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窗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757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太阳能窗体结构,包含一主框架,其具有一开口,并安装于建筑物顶部。主框架上设有一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与一驱动器,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接收太阳能以转换成电能输出,驱动器则连结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并驱动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主框架上移动,以封闭上述开口或露出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窗体是设置于建物顶部,以同时达到采光、发电与通风换气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窗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体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太阳能窗体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一般人大都喜欢向阳的房间,其原因之一就是房间中向阳的门窗可以带来最重 要的自然光源,使得房间在一年里都有充足的光线,还能让房间内呈现淡雅的金黄色调,所 以一般建筑物中,门窗是不可或缺的,而众多种类的门窗之中,除了有滑动式的门窗之外, 还有一种推开式的门窗,这种门窗在关闭的时候,需要一门窗把手固定于窗框,才能达到紧 密的关闭而避免风雨的侵袭。然而,上述的门窗若是装设于屋顶而作为天窗时,除了由于雨水等会直接落下于 门窗上之外,更因为天窗设置于建筑物顶处,无法人为开启,因此天窗安装为不可开启的窗 户,如此于晴天时,就无法恣意开启使房屋可以随时保持通风。再者,于现代生活中,各便利 的设施都需要电,从家里的电视到随身携带的行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或是汽车等等,无一不 需电力才能运作或是启动。加上目前出现石油危机,使得全世界目前正在积极地寻找能源 替代方案,其中,藉由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即为目前的一种方式。在现有习知技术中,若要 于天窗结构上采取太阳能,则于天窗内面贴上太阳能薄膜,以吸收太阳能,此作法在施工上 便多一道程序,造成施工人员麻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遂针对上述现习知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太阳能窗体结构,以有 效克服上述的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窗 体结构,使其利用一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进行太阳能与电能的转换,并采用驱动器来控 制窗板的开启与关闭,以同时达到采光、发电与通风换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窗体结构,其包含—主框架,具有一开口 ;一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其设于该主框架上,并接收太 阳能以转换成电能输出;以及一驱动器,其安装于该主框架上,并连结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 窗板,该驱动器驱动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该主框架上移动,以封闭该开口或露出该 开口。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还包含一第一气密防水隔音胶条,其设于该主框架的 框边,以位于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与该框边之间。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还包含一框体,其设 于该主框架上,并连结该驱动器;一下透光玻璃片,设于该框体的内侧壁上;一上透光玻璃 片,设于该框体的内侧壁上,并对应该下透光玻璃片平行设置;以及一薄膜太阳能电池,设 于该下透光玻璃片上,并位于该上透光玻璃片与该下透光玻璃片之间,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接收该太阳能以转换成该电能输出。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还包含一第二气密防水隔音胶条,设于该内侧壁上,以位于该下透光玻璃片与该框体之间;以及一第三气密防水隔音胶条,设于该内侧壁上,以位于该上透光玻璃片与该框体之间。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还包含一衔接部,其系设于该主框架的外侧壁。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还包含一微型逆变器,其设于该主框架上,并电性连接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以接收该电能,将其输出给外部负载使用。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驱动器电性连接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并接收该电能,以驱动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该主框架上移动。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驱动器接收市电,以驱动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该主框架上移动。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是以一侧边枢接该主框架的一框边,该驱动器驱动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以该框边为轴进行转动。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主框架于外侧壁具有二滑轨,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设于该二滑轨中,该驱动器驱动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在该滑轨中滑动。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驱动器还连结至少一绿能设备,以驱动之。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主框架设于一建筑物得顶部。前述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推杆组件或马达组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提供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包含具有一开口的一主框架。主框架上设有一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与一驱动器,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接收太阳能以转换成电能输出,驱动器则连结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并驱动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主框架上移动,以封闭开口或露出开口。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还包含一框体,其设于主框架上,并连结驱动器。有一下透光玻璃片与一上透光玻璃,皆设于框体的内侧壁上,并互相平行设置。于下透光玻璃片上设有一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位于上透光玻璃片与下透光玻璃片之间,此薄膜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能以转换成电能输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利用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及其连结的驱动器,达到采光、发电与自动通风换气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图2图3结构示意图。图4图5图6结构示意图。10是本技术太阳能窗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是本技术太阳能窗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是本技术太阳能窗体结构的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主框架上转动的是本技术太阳能窗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是本技术太阳能窗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是本技术太阳能窗体结构的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主框架上滑动的主框架12开口13衔接部14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6框边18驱动器20微型逆变器22第一气密防水隔音胶条24框体26下透光玻璃片28上透光玻璃片30薄膜太阳能电池32第二气密防水隔音胶条34第三气密防水隔音胶条36滑轨38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40框体42下透光玻璃片44上透光玻璃片46薄膜太阳能电池48第二气密防水隔音胶条5C)第三气密防水隔音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分别是本技术太阳能窗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结构分解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窗体结构包含一主框架10,其具有一开口 12,此主框架10可设于建筑物的顶部,且主框架10的外侧壁设有一衔接部13,以安装于建筑物上。主框架10上设有一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以一侧边枢接主框架10的一框边16,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接收太阳能以转换成电能输出。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本身即具有太阳能电池的转换能量的作用,故不需要再额外增设太阳能薄膜,造成施工的麻烦。主框架10上亦安装有一驱动器18,如推杆组件或马达组件。 驱动器18可以有不同的能量来源,例如驱动器18可以接收市电,或者,驱动器18可电性连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并接收转换而来的电能,在此是以电性连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为例。驱动器18亦连结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并接收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输出的电能,以驱动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于主框架10上移动,进而封闭开口 12 或露出开口 12,省去人工开启的动作。此外,驱动器18还连结至少一绿能设备,以驱动之, 达到整合式的电动控制。此外,主框架10上还设有一微型逆变器20或电源转换器,其电性连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14,以接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主框架,具有一开口;一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其设于该主框架上,并接收太阳能以转换成电能输出;以及一驱动器,其安装于该主框架上,并连结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该驱动器驱动该模块化太阳能透光窗板于该主框架上移动,以封闭该开口或露出该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君刘诗圣刘吉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新能源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