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噪音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768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噪音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管以及通气管,所述引流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所述引流管和通气管,所述瓶体包括瓶壁,所述瓶壁为双层壁,分别为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为真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流瓶使用方便,由于引流瓶的瓶身为双层真空结构,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隔音效果,隔绝引流过程中瓶内液体或者气体发出的噪音,起到保持病房安静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噪音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噪音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通过手术将引流管经切口插入胸膜腔,置管后,将引流管与引流装置连接。引流装置可以分为单瓶、双瓶、三瓶三种连接方式。单瓶引流装置就是通过收集管将胸腔引流管连接到一根位于水封瓶中的管子,该水封管大约有3厘米处于瓶中的水面以下(水封),而瓶中的另一根管则连通瓶中空间和瓶外的大气,也可以连接吸引器。双瓶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单瓶引流装置相同,只不过是在引流管和水封瓶之间加了一个收集瓶。三瓶引流装置,是在水封瓶后再加一个测压瓶,测压瓶中有一根位于液面下的通气管,可调节吸引器产生的负压。但无论是单瓶、双瓶还是三瓶引流装置均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当胸腔内的积气或积液被引入收集瓶或水封瓶时,会出现持续的液体滴派声或气泡的咕嘟声,既不利于病人的休息,也影响病人的情绪,不利于病人转移紧张的心情,引起病人的不安,甚至最终会影响到病情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噪音引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噪音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管以及通气管,所述引流瓶包括瓶体和瓶 盖,所述瓶盖上设有所述引流管和通气管,所述瓶体包括瓶壁,所述瓶壁为双层壁,分别为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为真空。较优的,所述外壁上设有刻度线。较优的,所述防噪音引流装置还包括负压器,所述负压器连接所述通气管远离所述瓶盖的一端。本技术的防噪音引流装置使用时,可以按照单瓶的连接形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双瓶或三瓶的设置,采用多个真空引流瓶进行连接。本技术的引流瓶使用方便,由于引流瓶的瓶身为双层真空结构,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隔音效果,隔绝引流过程中瓶内液体或者气体发出的噪音,起到保持病房安静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 :防噪音引流装置纵切结构示意图图2 :防噪音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1.弓I流瓶2.弓I流管3.通气管4.瓶体5.瓶盖40.瓶壁401.内壁402.外壁 6.刻度线7.负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防噪音引流装置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引流瓶1、引流管2以及通气管3,引流瓶I包括瓶体4和瓶盖5,瓶盖5上设有引流管2和通气管3,瓶体4包括瓶壁40, 瓶壁40为双层壁,分别为内壁401和外壁402,内壁401和外壁402之间为真空。本技术的防噪音引流装置还可 以如图2所示,包括引流瓶1、引流管2以及通气管3,引流瓶I包括瓶体4和瓶盖5,瓶盖5上设有引流管2和通气管3,瓶体4包括瓶壁 40,瓶壁40为双层壁,分别为内壁401和外壁402,内壁401和外壁402之间为真空。外壁 402上设有刻度线6 ;防噪音引流装置还包括负压器7,负压器7连接通气管3远离瓶盖5的一端。本技术的防噪音引流装置使用时,可以只用一个真空引流瓶按照单瓶的连接形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双瓶或三瓶的设置,采用多个真空引流瓶进行连接。本技术的引流瓶使用方便,由于引流瓶的瓶身为双层真空结构,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隔音效果,隔绝引流过程中瓶内液体或者气体发出的噪音,起到保持病房安静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噪音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管以及通气管,所述引流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所述引流管和通气管,所述瓶体包括瓶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壁为双层壁,分别为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为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噪音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管以及通气管,所述引流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所述引流管和通气管,所述瓶体包括瓶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壁为双层壁,分别为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陆晶晶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