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国良专利>正文

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07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包括头部和手柄部,所述头部包括相互咬合的两个钳子杯,一个钳子杯前端嵌设有导电丝,导电丝的近端与手柄部上的高频电连接口连接,另一个钳子杯前端开有注射口,注射口通过注射腔道与手柄部上的注射接口连通。本技术方案无需在手术期间更换器械,同时可以保证切割深度并防止已切开组织被灼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
技术介绍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早期食道癌、胃癌、大肠癌这样的肿瘤性黏膜病变的根治术,是一种低风险、低伤害,且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其有用性以取得广泛共识。通过内镜,首先用电凝方法在病变周围进行标记,之后黏膜下注射使病变隆起,利用各种电切刀沿标记部位环形切开黏膜,使黏膜层与黏膜下层部分分离,继续向黏膜下注射,使已经切开的病变进一步隆起,最后使病变完全切除。术后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病变是否完全切除。ESD扩大了对消化道浅表病变的病理实质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加深了对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认识,提高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水平。另一方面,ESD手术技术难度高,主要存在下述问题点I)需要医生护士熟练使用器械,手术时需要先用注射针注射使病变部位隆起,抽出注射针后再插入电切刀进行切开,手续比较复杂;2)若手术期间因注射的液体流失或被人体吸收,则需拔出电切刀,再次插入注射针注射后拔出,再插入电切刀进行切开手术,多次插拔使手术时间长,更要保证取出后再用的注射针及切开刀处于无菌状态。3)切割深度比较难以把握,有可能伤及下层组织;4)容易灼伤已切开的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无需在手术期间更换器械,同时可以保证切割深度并防止已切开组织被灼伤。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包括头部和手柄部,所述头部包括相互咬合的两个钳子杯,一个钳子杯前端嵌设有导电丝,导电丝的近端与手柄部上的高频电连接口连接,另一个钳子杯前端开有注射口,注射口通过注射腔道与手柄部上的注射接口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有导电丝的钳子杯铰接安装在另一个钳子杯上。作为优选,所述头部和手柄部的连接部为至少具有两个腔道的绝缘导管,该导管的一个腔道为注射腔道,另一个腔道装有通高频电的导电丝。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通过内镜,首先找到病变部位,之后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以下简称电切刀)的注射口在黏膜下注射使病变部位隆起,然后电切刀从注射口开始,在咬合的瞬间通入高频电使黏膜组织被切开,以剪刀裁剪的方式,电切刀沿病变组织环形进行切开,从而最终将病变组织切下。因此,无需在手术期间替换器械,同时可以保证切割深度并防止已切开组织被灼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开始注射);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注射后隆起);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开始切割)。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包括头部和手柄部,所述头部包括相互咬合的两个钳子杯1、3,一个钳子杯I前端嵌设有导电丝2,导电丝2的近端与手柄部上的高频电连接口连接,另一个钳子杯3前端开有注射口 31,注射口 31通过注射腔道与手柄部上的注射接口连通。所述安装有导电丝2的钳子杯I铰接安装在另一个钳子杯 3上。所述头部和手柄部的连接部为至少具有两个腔道的绝缘导管,该导管的一个腔道为注射腔道,另一个腔道装有通高频电的导电丝2。本实施例中,使用2个具有不同功能的钳子杯I个钳子杯先端具有注射功能,另I 个钳子杯带有导电丝具有切开功能;这样可以同时实现注射和切开的功能,从而避免出现若在手术过程中因注射的液体流失或被吸收时需重复插拔注射针和电切刀进行病变组织的再隆起,进而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带导电丝的钳子杯与后部的手柄相连接,通过推、拉手柄可以使该钳子杯重复开合,从而使黏膜切开更易于操作,降低手术难度;2个钳子杯无尖锐部分,可确保无穿孔的风险;2个钳子杯采用不导电、导热性差的材料,例如陶瓷等,防止漏电并保护被切开组织不被灼伤。手术使用时,将电切刀送至预定进行黏膜切开的部位,电切刀10的注射口对准欲切开的黏膜组织20,如图2所示;注射液可由注射接口进入,经注射腔道后从注射口射出, 直接进行黏膜下注射,注射液使得预定切除部21的黏膜组织20与黏膜下组织30分开而形成充分隆起,如图3、图4所示;电切刀的两个钳子杯咬合时,通入高频电使黏膜组织被切开,如图5所示,沿隆起部21边缘环形切割,最终切下黏膜组织。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包括头部和手柄部,所述头部包括相互咬合的两个钳子杯(1、3),其特征在于,一个钳子杯(1)前端嵌设有导电丝(2),导电丝(2)的近端与手柄部上的高频电连接口连接,另一个钳子杯(3)前端开有注射口(31),注射口(31)通过注射腔道与手柄部上的注射接口连通,所述头部和手柄部的连接部为至少具有两个腔道的绝缘导管,该导管的一个腔道为注射腔道,另一个腔道装有通高频电的导电丝(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电切刀,包括头部和手柄部,所述头部包括相互咬合的两个钳子杯(1、3),其特征在于,一个钳子杯(I)前端嵌设有导电丝(2),导电丝(2)的近端与手柄部上的高频电连接口连接,另一个钳子杯(3 )前端开有注射口( 31),注射口( 31) 通过注射腔道与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良祝未未
申请(专利权)人:徐国良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