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修复种植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14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修复种植构件。所述牙修复种植构件由上至下分为顶部1、颈部2、台肩3和体部4;所述颈部2、台肩3和体部4为同轴回转结构;所述体部4上设有横贯体部4的多孔钽填充部位5;所述多孔钽填充部位5为贯通的方孔状,孔隙截面宽度约占所述体部4直径的三分之一,长度约占所述体部4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种结构的牙修复种植构件,实现了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突出的生物相容性,改善了种植后新生骨的空间形态,提高了种植后的美观度,增强了稳定性,提升了修复成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牙修复种植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突出、美观与实用兼备、修复成功率高的牙修复种植构件。
技术介绍
牙缺失修复术是当前牙科临床医学的一大课题。传统的牙缺失修复术是将义齿用卡环或人造冠固定在健康的基牙上,以恢复咀嚼功能。牙种植修复是指将由人工材料制成的类牙根的种植体植入拔牙窝或人工牙窝内的修复方法。它是通过在牙根种植体上部制作义齿修复体以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并经由牙根种植体将应力直接传导和分散到颌骨,·从而获得咀嚼功能。牙种植修复技术涉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口腔医学、仿生学和技术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是口腔医学综合科技水平的体现。牙修复种植构件的材料主要可选用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与金属材料相t匕,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引导成骨、色泽与自然牙接近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生物材料发展的一个热点。但陶瓷材料也存在很大缺点,如机械强度偏低、脆性大、可加工性能欠佳等。单晶和多晶氧化铝、氧化锆属于生物惰性陶瓷,常用于牙修复种植构件的制作。陶瓷材料可与金属材料复合使用,能够发挥两种材料的各自优势,实现性能最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突出、美观与实用兼备、修复成功率高的牙修复种植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牙修复种植构件由上至下分为顶部、颈部、台肩和体部;所述颈部、台肩和体部为同轴回转结构;所述体部上设有横贯体部的多孔钽填充部位;所述多孔钽填充部位为贯通的方孔状,孔隙截面宽度约占所述体部直径的三分之一,长度约占所述体部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台肩直径比所述体部直径大1. 0-2. 0mm。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多孔钽孔隙率在20%至65%之间。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突出的生物相容性,改善了种植后新生骨的空间形态,提高了种植后的美观度,增强了稳定性,提升了修复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顶部、2颈部、3台肩、4体部、5多孔钽填充部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一种牙修复种植构件,如图1所示,所述牙修复种植构件由上至下分为顶部1、颈部2、台肩3和体部4。所述颈部2、台肩3和体部4为同轴回转结构。所述体部4上设有横贯体部4的多孔钽填充部位5。所述多孔钽填充部位5为贯通的方孔状,孔隙截面宽度约占所述体部4直径的三分之一,长度约占所述体部4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了优化结构、增强其与人体的匹配度、便于术后恢复,所述台肩3直径比所述体部4直径大1. 0-2. 0mm。多孔钽孔隙率优选在20%至65%之间。牙修复种植构件材料为氧化锆。氧化锆瓷块需要经高温煅烧后才能成为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的成品,再由精密雕刻机进行精加工。多孔钽填充部位可有效提高牙修复种植构件的生物相容性,引导和容纳骨组织生长,改善种植后新生骨的空间形态, 提高种植后的美观度,增强稳定性,提升修复成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修复种植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牙修复种植构件由上至下分为顶部(1)、颈部(2)、台肩(3)和体部(4);所述颈部(2)、台肩(3)和体部(4)为同轴回转结构;所述体部(4)上设有横贯体部(4)的多孔钽填充部位(5);所述多孔钽填充部位(5)为贯通的方孔状,孔隙截面宽度约占所述体部(4)直径的三分之一,长度约占所述体部(4)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修复种植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牙修复种植构件由上至下分为顶部(I)、颈部(2)、台肩(3)和体部(4);所述颈部(2)、台肩(3)和体部(4)为同轴回转结构;所述体部 (4)上设有横贯体部(4)的多孔钽填充部位(5);所述多孔钽填充部位(5)为贯通的方孔状, 孔隙截面宽度约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