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76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医疗器械中的一种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包括三组以上进液机构、分液袋、连接四条以上导管的多通接头、滴斗、输液泵和输液针,每组进液机构的出液端通过多通接头汇成一条管路后与分液袋的进液端连接,分液袋的出液端连接滴斗,滴斗出液端的软管穿过输液泵后与输液针连通,每组所述进液机构至少包括一穿刺器,穿刺器下方通过软管连接多通接头进液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组进液机构,将多种药液彻底分开,避免发生药物反应,防止药液相互污染,也延长了医护人员换药的间隔时间,从而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采用了输液泵,进一步对药液流量的精确度进行控制,因此对病人的身体健康进行了进一步的保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使用的输液器是只能将两种不同药液彻底分开。这类输液器主要是由穿刺器、流量调节器、分液袋、普通过滤器和输液针组成。如中国技术专利号为200720080240. 2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双插单袋的输液器,但是这类输液器的不足是由于是采用双插单袋的,因此对于需要输入药液的种类就有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加药、换药等操作,如同时强行加入多种药液则会造成药液相互污染,从而影响病人的监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输液器加以改进,从而对病人的身体加以保护,提高医护人员 的工作效率。随着输液泵技术的成熟,现在比较普遍使用的输液泵如德国的贝朗输液泵,麦森输液泵等等,这类输液泵可以准确地控制药液流量,但是目前还没出现泵式的袋式输液器,尤其是更加方便操作的多插单袋式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双插单袋输液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以上进液机构、分液袋、连接四条以上导管的多通接头、滴斗、输液泵和输液针,每组进液机构的出液端通过多通接头汇成一条管路后与分液袋的进液端连接,分液袋的出液端连接滴斗,滴斗出液端的软管穿过输液泵后与输液针连通,每组所述进液机构至少包括一穿刺器,穿刺器下方通过软管连接多通接头进液端。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该输液器还包括药液过滤器,其位于分液袋与输液针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液流量调节器,其位于输液泵与药液过滤器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每组进液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进入分液袋药液流量的进液流量调节器,该进液流量调节器位于多通接头与穿刺器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用于加药用的二通管,该二通管上盖有平头橡胶帽。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挂环。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穿刺器上还接有空气过滤器本技术通过设置多组进液机构,在需要三种以上的不同药液时,通过该多组进液机构就能轻松快速地将多种药液彻底分开,避免发生药物反应,防止药液相互污染,也延长了医护人员换药的时间,从而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除此之外,本技术还采用输液泵,进一步对药液流量的精确度进行控制,因此对病人的身体健康进行了进一步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器,2-进液流量调节器,3-分液袋,4-多通接头,5-输液泵,6-药液过滤器,7-输液针,8-软管,9-出液流量调节器,10-滴斗,11-二通管,12-挂环,13-空气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包括三组以上的进液机构、能连接四条以上导管的多通接头4、分液袋3、药液过滤器6、输液针7、其中每组进液机构都包括一个穿刺器1、进液流量调节器2 和空气过滤器13,空气过滤器13连接在穿刺器I的出液端,每组进液机构通过软管与多通接头4连接后汇成一条进液管路与分液袋3连通,每组进液机构中的进液流量调节器2连接在穿刺器I与多通接头4之间。分液袋3上设有便于随时加药的二通管11和方便挂放的挂环12,其中二通管11上盖有平头橡胶帽。前述的进液流量调节器2主要是为了调节药液的流量,同时起到开关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可采用管卡、流量调节器等具有调节液体流量的器件均可。所述穿刺器分为瓶塞穿刺器和圆盘穿刺器,且其中的瓶塞穿刺器上设有空气过滤器13。具体连接时是将多通接头4的进液口分别通过软管与进液机构连接,多通接头4的出口与分液袋3进液端连通,然后输液针7通过软管8与分液袋3出液端连通,然后将药液过滤器6连接在软管8上,且位于分液袋3与输液针7之间,然后在药液过滤器6与分液袋3之间的软管8上再连接滴斗10和出液流量调节器9,出液流量调节器9位于药液过滤器6与滴斗10之间。本技术为了进一步准确控制药液的流量还在所述的滴斗10出液端软管上设置一个输液泵5,该输液泵5可以采用市面上的普通输液泵,如德国的贝朗输液泵,麦森输液泵等等均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看药液使用情况,还可以在分液袋的袋体上设置刻度值,这样更加直观准确的判定药液的使用情况。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看药液使用情况,还可以在分液袋的袋体上设置刻度值,这样更加直观准确的判定药液的使用情况。本技术在实际的生产使用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增加分液袋的数量,如将上述的分液袋由一个替换成为两个等等。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等同替换或简单的增减,以及未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衍生出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以上进液机构、分液袋、连接四条以上导管的多通接头、滴斗、输液泵和输液针,每组进液机构的出液端通过多通接头汇成一条管路后与分液袋的进液端连接,分液袋的出液端连接滴斗,滴斗出液端的软管穿过输液泵后与输液针连通,每组所述进液机构至少包括一穿刺器,穿刺器下方通过软管连接多通接头进液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以上进液机构、分液袋、连接四条以上导管的多通接头、滴斗、输液泵和输液针,每组进液机构的出液端通过多通接头汇成一条管路后与分液袋的进液端连接,分液袋的出液端连接滴斗,滴斗出液端的软管穿过输液泵后与输液针连通,每组所述进液机构至少包括一穿刺器,穿刺器下方通过软管连接多通接头进液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该输液器还包括药液过滤器,其位于分液袋与输液针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式多插单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董合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