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512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大径圆缸,大径圆缸的左侧连接有与其同轴且密封相连通的小径圆缸,大径圆缸与小径圆缸所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能够左右移动的变径活塞,变径活塞将小径圆缸和大径圆缸所形成的内腔间隔分成浓水室、增压室和原水室,大径圆缸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增压室进、出水口和原水室进、出水口,小径圆缸的左端设置有浓水室进、出水口,工作时,原水室与反渗透膜进水口相连接,浓水室与反渗透膜浓水口相连接,增压室与增压泵相连接,上述装置能够利用高压的浓水和高压泵协同对原水加压并注入反渗透膜进水口中进行淡化过滤,回收未经反渗透膜过滤的高压浓水中的能量,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企业生产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量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从所周知,反渗透淡化技术是利用高压泵将原海水加压,使原海水的压力达到所需要的操作压力,加压后的原水流入反渗透膜压力容器中,经反渗透膜过滤后的淡水成为产品水,而未透过反渗透膜的浓海水则带着高压排出,但是被排出的浓水仍然具有很高的压力,假如不进行回收利用,则会既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又影响企业生产效益,不利于企业发展,现在市面上应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都偏向大型化和复杂化,设备成本高,运行维护成本大,不适合于小规模的海水淡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又可以回收海水淡化过程中排出的浓水的能量的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大径圆缸,大径圆缸的左侧连接有与其同轴且密封相连通的小径圆缸,大径圆缸与小径圆缸所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能够左右移动的变径活塞,变径活塞将小径圆缸和大径圆缸所形成的内腔间隔分成浓水室、增压室和原水室,大径圆缸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增压室进、出水口和原水室进、出水口,小径圆缸的左端设置有浓水室进、出水口,本技术工作时,原水室与反渗透膜进水口相连接,浓水室与反渗透膜浓水口相连接,增压室与增压泵相连接,上述装置能够利用高压的浓水和高压泵协同对原水加压并注入反渗透膜进水口中进行淡化过滤,从而回收了未经反渗透膜过滤的高压浓水中的能量,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增压室进、出水口位于同一直线上,增压室进、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止回阀芯Ⅰ,两个止回阀芯之间设置有互封柱塞Ⅰ,增压室出水口处设置有使得互封柱塞Ⅰ压向增压室进水口的弹簧,上述的止回阀芯Ⅰ和互封柱塞Ⅰ能够使得增压室进水口和增压室出水口不能够同时接通,只能接通其中一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水室进、出水口处位于同一直线上,原水室进、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止回阀芯Ⅱ,两个止回阀芯Ⅱ之间设置有互封柱塞Ⅱ,原水室出水口处设置有使得互封柱塞Ⅱ压向原水室进水口的弹簧,上述的止回阀芯Ⅱ和互封柱塞Ⅱ能够使得原水室进水口和原水室出水口不能够同时接通,只能接通其中一个。进一步,所述浓水室进、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止回阀芯Ⅲ,两个止回阀芯Ⅲ之间设置有互封柱塞Ⅲ,浓水室出水口处设置有使得互封柱塞Ⅲ压向浓水室进水口的弹簧,上述的止回阀芯Ⅲ和互封柱塞Ⅲ能够使得浓水室进水口和浓水室出水口不能够同时接通,只能接通其中一个。进一步,所述变径活塞在浓水室中的行程与在原水室中的行程相同,大径圆缸的截面面积与小径圆缸的截面面积之差与大径圆缸的截面面积之比等于海水淡化机的反渗透过滤膜组的回收率,上述的结构能够最大效率回收浓水能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在大径圆缸与小径圆缸所形成的内腔中设置一个能够左右移动的变径活塞的结构,变径活塞将大径圆缸和小径圆缸所形成的内腔分隔成浓水室、增压室和原水室,通过分别位于浓水室内的高压浓水和增压室内的增压原水协同挤压变径活塞并使其向右移动挤压位于原水室中未加压的原水,从而对原水室中未加压的原水进行加压和将其注入反渗透过滤膜中进行过滤淡化,回收了未经反渗透膜过滤且具有高压的浓水中的能量,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采用高压的浓水进行工作时的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排出工作后的浓水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 5,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大径圆缸1,大径圆缸1的左侧连接有与其同轴且密封相连通的小径圆缸2,大径圆缸1与小径圆缸2所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可以沿着大径圆缸1所在轴线方向左右移动的变径活塞3,变径活塞3将小径圆缸2和大径圆缸1所形成的内腔间隔分成浓水室4、增压室5和原水室6,上述变径活塞3在浓水室4中的行程优先设置成与变径活塞3在原水室6中的行程相同,大径圆缸1的左端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增压室进、出水口51、52,大径圆缸1的右端设置有大径缸盖10,大径缸盖10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原水室进、出水口61、62,小径圆缸2的左端设置有小径缸盖20,小径缸盖20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浓水室进、出水口41、42,所述变径活塞3的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外型呈“T”字形,直径大的一端位于大径圆缸1内,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小径圆缸2内,上述大径圆缸1的截面面积与小径圆缸2的截面面积之差与大径圆缸1的截面面积之比与海水淡化机的反渗透过滤膜组的回收率相等,即:反渗透过滤膜组的回收率=(大径圆缸1的截面面积-小径圆缸2的截面面积)÷大径圆缸1的截面面积。进一步,在增压室进、出水口51、52处分别安装一个防止增压的原水倒流的止回阀芯53,然后再在两个止回阀芯53之间设置一个可以在增压室进、出水口51、52所在直线上移动的互封柱塞Ⅰ54,最后在增压室出水口52处设置一条能够使得互封柱塞Ⅰ54压向增压室进水口51的弹簧,上述的弹簧优先采用为压缩弹簧,上述的结构能够使得将增压的原水从增压室进水口51注入增压室5时,增压的原水通过增压室进水口51时推动互封柱塞Ⅰ54向增压室出水口52移动,互封柱塞Ⅰ54挤压位于增压室出水口52处的止回阀芯53将增压室出水口52锁紧,防止增压的原水从增压室出水口52处流出,当增压室进水口51处没有原水注入时,位于增压室出水口52处的弹簧将互封柱塞Ⅰ54压向增压室进水口51,互封柱塞Ⅰ54挤压位于增压出水口51处的止回阀芯53将增压室进水口51锁紧,防止增压的原水倒流。再进一步,在原水室进、出水口61、62处分别设置一个能够防止未加压的原水倒流的止回阀芯Ⅱ63,然后再在两个止回阀芯Ⅱ63之间设置一个能够在原水室进、出水口61、62所在直线上移动的互封柱塞Ⅱ64,最后在原水室出水口62处设置一根使得互封柱塞Ⅱ64压向原水室进水口61的弹簧,所述的弹簧优先采用为压缩弹簧,上述的原水从原水室进水口61处注入原水室6中时,原水挤压互封柱塞Ⅱ64向原水室出水口62移动,互封柱塞Ⅱ64挤压位于原水室出水口62处的止回阀芯Ⅱ63并将原水室出水口62锁紧,防止原水从原水室出水口62处流出,当原水室进水口61处没有原水注入时,位于原水室出水口62处的弹簧将互封柱塞Ⅱ64压向原水室进水口61和将原水室进水口61锁紧,防止原水从原水室进水口61处倒流。进一步,在浓水室进、出水口41、42处分别设置一个能够防止浓水倒流的止回阀芯Ⅲ43,然后再在两个止回阀芯Ⅲ43之间设置一个能够在浓水室进、出水口41、42所在直线上移动的互封柱塞Ⅲ44,最后在浓水室出水口42处设置一条能够使得互封柱塞Ⅲ44压向浓水室进水口41的压缩弹簧,当浓水从浓水室进水口41处注入浓水室4时,浓水挤压互封柱塞Ⅲ44并使其向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径圆缸(1),大径圆缸(1)的左侧连接有与其同轴且密封相连通的小径圆缸(2),大径圆缸(1)与小径圆缸(2)所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能够左右移动的变径活塞(3),变径活塞(3)将小径圆缸(2)和大径圆缸(1)所形成的内腔间隔分成浓水室(4)、增压室(5)和原水室(6),大径圆缸(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增压室进、出水口(51、52)和原水室进、出水口(61、62),小径圆缸(2)的左端设置有浓水室进、出水口(41、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径圆缸(1),大径圆缸(1)的左侧连接有与其同轴且密封相连通的小径圆缸(2),大径圆缸(1)与小径圆缸(2)所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能够左右移动的变径活塞(3),变径活塞(3)将小径圆缸(2)和大径圆缸(1)所形成的内腔间隔分成浓水室(4)、增压室(5)和原水室(6),大径圆缸(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增压室进、出水口(51、52)和原水室进、出水口(61、62),小径圆缸(2)的左端设置有浓水室进、出水口(4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水淡化机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室进、出水口(51、52)位于同一直线上,增压室进、出水口(51、52)处分别设置有止回阀芯Ⅰ(53),两个止回阀芯(53)之间设置有互封柱塞Ⅰ(54),增压室出水口(52)处设置有使得互封柱塞Ⅰ(54)压向增压室进水口(51)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水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浩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蓬江区鑫浩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