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81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分液袋、三通件、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其中三通件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与两穿刺器连接,三通件的出口与分液袋进液端连通,所述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螺纹连接,药液过滤器通过第二软管与分液袋出液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配合处松脱、漏液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的不便。其次在需要两种不同药液时,通过其两个穿刺器就能将两种药液彻底分开,避免发生药物反应,防止药液相互污染,也延长了医护人员换药的频率,从而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使用的输液器是一次性双插单袋输液器,这类输液器主要克服原有输液器不能将两种不同药液彻底分开,药液易发生药物反应,医务人员的换药工作量大的不足。这类输液器主要是由穿刺器、流量调节器、分液袋、普通过滤器和输液针组成。如中国技术专利号为200720080240. 2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双插单袋的输液器,但是这类输液器的不足是过滤精度不高,会影响到病人的健康。如遇到的患者是小孩 时,由于小孩的血管较细,采用此类输液器,则会有较大微粒(一般只能过滤5um以上的微粒)进入药液中,这样则容易造成小孩的血管堵塞,引起一定的负面作用,从而影响到正常患者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输液器在临床使用中,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小动作(比如上卫生间、在病床上翻动等),这样就会对输液器有不同程度的拉扯,有时会出现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配合处松脱的现象,这不仅会造成药液的浪费和污染,还会给患者造成更换输液器二次穿刺的痛苦,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对药液的过滤精度加以提高,从而对病人的身体加以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配合处松动、脱落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分液袋、三通件、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其中三通件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与两穿刺器连接,三通件的出口与分液袋进液端连通,所述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螺纹连接,药液过滤器通过第二软管与分液袋出液端连通。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进液流量调节器,这两进液流量调节器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管上且位于三通件与穿刺器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液流量调节器,其连接在第二软管上且位于分液袋与药液过滤器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滴筒,该滴筒连接在第二软管上且位于分液袋与出液流量调节器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用于加药用的二通管,该二通管上盖有平头橡胶帽。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挂环。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两穿刺器上还接有空气过滤器。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药液过滤器由带内腔的上壳体、药液过滤膜和带内腔的下壳体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上都带有锥管,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药液过滤膜固定在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内腔中,所述药液过滤器下壳体圆锥接头外周壁上设有与输液针座连接的连接螺纹。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输液针的输液针座与药液过滤器连接的内腔壁设置为与连接螺纹相应的螺纹状。本技术在传统输液器的基础上,将药液过滤器和与药液过滤器连接的输液针座的连接方式由之前的该为螺纹连接,这样针座与药液过滤器配合牢固无泄漏,这样就解决了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配合处松脱、漏液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的不便。本技术在需要两种不同药液时,通过其两个穿刺器就能将两种药液彻底分开,避免发生药物反应,防止药液相互污染,也延长了医护人员换药的频率,从而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药液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输液针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药液过滤器与输液针座装配好后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器,2-进液流量调节器,3-分液袋,4-三通件,5-第一软管,6-药液过滤器,7-输液针,8-第二软管,9-出液流量调节器,10-滴筒,11-二通管,12-挂环,13-空气过滤器,14-连接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包括两穿刺器1、两进液流量调节器2、分液袋3、三通件4、药液过滤器6、输液针7和出液流量调节器9,期间通过第一软管5和第二软管8连接成一体。其中穿刺器分为瓶塞穿刺器和圆盘穿刺器,且其中瓶塞穿刺器上设有空气过滤器13。具体的连接时是将三通件4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5与两穿刺器I连接,三通件4的出口与分液袋3进液端连通,将两进液流量调节器2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管5上且位于三通件4与穿刺器I之间。输液针7通过第二软管8与分液袋出液端连通,然后将药液过滤器6连接在第二软管8上,且位于分液袋3与输液针7之间,同时该药液过滤器6的出液端与输液针采用螺纹连接。然后在药液过滤器6与分液袋3之间的第二软管8上再连接滴筒10和出液流量调节器9,出液流量调节器9位于药液过滤器6与滴筒10之间。为了方便在操作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药,因此在分液袋3上再设置用于加药用的二通管11,并在该二通管11上盖有平头橡胶帽。为了方便挂放分液袋,本技术还在分液袋3上增设一个挂环12。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看药液使用情况,还可以在分液袋的袋体上设置刻度值,这样更加直观准确的判定药液的使用情况。如图2—4所示,本技术改进之处就在于改变了药液过滤器6与输液针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的如下,药液过滤器6与输液针7的针座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从而使得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其具体结构如图2、3、4所示,本技术将药液过滤器6与输液针座之间的连接方式改为螺纹连接,具体的是在药液过滤器6的下壳体6:100处的圆锥接头外周壁上设置连接螺纹14,在输液针座7的内腔壁上设置成与连接螺纹相应的螺纹状,这样就使得药液过滤器与输液针之间的连接方式改为螺纹连接。因此配合牢固后无泄漏,这样就解决了输液针与药液过滤器配合处松脱、漏液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的不便。具体装配时,是通过旋转输液针座使药液过滤器与输液针座配合紧密,直至旋转不动为止。 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等同替换或简单的增减,以及未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衍生出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1)、分液袋(3)、三通件(4)、药液过滤器(6)和输液针(7),其中三通件(4)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5)与两穿刺器(1)连接,三通件(4)的出口与分液袋(3)进液端连通,所述输液针(7)与药液过滤器(6)螺纹连接,药液过滤器(6)通过第二软管(8)与分液袋(3)出液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I)、分液袋(3)、三通件(4)、药液过滤器(6)和输液针(7),其中三通件(4)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5)与两穿刺器(I)连接,三通件(4)的出口与分液袋(3)进液端连通,所述输液针(7)与药液过滤器(6)螺纹连接,药液过滤器(6)通过第二软管(8)与分液袋(3)出液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进液流量调节器(2 ),这两进液流量调节器(2 )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管(5 )上且位于三通件(4)与穿刺器(I)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液流量调节器(9),其连接在第二软管(8)上且位于分液袋(3)与药液过滤器(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螺纹药液过滤器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滴筒(10),该滴筒(10)连接在第二软管(8)上且位于分液袋(3)与出液流量调节器(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