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丝筒非移动式走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75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的丝筒非移动式走丝机构,由电机1、丝筒2、侧板5、传动副4、丝杠6以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有的带绕丝轮8的螺母件9所组成,当电机带动丝筒及丝杠转动时,螺母件就沿丝杠轴向来回移动,通过绕丝轮将电极丝按螺旋线方式均匀地绕在丝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所占空间可比现有走丝机构缩小近一半,电机功率也可降低许多,同时零件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也容易保证。(*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走丝机构的改进。在传统的走丝机构中,是由丝杠的转动带动丝筒及拖板作来回移动,从而使电极丝按螺旋线方式均匀地绕在丝筒上。这样走丝机构工作时所占空间大,带动走丝机构工作的电机所耗功率也大,同时对零件的加工、安装要求也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小、电机所需功率小的丝筒非移动式走丝机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走丝机构中丝杠的转动由电机通过传动副来带动,其特征在于丝杠两端安装在丝筒两端的侧板上面,丝杠上有一可沿丝杆来回移动的螺母件,螺母件一侧沿其径向延伸,端部有一个绕丝轮与丝杠及丝筒同轴向。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带动丝筒转动,同时通过传动副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上的螺母件就带动绕丝轮沿丝杠轴向做来回移动,将丝架上的电极丝通过绕丝轮连接到丝筒上,随着丝筒的转动和绕丝轮的来回移动,电极丝就按螺旋线方式均匀地缠绕在丝筒上,电极丝的走丝运动通过绕丝轮的纵向移动实现。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在工作时丝筒不作来回移动,只有丝杠上的螺母件及绕丝轮在丝筒长度范围内作来回移动,因此所占空间长度就比传统的走丝机构缩小了近一半,而且由于排除了丝筒及带动它的拖板的来回移动,电机所耗功率只要带动丝筒及丝杠作转动即可,因此电机的功率也只要很小,同时由于螺旋线走丝通过绕丝轮来实现,零件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也就容易保证。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实施过程中,电机1的功率只要在150W内即可,丝筒2与传统的一样,传动副4可采用同步齿形带或齿轮,两侧板5可直接固定在基座3上,丝杠6上的螺母件9可通过其外的套筒10上的定位槽11定位,从而使其沿丝杠轴向来回移动,也可通过其它定位件定位(如两根定位杆卡在螺母件沿根部的两侧,也可用一根穿入螺母件中定位)。绕丝轮8可是双槽轮,由它带动电极丝7走丝时电极丝的张力会有微小变化,可通过恒张力装置来调整。权利要求1.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的走丝机构,丝杠(6)的转动由电机(1)通过传动副(4)带动,其特征在于丝杠两端安装在丝筒(2)两端的侧板(5)上面,丝杠上有一个可沿丝杠轴向来回移动的螺母件(9),螺母件一侧沿其径向延伸,端部有一个绕丝轮(8)与丝杠及丝筒同轴向。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的丝筒非移动式走丝机构,由电机1、丝筒2、侧板5、传动副4、丝杠6以及本技术特有的带绕丝轮8的螺母件9所组成,当电机带动丝筒及丝杠转动时,螺母件就沿丝杠轴向来回移动,通过绕丝轮将电极丝按螺旋线方式均匀地绕在丝筒上。本技术在工作时所占空间可比现有走丝机构缩小近一半,电机功率也可降低许多,同时零件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也容易保证。文档编号B23H7/10GK2179801SQ9323781公开日1994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余承光, 刘志东, 赵健 申请人:深圳福斯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的走丝机构,丝杠(6)的转动由电机(1)通过传动副(4)带动,其特征在于丝杠两端安装在丝筒(2)两端的侧板(5)上面,丝杠上有一个可沿丝杠轴向来回移动的螺母件(9),螺母件一侧沿其径向延伸,端部有一个绕丝轮(8)与丝杠及丝筒同轴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承光刘志东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福斯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