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653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家用电器的防溢结构技术领域,尤涉及一种可用于豆浆机的防溢结构,包括设置于煮浆杯上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积大于开孔的截面积。本方案中,溢泡腔为可将溢出的泡沫存留的腔体。该防溢结构在煮浆杯的杯盖上设有开孔,在开孔处设置溢泡腔,并使溢泡腔的截面积大于开孔的面积,使因热惯性产生的泡沫在通过开孔最低处时会被分割,未被分割继续上升的泡沫则在溢泡腔内存留而不会溢出,泡沫在蒸汽流的作用下局部破裂释放蒸汽,待冷却后又自动回流至煮浆杯内,从而达到防溢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用电器的防溢结构
,尤涉及一种可用于豆浆机的防溢结构。
技术介绍
豆浆机在加热使用时,豆浆受热会有溢出的情况。因此,在现有的豆浆机中,一般设有防溢监控装置,主要是利用防溢探头去感应豆浆沸溢情况来监控。现有的防溢探头一般为圆柱体,豆浆沸腾时产生泡沫,泡沫上溢接触到防溢探头后,防溢探头则输出防溢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对豆浆机控制加热,达到防溢控制。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防溢探头的圆柱体结构设计,时常会出现停止加热后,豆浆泡沫还粘附在防溢探头上,不能及时回退,由此导致防溢探头依然发出假的防溢信号给单片机,使豆浆机持续停止加热,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640316U公开了一种豆浆机的防溢监控装置,包括伸入豆浆机之容腔内的防溢探头,该防溢探头与豆浆机的粉碎刀组形成溢出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的溢出信号输出给豆浆机的单片机,由单片机对豆浆机的防溢控制,所述防溢探头有一个或多个,防溢探头为锥形,竖立设置,锥端向下。这种豆浆机的锥形防溢探头,可大大降低豆浆泡沫挂住的摩擦力,使豆浆泡沫及时清退,避免防溢探头发出假的防溢信号,工作可靠,监控更准确。但是,这种防溢探头仍为悬臂梁结构,结构复杂,强度低,清洗时易损坏,并且外观不协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溢结构,在煮浆杯的杯盖上设有开孔,在开孔处设置溢泡腔,并使溢泡腔的截面积大于开孔的面积,使因热惯性产生的泡沫在溢泡腔内存留而不会溢出,待冷却后又自动回流至煮浆杯内,从而达到防溢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溢结构,包括设置于煮浆杯上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积大于开孔的截面积。本方案中,溢泡腔为可将溢出的泡沫存留的腔体。进一步地,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截面面积至少是开孔最下端截面面积的1. 5倍。优选地,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端面与开孔最下端的端面的距离大于5mm。优选地,所述溢泡腔容积与煮浆杯容积之比为O. 5%_15%,优选溢泡腔容积与煮浆杯容积之比为1%_10%。优选地,所述溢泡腔最上端与开孔最下端之间的区域容积大于3ml。此外,开孔可以形成下沉的孔,以形成破泡结构,开口处的阻挡力小,泡沫液流会优先通过,通过时将整层的泡沫破孔,让蒸汽通过,从而使泡沫的上升速度降低或者停止。可选地,所述溢泡腔为煮浆杯杯体与杯盖形成的腔体。可选地,所述溢泡腔设于杯盖的上方。可选地,所述开孔最下端齐平或高于煮浆杯杯口,杯盖与煮浆杯之间设有密封圈。可选地,所述杯盖包括上盖与下盖,所述溢泡腔设于上盖上并与设于下盖上的开孔连通,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防溢结构在煮浆杯的杯盖上设有开孔,在开孔处设置溢泡腔,并使溢泡腔的截面积大于开孔的面积,使因热惯性产生的泡沫在通过开孔最低处时会被分割,未被分割继续上升的泡沫则在溢泡腔内存留而不会溢出,泡沫在蒸汽流的作用下局部破裂释放蒸汽,待冷却后又自动回流至煮浆杯内,从而达到防溢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溢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溢结构实施例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溢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防溢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防溢结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防溢结构实施例四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防溢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设置于煮浆杯I上的杯盖2,杯盖2上设有开孔3,开孔3处设有溢泡腔4,溢泡腔4的截面积大于开孔3的截面积。进一步地,溢泡腔4最上端的截面面积至少是开孔3最下端截面面积的1. 5倍。其中,溢泡腔4最上端的端面与开孔3最下端的端面的距离d大于5mm ;溢泡腔4容积与煮浆杯I容积之比为O. 5%-15%,优选溢泡腔4容积与煮浆杯I容积之比为1%-10% ;溢泡腔4最上端与开孔3最下端之间的区域容积大于3ml。本实施例中,开孔3为下沉的孔,溢泡腔4的斜面可为漏斗型(如图1)或直筒型(如图2),从而形成临时容器以容纳泡沫,并且形成破泡结构,开口处的阻挡力小,泡沫液流会优先通过,通过时将整层的泡沫破孔,让蒸汽通过,从而使泡沫的上升速度降低或者停止。如图2所示,直筒型斜面的溢泡腔4,与底面以圆弧面连接,比漏斗型斜面的溢泡腔4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泡沫更易停留,缓冲防溢效果更好。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防溢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溢泡腔4为煮浆杯I杯体与杯盖2共同形成的腔体,更容易清洗,也解决了实施例一中有少量泡沫无法回流到煮浆杯I内的问题。此外,煮浆杯I处的该结构还可以作为壶嘴倒出煮浆杯I内的豆浆。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防溢结构的第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溢泡腔4设于杯盖2的上方,使溢泡腔4不必占用煮浆杯I的空间,从而可以增大溢泡腔4的制造容积。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防溢结构的第四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开孔3最下端齐平或高于煮浆杯I杯口,杯盖2与煮浆杯I之间设有密封圈。本实施例开孔3的最下端稍高于煮浆杯I的杯口,该结构设置可提高煮浆杯I的有效容积比,即提高煮浆杯I最大煮浆量体积与煮浆杯I总容积之比。作为对该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7所示,将杯盖2分为上盖21和下盖22结构设计,溢泡腔4设于上盖21上并与设于下盖22上的开孔3连通,上盖21与下盖22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将杯盖2分为上盖21和下盖22结构设计,并且有密封结构(密封圈)防止渗漏,整体性好,隔热及保温效果都大大提高。该防溢结构在煮浆杯I的杯盖2上设有开孔3,在开孔3处设置溢泡腔4,并使溢泡腔4的截面积大于开孔3的面积,使因热惯性产生的泡沫在通过开孔3最低处时会被分割,未被分割继续上升的泡沫则在溢泡腔4内存留而不会溢出,泡沫在蒸汽流的作用下局部破裂释放蒸汽,待冷却后又自动回流至煮浆杯I内,从而达到防溢的目的。此外,该防溢结构可独立防溢,也可以与其他可检测泡沫位置的防溢装置结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溢结构,包括设置于煮浆杯上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积大于开孔的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结构,包括设置于煮浆杯上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积大于开孔的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截面面积至少是开孔最下端截面面积的1. 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端面与开孔最下端的端面的距离大于5_。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容积与煮浆杯容积之比为O. 5%-15%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容积与煮浆杯容积之比为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强朱许强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