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80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包括设有内腔的釜体、与该釜体上端配合的釜盖、用于连接釜体和釜盖的法兰、与该釜体下端连接的釜底和设于釜体外壁上的至少一个加强箍圈;釜体为聚丙烯PP制成的釜体,釜盖为PP制成的釜盖,法兰为PP制成的法兰,釜底为PP制成的釜底,加强箍圈为PP制成的加强箍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采用PP制成的釜体、釜盖、法兰、釜底和加强箍圈,不会因反应介质酸、碱的腐蚀影响中和釜的使用寿命,而且制作过程比设有内衬的中和釜更加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
技术介绍
萘系减水剂是一种化工产品,是以工业萘为主要原料,经过磺化反应、水解反应、 缩合反应和中和反应而成液体萘系的减水剂产品。中和釜是中和反应的关键设备,是用来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器。由于反应介质酸、碱的腐蚀,使得中和釜需要有耐腐蚀度较高的特性,所以现有的中和釜大都设有内衬,该内衬为钢衬和铺设于钢衬上的耐酸瓷砖构成。但由于以下原因,现有的中和釜维修损坏频率仍较高,使用寿命较短中和釜中反应介质酸、碱的腐蚀;设于中和釜中搅拌器搅拌物料时的冲刷;酸碱中和反应时释放的热能导致中和釜使用时热涨而不用时冷缩。以上因素使得中和釜中的耐酸瓷砖容易脱落,脱落后中和釜内的反应介质腐蚀钢衬和外部钢板,导致中和釜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解决了中和釜使用寿命较短 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包括设有内腔的釜体、与该釜体上端配合的釜盖、用于连接釜体和釜盖的法兰、与该釜体下端连接的釜底和设于釜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内腔的釜体、与该釜体上端配合的釜盖、用于连接釜体和釜盖的法兰、与该釜体下端连接的釜底和设于釜体外壁上的至少一个加强箍圈;釜体为聚丙烯PP制成的釜体,釜盖为PP制成的釜盖,法兰为PP制成的法兰,釜底为PP制成的釜底,加强箍圈为PP制成的加强箍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萘系减水剂合成生产用中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内腔的釜体、与该釜体上端配合的釜盖、用于连接釜体和釜盖的法兰、与该釜体下端连接的釜底和设于釜体外壁上的至少一个加强箍圈;釜体为聚丙烯PP制成的釜体,釜盖为PP制成的釜盖,法兰为PP制成的法兰,釜底为PP制成的釜底,加强箍圈为PP制成的加强箍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箍圈沿着釜体外壁的横截面曲线布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箍圈的数量为三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和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为PP制成的出料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中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釜底之间的距离Dl满足Dl ≤ 100cm。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和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夫立郑丰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