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挂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痕挂钩;包括有无痕胶贴,无痕胶贴的一面粘贴有保护纸片,另一面固定设置有挂钩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挂钩主体上的衔接件,所述衔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挂钩主体通过粘胶剂胶接且胶接的面积为所述无痕胶贴面积的1/20以下,与现有的挂钩相比,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粘接剂把衔接件胶接在挂钩主体上,与现有的一体注塑成型的挂钩相比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其承载负荷也有很大的提高,实验数据表明:无痕胶贴粘贴面积为12cm2时,现有的无痕挂钩只能承受0.5~1千克的重物,而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痕挂钩能承受1.5~2千克的重物,大大增加了承载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挂钩
,特别是一种无痕挂钩。
技术介绍
无痕挂钩是一种以不残留的复合胶做粘贴基材,这种粘贴基材手感接触不粘,能方便的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胶面手感粘性不强,软体有弹性,不残留胶在物体表面,能承挂一定量的重物,并且去卸方便,不在墙面上留下任何痕迹。产品投入市场,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迅速推广开,目前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现有的无痕挂钩都是整体成形的硬质塑料制品,它正面下边有一 L形钩体,其背面粘贴有无痕胶贴,无痕胶贴的另一面粘贴有保护纸片,但此种挂钩的缺点在于承载负荷较小,实验数据表明,目前现有的挂钩其无痕胶贴粘贴面积为12cm2时,负荷约为O. 5 I千克,因此该挂钩的使用范围较窄。若采用目前这种结构要使挂钩能承载较大负荷,必须相应地增加无痕胶贴的粘贴面积,但这样一来又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同时使产品成本增加。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承载较大负荷且成本低廉的无痕挂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针对目前无痕挂钩承载负荷较小,价格较高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无痕挂钩。为达到上述功能,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痕挂钩,所述无痕挂钩包括无痕胶贴,所述无痕胶贴的一面粘贴有保护纸片,另一面固定设置有挂钩主体,所述的无痕挂钩还包括一衔接件,所述衔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挂钩主体通过粘胶剂胶接且胶接的面积为所述无痕胶贴面积的1/20以下。优选地,所述衔接件与所述挂钩主体胶接的面积为所述无痕胶贴面积的1/60 1/50。优选地,所述的衔接件由柔性塑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的衔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吊挂重物的孔位。优选地,所述的无痕挂钩还包括一形状为“勺子”形状的钩体,所述钩体的末端设置有卡位。优选地,所述的钩体带卡位的一端设有一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与所述折弯边相邻的相邻边之间的夹角为120° 17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无痕挂钩包括有无痕胶贴,无痕胶贴的一面粘贴有保护纸片,另一面固定设置有挂钩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挂钩主体上的衔接件,所述衔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挂钩主体通过粘胶剂胶接且胶接的面积为所述无痕胶贴面积的1/20以下,与现有的挂钩相比,一方面由于本技术采用粘接剂把衔接件胶接在挂钩主体上,与现有的一体注塑成型的挂钩相比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其承载负荷也有很大的提高,实验数据表明无痕胶贴粘贴面积为12cm2时,现有的无痕挂钩只能承受O. 5 I千克的重物,而采用本技术的无痕挂钩能承受1. 5 2千克的重物,大大增加了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钩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无痕挂钩包括有保护纸片2、无痕胶贴1、挂钩主体3和衔接件4,无痕胶贴I为双面胶贴,它的一面粘贴着保护纸片2,另一面粘贴着挂钩主体3,衔接件4的一端与所述挂钩主体3通过粘胶剂胶接,在本实施例中,衔接件4的另一端设有一吊挂重物的孔位41,衔接件4与挂钩主体3采用小面积胶接的技术,即胶接的面积为无痕胶贴I面积的1/20以下,挂钩主体3为由PVC材料制成的塑料薄片,为提高衔接件4胶接在挂钩主体3上的强度,衔接件4也采用PVC材料制成,由于PVC为柔性塑料,所以虽然衔接件4的一端用502胶水胶接在挂钩主体3上,其另一端仍可上下摆动,这样可以直接把挂着衣服的衣架等物品挂在衔接件4的孔位41上。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的吊挂重物,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追加了一个钩体5,钩体5的形状为“勺子”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钩体5采用不锈钢线折弯而成,且在钩体5的末端设置有两个突出的卡位51,卡位51比衔接件4上的孔位41要大,这样当把钩体5的前端沿着衔接件4上的孔位41穿过,钩体5末端的卡位51会卡在衔接件4的孔位41的边上从而实现衔接件4与钩体5的活动连接。如图3所示,为使无痕挂钩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钩体5带卡位51的一端设有一折弯边52,折弯边52与所述折弯边52相邻的相邻边53之间的夹角为120°,这样当在钩体5上挂重物时,垂直向下的重力会分解为与无痕挂钩的胶接面垂直的拉伸力和与无痕挂钩的胶接面平行的剪切力,从而使无痕挂钩能承受更大的载荷。当然上述的折弯边52与所述折弯边52相邻的相邻边53之间的夹角为120°只是本实施例采用的其中一个夹角角度,实际上当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20° 170°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由于衔接件4为可上下活动的柔性塑料片,这样当钩体5上的折弯边52与其相邻的相邻边53之间的夹角为一定范围时,衔接件4会自行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当然衔接件4也可以是不可折弯的注塑件等。实验数据表明,目前现有的无痕挂钩要承受1. 7Kg的重物,无痕胶贴I的面积需要达到40cm2才能承受该载荷,采用本技术的一种无痕挂钩,如果使用小面积胶接的技术,即胶接的面积为无痕胶粘面积的1/60 1/50时,无痕胶贴I的面积仅需12cm2(长3cm,宽4cm),挂钩主体3与衔接件4之间胶接的面积为O. 2cm2 (长O. 5cm,宽O. 4cm),即可承载1. 7Kg的重物;在胶接面积与无痕胶贴I的面积比例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为40cm2的无痕胶贴I可承载5Kg的重物,甚至只需A4纸张大小的无痕胶粘就可轻易挂住60Kg的重物。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痕挂钩,所述无痕挂钩包括无痕胶贴(1),所述无痕胶贴(1)的一面粘贴有保护纸片(2),另一面固定设置有挂钩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痕挂钩还包括一衔接件(4),所述衔接件(4)的一端与所述挂钩主体(3)通过粘胶剂胶接且胶接的面积为所述无痕胶贴(1)面积的1/2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痕挂钩,所述无痕挂钩包括无痕胶贴(1),所述无痕胶贴(I)的一面粘贴有保护纸片(2),另一面固定设置有挂钩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痕挂钩还包括一衔接件(4),所述衔接件(4)的一端与所述挂钩主体(3)通过粘胶剂胶接且胶接的面积为所述无痕胶贴(I)面积的1/2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4)与所述挂钩主体 (3)胶接的面积为所述无痕胶贴(I)面积的1/60 1/5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痕挂钩,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群,
申请(专利权)人:陈淑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