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768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套管、扩张器和导丝;所述穿刺针与扩张器设有与导丝配合的中空管道,其尾部均设有胶封膜;套管后端侧壁连接一导管和一引流管,其导管末端设有单向胶封膜;所述套管前端为尖端,套管前端侧壁开有侧孔,所述套管前端还设有与导管相通的气囊,所述套管尾部设有密封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操作复杂且创伤大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创伤小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胸腔积液病人治疗引流一般采取切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或多次穿刺,具体操作为胸部腋中线6-8肋间切开3-5cm 口子,以止血钳分离后将直径约l-2cm的硬橡胶管插入胸腔,缝合加外缝线固定,外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其存在以下弊端损伤大,切口较大,分离肌肉,对组织损伤大;疼痛明显,尤其是呼吸动作加重疼痛,患者耐受性差;操作复杂,操作时间长,易污染;并且对医生要求一定技能,适应范围小。在重症医学科有大量需要做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而且病情危重常累及多个胀器和系统,当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时更是急需处理,而请胸外科医师会诊很难第一时间赶到处理,耽误危重病人的抢救时机。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胸腔闭式引流不能满足临床ICU实际工作的需求,ICU医师急需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速度快,引流效果可靠的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创伤小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套管、扩张器和导丝;所述穿刺针与扩张器设有与导丝配合的中空管道,其尾部均设有胶封膜;套管后端侧壁连接一导管和一引流管,所述导管末端设有单向胶封膜;所述套管前端为尖端,套管前端侧壁开有侧孔,所述套管前端还设有与导管相通的气囊,所述套管尾部设有密封帽。进一步,所述导丝为螺纹状结构,且导丝端头为钝头。进一步,所述穿刺针长度为10厘米。进一步,所述套管长度为15厘米,内径为0. 3厘米。进一步,所述侧孔设有4个,直径均为0. 2厘米。进一步,所述气囊最大容量为5毫升,设于所述套管前端4厘米处。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上设有速度调节器。实施本技术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且创伤小。本技术操作方法如下在皮肤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局麻,再用常规注射器接穿刺针上的注射器接口,在负压吸引下缓慢进针,当积液涌入注射器时停止进针;由穿刺针中空管道引入导丝进入胸腔,固定导丝位置,拔出穿刺针,导丝留在胸腔内;将导丝尾端伸入扩张器前端,并穿过扩张器,然后将扩张器沿导丝向前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将套管沿导丝置入胸腔内;随后拔出导丝,随即通过侧壁上的导管,往气囊注气,引流管连接于套管,并将引流袋连接于引流管上,用无菌敷贴保护穿刺点,进行上述步骤后即可以进行引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胸腔穿刺引流装置中套管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套管2、扩张器3和导丝4 ;所述穿刺针I与扩张器3设有与导丝配合的中空管 道,其尾部均设有胶封膜5 ;套管后端侧壁连接一导管6和一引流管7,所述导管6末端设有单向胶封膜8,;所述套管前端为尖端,套管前端侧壁开有侧孔10,所述套管前端还设有与导管相通的气囊11,所述套管尾部设有密封帽12。在本技术中,导丝4为螺纹状结构,且导丝4个端头为钝头,穿刺针I长度为10厘米;套管2长度为15厘米,内径为0. 3厘米;侧孔设有4个,直径均为0. 2厘米;气囊11最大容量为5毫升,设于所述套管2前端4厘米处;另外,引流管7上设有速度调节器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套管、扩张器和导丝;所述穿刺针与扩张器设有与导丝配合的中空管道,其尾部均设有胶封膜;所述套管后端侧壁连接一导管和一引流管,所述导管末端设有单向胶封膜;所述套管前端为尖端,套管前端侧壁开有侧孔,所述套管前端还设有与导管相通的气囊,所述套管尾部设有密封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套管、扩张器和导丝;所述穿刺针与扩张器设有与导丝配合的中空管道,其尾部均设有胶封膜;所述套管后端侧壁连接一导管和一引流管,所述导管末端设有单向胶封膜;所述套管前端为尖端,套管前端侧壁开有侧孔,所述套管前端还设有与导管相通的气囊,所述套管尾部设有密封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为螺纹状结构,且导丝端头为钝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胸腔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雄徐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