将不向灯泡3通电。图3和图4所示的绝缘盒11包括主体17和盒盖18,主体17的后部设置有电池槽 173,电池槽173内设置有电池格板175 ;所述主体17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方块172和弧形支 撑板171,所述定位方块172穿过筒身4侧面的通孔;所述主体17的前部两侧都设置有倾 斜面176,倾斜面176上设置有第一止退锯齿174 ;所述盒盖18的截面呈半圆环,盒盖18与 主体17的接触面设置有与第一止退锯齿174配合的第二止退锯齿181。所述主体17通过 定位方块172固定于筒身4内。所述第一止退锯齿174与第二止退锯齿181的倾斜方向相 反,从而使盒盖18与主体17配合时可以达到自锁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包括外壳、充电电池、电路板和灯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和插头,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设有绝缘盒,所述充电电池及电路板固定在绝缘盒内;所述导线的一端通过电路板连接于充电电池,另一端连接于插头;所述灯泡通过电路板与充电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虎辉照明科技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