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鸿文专利>正文

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794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00
一种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包含一挠性承载单元,一电刺激产生单元,以及一电刺激输出单元。该挠性承载单元包含一承载部,以及自该承载部周侧延伸的一第一凸设部与一第二凸设部。该电刺激产生单元设于该承载部上,包含一输出一第一电流脉冲与一第二电流脉冲的电刺激产生部。该电刺激输出单元包含分别设于该第一凸设部与该第二凸设部上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一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一电流脉冲至该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通道,以及一连接该第二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二电流脉冲至该第二电极的第二电极通道。藉此可卷绕的方式缠绕固定于人体上凹凸不平的部分,并输出电流脉冲来刺激人体,舒缓酸痛,促进健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缠绕于人体上并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
技术介绍
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或是在剧烈运动后,常常会有身体酸痛的情况发生,为了消除这种不适的情况,身体必须作适当的休息,或是搭配按摩穴道或肌肉等方式舒缓酸痛的感觉。一般人长时间工作或剧烈运动后,已经身心俱疲,实难再有力气为自己按摩舒缓酸痛, 且光靠短时间(如睡一晚上或小憩片刻)的休息仍无法完全恢复,酸痛不适感长时间累积下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引发病变。经皮神经电刺激,简称TENS(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是利用低周波输出脉冲电流来达到酸痛舒缓或加强血液循环效果,其中低周波为输出频率较低的周波电流(频率介于f 1000Hz之间)。一般而言,经皮神经电刺激器是可以发出不同频率和强度的低压电脉冲,其电极可以放在针灸的穴位或身体需要缓解酸痛或增加血液循环的其他部位。目前也有所谓的中频电流(频率介于lOOOHflOOOOOHz之间)也被证实对于血液循环及特定肌肉运动有调解作用。根据国内外文献与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所证实与揭露的诸多数据,均表示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治疗酸痛舒缓筋络具有其功效,因此,市面上有许多利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身体进行按摩的产品。大部分的经皮神经电刺激按摩器均包含有一与人体接触的导电贴片以及一通过一导线与该导电贴片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组成,然而,该导线的设置容易在使用者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拉扯而受到损坏,并阻碍使用者身体的活动,十分不便。因此,遂有如中国台湾专利第1355951号的低周波脉冲贴片的设计产生,其为一种软性防水一片式电子低周波脉冲贴片,将电源及具有能产生正负二极电流脉冲输出的电路配置隐藏于内部,主机单元与耦合用传导贴片单元组在无需外加扣件固定下形成与外观结合为一片防水无缝防水形体的结构,用来作为产生低周波脉冲输出的一种自黏贴片装置。然而,此种贴片结构靠贴片的黏性直接黏贴于人体的皮肤上,并无任何固定位置的结构,仅能用于如肩膀、腹部、胸部等大面积且平坦的部位才不会因其本身的重量或是进行较剧烈动作而掉落,并不适合黏贴于凹凸不平且面积较小的部位,如手腕、脚踝及四肢肢干等部位,使用的范围因此受限,且长期使用下来,贴片的黏性会因反复的撕下、贴上而逐渐消失,而无法黏贴于身体上,需要再额外购买新贴片替换,造成消费者的负担。又其贴片是设置于电路正下方,需要准确的贴附在酸痛的部位才能发挥效用,若遇到如上述脚踝、手腕等不易黏贴的位置,无法黏贴而舒缓酸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刺激器仅以贴片黏贴的方式无法固定在身体上的脚踝、手腕及四肢肢干等凹凸不平的部位。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该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包含一挠性承载单元,包含一承载部,以及自该承载部周侧延伸的一第一凸设部与一第二凸设部;一电刺激产生单元,设于该承载部上,包含一提供电力的电力源,以及一与该电力源连接受该电力驱动并输出一第一电流脉冲及一与该第一电流脉冲电性相异的第二电流脉冲的电刺激产生部;以及一电刺激输出单元,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凸设部上的第一电极,一设于该第二凸设部上的第二电极,一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一电流脉冲至该第一电极输出的第一电极通道,以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二·电流脉冲至该第二电极输出的第二电极通道。进一步地,该电刺激产生单元包含一与该电刺激产生部连接并控制该电刺激产生部输出该第一电流脉冲与该第二电流脉冲的开关部。进一步地,该电刺激产生部夹设于该电力源与该开关部之间。进一步地,该承载部为一带状结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与该第一连接部结构对应并相互结合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地,该承载部为一带状结构,且自该承载部两端分别延伸出该第一凸设部与该第二凸设部。进一步地,该电刺激产生单元具有一设于该承载部上电性连接该电力源与该电刺激产生部的导电部。进一步地,该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包含一与该第一电极连接并输出该第一电流脉冲的第一贴片,以及一与该第二电极连接并输出该第二电流脉冲的第二贴片。进一步地,该第一凸设部为一第一贴片,该第二凸设部为一第二贴片。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挠性承载单元的该承载部为一带状结构,可以卷绕的方式缠绕固定于人体上凹凸不平的部分,如脚踝、手腕,再经由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输出该第一电流脉冲与该第二电流脉冲来刺激人体,舒缓酸痛,促进健康。其中该承载部可利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结合,更增强了固定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的外观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的再一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包含一挠性承载单元1,一电刺激产生单元2,以及一电刺激输出单元3。该挠性承载单元I包含一承载部11,以及自该承载部11周侧延伸的一第一凸设部12与一第二凸设部13。该电刺激产生单元2设于该承载部11上,该电刺激产生单元2包含一提供电力的电力源21,以及一与该电力源21连接的电刺激产生部22,该电刺激产生部22受该电力驱动并输出一第一电流脉冲及一与该第一电流脉冲电性相异的第二电流脉冲。该电刺激输出单元3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凸设部12上的第一电极31, —设于该第二凸设部13上的第二电极32, —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31与该电刺激产生部22并传导该第一电流脉冲至该第一电极输出的第一电极通道33,以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32与该电刺激产 生部22并传导该第二电流脉冲至该第二电极32输出的第二电极通道34。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该承载部11为一带状结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11以及一与该第一连接部111结构对应并相互结合的第二连接部112,除了直接将该承载部11平放于人体上较平坦的部位外,例如肩膀、腹部,使用者还可利用该承载部11卷绕于人体上较凹凸不平的部位,例如脚踝、手腕等,并且利用该第一连接部111与该第二连接部112相互结合而得以更稳固地固定于人体上。该第一连接部111与该第二连接部112在本实施例中为相互对应的魔鬼毡结构,但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该第一连接部111与该第二连接部112还可为相互扣合的公扣与母扣或可相互捆绑的绳子。另外,该电力源21与该电刺激产生部22分别设于该承载部11上,该电刺激产生单元2具有一设于该承载部11上电性连接该电力源21与该电刺激产生部22的导电部24,该电刺激产生部22利用该导电部24取得该电力源21的电力,并将该电力转换为该第一电流脉冲与该第二电流脉冲,其中该第一电流脉冲与该第二电流脉冲可为低频电流或中频电流或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为了调控该电刺激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包含:一挠性承载单元,包含一承载部,以及自该承载部周侧延伸的一第一凸设部与一第二凸设部;一电刺激产生单元,设于该承载部上,包含一提供电力的电力源,以及一与该电力源连接受该电力驱动并输出一第一电流脉冲及一与该第一电流脉冲电性相异的第二电流脉冲的电刺激产生部;以及一电刺激输出单元,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凸设部上的第一电极,一设于该第二凸设部上的第二电极,一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一电流脉冲至该第一电极输出的第一电极通道,以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二电流脉冲至该第二电极输出的第二电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包含一挠性承载单元,包含一承载部,以及自该承载部周侧延伸的一第一凸设部与一第二凸设部;一电刺激产生单元,设于该承载部上,包含一提供电力的电力源,以及一与该电力源连接受该电力驱动并输出一第一电流脉冲及一与该第一电流脉冲电性相异的第二电流脉冲的电刺激产生部;以及一电刺激输出单元,包含一设于该第一凸设部上的第一电极,一设于该第二凸设部上的第二电极,一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一电流脉冲至该第一电极输出的第一电极通道,以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与该电刺激产生部并传导该第二电流脉冲至该第二电极输出的第二电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产生电刺激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刺激产生单元包含一与该电刺激产生部连接并控制该电刺激产生部输出该第一电流脉冲与该第二电流脉冲的开关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产生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鸿文
申请(专利权)人:魏鸿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