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注塑滴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76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具领域,主要应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注塑滴斗,包括滴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滴斗本体的侧壁从上到下分为上段、中段、下段三部分,上段、下段的壁厚均匀,中段采用非均匀壁厚,中段的壁厚从中间部位向上段、下段逐渐增大。本输液器注塑滴斗将侧壁结构设计为中间薄两端厚,一方面,便于挤捏,使操作简便易行,使用手感舒适,另一方面,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注塑成型,生产制造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注塑滴斗,应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属于医疗器具领域。
技术介绍
输液器滴斗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上的主要部件,而注塑滴斗是输液器滴斗中品质较高的一种。但注塑滴斗的成型过程和使用效果并不是相当理想的。注塑滴斗难成型和使用手感不舒适是制约注塑滴斗普及的两个瓶颈。目前解决方案一般是通过设计抓料环和使用软料并减小壁厚来规避注塑滴斗难成型和使用手感不舒适的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成型且使用舒适的输液器注塑滴斗。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输液器注塑滴斗,包括滴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滴斗本体的侧壁从上到下分为上段、中段、下段三部分,上段、下段的壁厚均匀,中段采用非均匀壁厚,中段的壁厚从中间部位向上段、下段逐渐增大。所述中段的中间部位的壁厚为0. 4mnT0. 8mm。所述的上段、下段的壁厚均为0. 7mnTl. 3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输液器注塑滴斗将侧壁结构设计为中间薄两端厚,一方面,便于挤捏,使操作简便易行,使用手感舒适,另一方面,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注塑成型,生产制造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滴斗本体;2、上段;3、中段;4、中间部位;5、下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输液器注塑滴斗,包括滴斗本体1,滴斗本体I的侧壁从上到下分为上段2、中段3、下段5三部分,上段2、下段5的壁厚均匀,中段3采用非均匀壁厚,中段3的中间部位3最薄,壁厚为0. WO. 8mm,中段壁厚从中间部位4向上段2、下段5逐渐增大,上段2、下段5的壁厚均为0. 7mnTl. 3mm。在本实施例中,滴斗本体侧壁中段的中间部位3壁厚为0. 4mm,上段2、下段5的壁厚均为0. 7mm,此结构简单、易于注塑成型且便于挤捏,使用手感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器注塑滴斗,包括滴斗本体(1),其特征在于:滴斗本体(1)的侧壁从上到下分为上段(2)、中段(3)、下段(5)三部分,上段(2)、下段(5)的壁厚均匀,中段(3)采用非均匀壁厚,中段(3)的壁厚从中间部位(4)向上段(2)、下段(5)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器注塑滴斗,包括滴斗本体(1),其特征在于滴斗本体(I)的侧壁从上到下分为上段(2)、中段(3)、下段(5)三部分,上段(2)、下段(5)的壁厚均匀,中段(3)采用非均匀壁厚,中段(3)的壁厚从中间部位(4)向上段(2)、下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雯田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