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毒素在抑制种子萌发中的应用及其简易的冠毒素生物检测方法的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55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简易的冠毒素生物检测方法的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冠毒素在抑制种子萌发中的应用。简易的冠毒素生物检测方法的预处理方法,其中:种子的常规的预处理;在干净的培养器皿底层铺可以保持水份的滤纸;把预处理的种子均匀分散地放在滤纸上,每个培养器皿10~100粒;被检测的冠毒素样品溶液经离心除去干扰检测的杂质,取上清液,向培养器皿中加入10~40mL的上清液于含预处理的种子的培养器皿中;20~35℃暗培养1~7天后,测量种子萌发后根的长度。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酶联免疫ELISA检测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且易于推广普及,检测灵敏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冠毒素的新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冠毒素在抑制种子萌发中的应用及其简易的冠毒素生物检测方法的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水稻、小麦播种面积各占2000多万公顷,总产量均为1亿多吨。它们从收获到翌年播种有一段相当长的贮藏期,通常是3-8个月或更长。如何避免贮藏期内种子生活力下降是各种子经营单位关注的焦点。而水稻产区空气湿度较大,种子入库水分过高,或入仓后受潮、淋雨都可使其发芽。另外,水稻、小麦和玉米种子在收获前如遇到高温多湿天气,往往在穗上萌发——穗萌,穗萌是农业生产上常会碰到的问题,它不仅造成减产和种子品质下降,还影响到种子的耐贮性,给农业生产和粮食部门造成巨大的损失。冠毒素(coronatine,简称COR)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现的由微生物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冠毒素具有模拟高等植物十八碳途径信号分子的功能,可诱导植物过度生长、抑制根的伸长;当施于马铃薯块茎切断表面时,可引起块茎的过度肥大。研究显示,冠毒素可诱导水稻及小麦等禾本科作物颖花快速开放,可作为禾本科作物特别是杂交水稻花时调节剂,可使水稻母本或父本成熟颖花提早开放,使父母本花时接近或同步,由此能大幅度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但目前还没有冠毒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冠毒素在抑制种子萌发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冠毒素在抑制种子萌发中的应用。2.冠毒素在抑制禾本科种子萌发中的应用。3.冠毒素在抑制水稻种子萌发中的应用。4.简易的冠毒素生物检测方法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种子的常规的预处理;b、在干净的培养器皿底层铺可以保持水份的滤纸;把预处理的种子均匀分散地放在滤纸上,每个培养器皿10~100粒;c、被检测的冠毒素样品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玉曾晓春李昌灵丰娟储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